文章列表 共64筆,顯示第2頁/6頁
我以前在當疾病管局局長時,推出一個標語:「快速專業做防疫 全民動員保健康」,以此來勉勵同仁,也形成疾管局的文化。
新冠病毒是本世紀最嚴重的新興傳染病,自從2019年底由中國武漢出現,很快地散播到全世界。至今已經造成5.45億人感染,殺死633萬人,數目已經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傷亡。而因為疫情快速暴發,導致醫療體系崩潰,造成即使沒有被感染,但卻因其他疾病照顧不週的所謂「超額死亡」更多,感染痊癒後不少人也還留下所謂長期後遺症。
全球疫情逐步趨緩,世界各國紛紛放寬邊境管制政策,從歐美到亞洲地區的新加坡、泰國、韓國等地皆打開國門,日本6月10日起開放外國旅客組團入境觀光,台灣在分區名單中被列為低風險地區,可享有完全免檢查、免隔離待遇。但台灣何時能放寬邊境解封?國人都引頸期盼,我希望用流行病學的角度來提出建議。
最近最熱的新聞莫如2022年5月5日美國國務院官網「國家與地區」(countries and areas)中,對「美台關係」的部分,刪除了舊版中「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相關敘述,及「美國不支持台獨」。並且在有關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闡述中將《台灣關係法》置於美中三個聯合公報之前。
台灣自行研發到推出國際的新藥屈指可數,主要就是無法找到精準案源,關鍵問題在於真正了解病人實務需求的臨床醫師(MD),與負責新藥研發的博士(PhD)雙方長期以來沒有共同語言。
最近中國共產黨把上海硬封城,形同軍管,經濟水準最高的上海市民可以說是哀鴻遍野。有的人被趕出家中,多數人則被鐵絲網或木板牆封在社區。有人大聲疾呼快要餓死,有些人因為各種疾病,甚至懷孕或車禍無法到醫院就醫而過世。上海的情況讓人見視到何謂「病毒猛於虎,暴政猛於病毒」
清零是不可能的,假清零是有害的!和Omicron共存是必然的,問題是如何共存?
到目前為止,全球疫情2年以來已經造成將近4.5億人感染,同時也有高達603萬人死亡,疫情至今仍繼續蔓延,韓國已經連續5天每天感染超過20萬人。
2年來,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各國延燒,長期觀察病毒株的變異,雖然傳染力仍非常強勁,但有逐漸輕症化、流感化的趨勢,因此許多國家紛紛採取與病毒共存的策略,一方面提高疫苗的施打率,一方面不再將清零當作防疫唯一目標。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各地如香港、韓國⋯大流行,但變種病毒的傳染力雖然增加,重症與死亡率卻逐漸下降,有邁向流感化或感冒化的趨勢發展,逐漸與人類共存。像是烏拉圭、瑞典便在日前直接宣布疫情時代結束,一切回歸正常生活;英國等也逐步解除各項防疫管制措施,採取與病毒共存的策略。全球都在看台灣這個嚴格管制入境旅客,以清零為目標的國家,下一步如何防疫。
去年12月18日的公投,民眾用選票否決了國民黨「禁止美國萊豬進口」的不合理提案,再一次證明,台灣是一個講道理、可以溝通、尊重科學的國家。其後我發表了〈開放福島食品不宜再拖,應依科學數據與國際標準〉提到:只要福島的產品幅射檢驗符合標準、低於環境基準值,我們就沒有理由將「福食」硬貼上「核食」的標籤。
最近健保費部分負擔調漲,我為了2/25健保委員會的討論,先寫了一篇「政治暗箭連連 讓健保回歸專業討論」的文章,請大家尊重健保委員會。值得注意的是,調整部分負擔,真的是解決健保財源不足最好的方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