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905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7
產業時事

10大人氣廟宇出爐,烘爐地、龍山寺未上榜!紫南宮光金紙就有7億收入,揭密「錢母經濟學」2招帶財

交通部觀光署統計今年度1到10月國內宗教場所參訪人次,公告全台前10名最多人去的宗教場所,第一名由雲林北港武德宮逾732萬人次奪冠,其次為雲林北港朝天宮;讓人意外的是,向來以借發財金聞名的南投竹山紫南宮、以及遊客愛去的彰化鹿港天后宮和台北市萬華龍山寺竟都未入榜。不少紫南宮信徒認為每到過年,紫南宮湧入眾多民眾參拜應該要在前10名才對,紫南宮主委也說,如果以一份金紙100元計算,紫南宮光是金紙就有7億的收入,推估一年有700萬人造訪。對此觀光署澄清,該統計數據是以各縣市提報的觀光遊憩據點分類作為標準,年度數據只能看出歷年成長趨勢,且該統計是遊憩據點的遊客統計人次,有些廟宇是香客很多,但香客不一定等同於遊客,相關數據則由縣市政府提報。

日期:2023-12-18

投資理財

搭法人順風車看投本比 防被割韭菜盯大戶籌碼 年底拚績效!卡位16檔投信作帳行情股

今年台股表現亮眼,投信旗下基金績效更是優異,年底作帳與結帳行情熱鬧可期。可透過投本比掌握有機會被投信拉抬的標的,也可搭配大戶籌碼,觀察可能會被調節的標的。

日期:2023-12-13

投資理財

中信金、兆豐金、富邦金...存股誰香?金控獲利飆高,股利可望更好!他曝4大心法「靠股息養一輩子」

上市金控業獲利旺,隨著金融股法說接力,各家股利政策成法人與存股族的聚焦重點。14家金控第3季財報出爐,今年前三季14家金控稅後純益3386.8億元,是2022年全年獲利的1.2倍;金控總股息2000億元,可望僅次2021年的2,384億元,成為史上次高紀錄。法人以今年EPS推算,富邦金股利上看2元,兆豐金估1.8元起跳;至於中信金、台新金、永豐金則挑戰1元,開發金法人估金額上看0.6元,華南金與合庫金也有向1元看齊的可能。

日期:2023-11-30

投資理財

選舉議題發酵,這些利多題材很搶眼!華航、五福、晶華...一張表整理4大族群值得關注

選舉議題發酵,帶動相關族群近期表現搶眼。其實,這些公司業績原本就很優異,即使沒有題材加持,後市仍可望反映基本面、逐步上揚,值得中長線關注。

日期:2023-11-29

麥克連 給想知道如何選股操作的你:頂尖操作思維

【麥克連】20231112個股解析:2024年受惠消費性電子需求回溫,且切入新客戶/新產品供應鏈而使獲利增長動能具想像空間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11-12

投資理財

矽光子熬出頭 台積、日月光、輝達等大廠投入 AI冷靜一下 共同封裝概念是下一棒

由於製程微縮遭遇瓶頸,矽光子技術瞬間成為資本市場琅琅上口的熱門話題,什麼是矽光子技術? 又有哪些概念股可望受惠? 本刊專訪專家為讀者解惑。

日期:2023-11-01

產業時事

AI 時代來臨 數位轉型打造企業 GenAI 新韌性

2023 年,ChatGPT 的風潮席捲世界,AI、雲端、數據成為今年最為重要的關鍵詞。數位科技的迅速變革使得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模式改變,尤其在後疫情時代,即使生活逐漸回復正常,人們的消費行為已和過往大不相同,也更重視永續概念。企業如何借重科技工具,打造企業韌性、優化客戶服務與體驗,將是數位轉型成功與否的關鍵。

日期:2023-10-27

產業時事

台數科小金雞鑫傳掛牌飆逾10%!法人看好Q4旺季、與LINE TV、LINE Today合作拚轉型

台數科(6464)旗下子公司鑫傳(6856)今(27)日以每股65元掛牌上櫃(註:鑫傳周五首日掛牌大漲7元或10.77%,收在72元)。鑫傳主要業務為頻道經營、節目製作、電視購物、電子商務、有線電視廣告業務等,鑫傳累計前9月營收2.9億元,年增1.93%。法人表示,通常下半年為產業傳統旺季,可望帶動廣告業務量成長,Q4營運表現值得期待。

日期:2023-10-27

投資理財

「從困難的先做,再去做簡單的就很容易」...竣邦上櫃在即!他們如何做到Nike、加拿大鵝都成客戶?

獲Nike、Lululemon、Burton、Canada Goose和Boardriders等知名品牌青睞的台灣布料供應商竣邦上櫃在即,將於明天舉辦上櫃前業績發表會。看好新客戶與舊客戶雙雙成長,他們也樂觀預估明年業績會有所回暖。

日期:2023-10-25

產業時事

北捷將可多元支付,悠遊卡面臨強大挑戰…林志盈如何守護千萬個會員:要把最早的DNA拿回來

挺過新冠肺炎疫情,上班族回到辦公室,帶動悠遊卡公司2023年上半年獲利成長超過12倍,只是,對儲值卡龍頭來說,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頭。台北捷運閘門2026年將大翻新,屆時將開放信用卡、QR Code等多元支付,悠遊卡公司可能失去最強大的護城河。悠遊卡公司董事長林志盈接受《今周刊》專訪,面對通勤環境改變、電子支付的新挑戰,他反而堅定地堅守悠遊卡公司DNA,以及公益初心。

日期:2023-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