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共有25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純電車年省30萬,開42萬公里等於車免費!小黃司機:開愈多真的愈省,但最大缺點竟是車子進步太快?

在路上看見電動車已經不稀奇,如果搭到電動計程車,不少人會覺得很稀奇。車價相對昂貴的電動車,適合拿來當營業用計程車嗎?有電動計程車駕駛現身說法:「里程開愈多,愈划算。」電動車相較油車的優勢有不少,包含充電費比汽油便宜,保養費也相對低廉。多元計程車司機王先生就分享,他在2023年6月砸重本花336萬,買了BMW電動車iX xDrive40,「現在真的回不去了。」

日期:2024-01-24

產業時事

索尼本田與微軟結盟開發AI對話系統,共創全新主力品牌電動車「AFEELA」2025年開賣

索尼本田的當家亮點產品「AFEELA」電動車即將於2025年上市,由於電動車需要較多AI與軟體相關技術,因此索尼本田決定與軟體大廠微軟聯手,共同打造索尼本田的主力產品。

日期:2024-01-09

產業時事

台北車展/Lexus最小車款LBX親民價曝光、納智捷n7百萬元買不到了…4大趨勢搶先看

2024台北新車暨新能源車特展周四(12月28日)登場,這是台北車展睽違4年再度歸來。迎接碳中和時代,這次車展主題很前衛,車廠紛紛以「新能源車」為主軸。Lexus油電跨界小車LBX公布接單價,TOYOTA則秀出首度在台亮相的概念電動車「BZ Concept」。Nissan則是發表電動車Aryia,預計明年下半年陸續交車。就連以商用車為主軸的HINO(日野),也展出全台首輛「氫能電動巴士」。

日期:2023-12-29

產業時事

「聖誕行情」高峰期,道瓊收盤新高!分析師卻給1理由潑冷水:興奮消退宿醉感就會來襲

距離年底只剩幾天,股市變化不大,美股週三 (27 日) 交易持續平淡,能源股抑制大盤漲勢,高盛、開拓重工成為道瓊表現最佳的成分股,道瓊收紅逾 110 點,寫下收盤歷史新高,標普續揚 0.14%,距離 2022 年 1 月創下的收盤紀錄 4,796.56 點不到 0.5%。

日期:2023-12-28

產業時事

喜迎四度上修預期的車市派對\和泰總經理 蘇純興

「現在來看,我們有機會挑戰全年十七萬輛,但即使維持年初的十六.三萬輛目標,已經超越二○二一年的歷史紀錄,是和泰史上新高。」說這句話的是和泰總經理蘇純興。二三年九月,YARiS CROSS輕休旅上市發表會上,他難掩再寫新紀錄的喜悅,也上修了全台車市的預估規模。

日期:2023-12-27

產業時事

今周重磅》納智捷n7、Lexus LBX…台北車展來囉!中科二期都審闖關,台積電1.4奈米就要拍板?

台北車展睽違4年終於回歸,國內車市受惠疫後爆發,加上晶片短缺緩解,新能源車聲勢正好,各家車廠都摩拳擦掌,準備迎接2024年。中部科學工業園區台中園區擴建二期計畫,預計周二(12月26日)完成內政部都審作業。這次台積電先進製程能否順利落腳台中,成為各界注目焦點。1、台北車展睽違4年登場2、中科二期擴建都審闖關 台積電能落腳台中嗎?3、出口升溫 11月景氣燈號能甩開藍燈?

日期:2023-12-25

產業時事

錯過貴5千!年前汰舊加碼保證7日交車,SYM挺環保最高補助逾2.3萬

萬物皆漲唯獨薪水不漲,SYM力挺機車族,配合環保署補助車主汰舊落日條款,推出全車系汰舊再加碼3千元補助,加上政府補助2千元,換算今年底以前換車可現省5千元,其中,國民車迪爵汰舊最高補助額更高達23,800元,騎新車還能為地球環保永續盡一份力,年底前即將進入最後補助衝刺期,錯過明年換車直接貴5千元,更貼心的是,SYM了解消費者買車不能等的剛性需求,推出7個工作天保證交車,精省族趕緊把握這波優惠,有感省荷包,省到就是賺到。

日期:2023-11-23

投資理財

因帳上股票大賺爽訂車,結果要交車時卻慘賠了...他5年從780萬負債翻身1.3億資產:拿到手的現金才是錢

股票是一門沒有人會教你、涉及慾望與自我克制的學問,所以很困難。我們可以在學校學習知識,卻無法學習慾望與自我克制。我們反而將慾望視為是一種罪惡,誇飾一點來說,看什麼人買什麼樣的股票,就可以看出他的人生,從中隱約感受到這個人的個性或對人生的態度。

日期:2023-11-22

產業時事

台灣國產電動車的黎明要來了?納智捷n7熱賣9000多輛後 鴻海吃到海外車廠下單代工EV的最大機會在哪裡?

台灣追求國產電動車的努力,終於看到未來的一道光了嗎?由鴻華先進(2258)為裕隆汽車自有品牌納智捷代工生產的n7電動車,訂單超過9100輛,將從2024年1月中開始交貨,預計6月底前交車完畢。在國產電動車的夢想外,其實還有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為這個兆元集團轉型升級的重要目標,也就是依循手機代工生產的模式,打造電動車的代工生產事業,為鴻海找到下一個成長引擎。2024年即將到來,由鴻海與裕隆合資的鴻華先進,加上鴻海本身,在納智捷n7之外,最大機會在哪裡?市場最想知道的是,是否有任何國外的傳統車廠,願意下單給鴻海代工。如果有,鴻海股價肯定將大大表現。

日期:2023-11-22

產業時事

納智捷n7總訂單逾9000輛 企業及政府也買單!背後推手鴻華先進 為何看競爭更多就更有利?董座劉揚偉「這麼說」

鴻海集團(2317)與裕隆汽車(2201)共同合資的電動車開發商鴻華先進(2258),周一(11/20)在台灣證交所的創新板上市,不僅是創新板的第八檔個股,也恰好成為台股上市公司的第1000家!鴻華先進以50元承銷價上市,惟蜜月行情失靈,掛牌首日盤中一度大跌9%至45.5元。擔任鴻華先進董事長的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認為,隨著電動車大潮流愈來愈明顯,市場競爭激烈反而對主攻代工模式的鴻華先進愈有利,因為各家車廠在電動車的競爭壓力愈來愈大,把汽車製造委外的機會將隨之增加。他也提到,鴻華先進繼現有的Model B、Model C及Model E等三個乘用車車款之外,預計2024年再推出Model D,也就是完全布局從B(車身最短)至E(車身最長)等四個級距的電動車,讓客戶有更多下單選擇。再者,鴻華先進也鎖定海外市場,其中北美市場是以乘用車為主,東南亞市場則先攻電動巴士,再來是乘用車。

日期: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