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共有1166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加薩醫院被炸毀,以巴仇恨值恐拉高…「巴勒斯坦人和哈瑪斯完全不同」,為何以色列要加薩北部百萬人撤?

位於巴勒斯坦自治區內的加薩醫院在周二(10/17)遭到空襲轟炸,造成500名巴勒斯坦人喪生,以色列否認是以軍轟炸,表示情報顯示是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發射火箭失敗所造成,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形容「這是場屠殺」。美國總統拜登已於台灣時間周四下午抵達以色列,他與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相互擁抱致意,總統赫佐格也親自迎接。對於加薩醫院被炸毀這件事,白宮表示,拜登非常震怒、悲痛,他將在與納坦雅胡會談時,提出「嚴厲質問」釐清事情經過。

日期:2023-10-18

投資理財

DFS免稅店大亨逝世,享耆壽92歲!巴菲特也自嘆不如...一生捐2千多億、只留3千萬養老:裹屍布上沒有口袋

編按:環球免稅集團(DFS)創辦人查克.菲尼 (Charles Feeney) 於2023年10月9日逝世,享耆壽92歲。查克.菲尼於1960年成立環球免稅集團(DFS),到1964年時,店面已經涵蓋了27個國家,DFS發展快速,目前已是世界最大的連鎖免稅店集團。菲尼生前行善不遺餘力,一生捐贈約80億美金,被稱為「慈善界的詹姆士·龐德」,他所推動的生前捐獻,也深深影響了巴菲特及比爾.蓋茲等人。

日期:2023-10-11

產業時事

眼睜睜目睹香港的崩壞...最了解台灣的記者野島剛:兩岸不可能透過經濟、對話解決問題!

中國與台灣的關係,向來是「剪不斷、理還亂」的話題,被譽為「最了解台灣的日本人」的獨立記者野島剛,從台灣、香港兩地,解讀中國對台灣的執念。

日期:2023-10-06

產業時事

精神病患+罪犯雙重身分 引社區鄰避效應、醫護反彈 三年只設55床 司法精神病房頻碰壁

政府目標二○二五年在全台設置四八○床司法精神病房,並成立一所專責精神病院,安置受監護處分的精神病犯人,但推動三年進度落後,鄰避效應加上醫護反彈,兩大難題怎麼解?

日期:2023-10-04

職場生活

做業務要成功,只靠說話技巧是不夠的!臺師大講座教授教你:善用7種心理技能衝破職場逆境

業務工作是一項具有高度挑戰性的職務,績效好壞直接影響薪酬,因此得承受巨大的壓力。很多人以為業務就是靠著說話技巧來說服客戶購買產品,其實話術和熟悉產品,只是成功業務的必要條件之一。大部分的職場訓練,也會將這些顯性行為能力做為業務人員的主要培訓內容。然而我們卻發現,通過培訓後的眾多業務,並非每個人都能成功,業務貢獻的績效表上,也總是符合80/20法則。

日期:2023-10-04

財富管理銀行暨證券評鑑專區

玉山銀行蟬聯最佳財富管理銀行第一名

玉山於《今周刊》第17屆「財富管理銀行暨證券評鑑」榮獲12項大獎肯定,其中更是蟬聯最大獎項「最佳財富管理銀行」第一名,面對全球環境瞬息萬變、通膨與升息帶來的市場變化,玉山金控暨玉山銀行董事長黃男州表示,守護顧客資產是財富管理銀行當前最重要的課題與職責,玉山會持續精進與努力,成為顧客資產的最佳守護者。

日期:2023-10-02

產業時事

柯文哲拋中秋震撼彈?民眾黨:要想「藍白合」 就比第三方民調 輸的退選!

今周刊編按:對於民眾黨周五(9/29)拋出的說法,國民黨中央回應,「國民黨將秉持誠心、耐心、同理心」,面對藍白合作上的溝通跟討論。國民黨文傳會主委林寬裕表示,藍白合作是多數民眾的期待,目前雙方正在堆疊共識的過程,各種建議或合作的方式都會納入考量。國民黨將秉持誠心、耐心、同理心,來面對藍白合作的溝通與討論。

日期:2023-09-29

職場生活

當一毛不拔遇上享樂主義、當無殼族面對高房價… 如何避免陷入「金錢焦慮」漩渦?

日常生活經常出現焦慮與恐懼的情緒,有時甚至互相伴隨出現。在書籍《別咬指甲了!把恐懼變成你的超能力!》中,作者阿瑪莉亞・安德烈,用幽默詼諧的口吻與可愛的插畫,帶領大家認識恐懼、焦慮的真相與本質,同時找回身心健康。

日期:2023-09-28

產業時事

美元霸權會被人民幣取代?「去美元化」浪潮來襲投資避險策略,專家報乎你知!

「美元」為全球最重要的貨幣之一,但從俄烏戰爭開始,中國等國紛紛以「去美元化」反制「美元武器化」。在這波浪潮之下,投資人該如何因應以降低風險?不妨就跟著本篇專家提供的「三不一可」吧!

日期:2023-09-25

產業時事

作家李昂公審學生:看不出來他們需要博愛座!開口閉口「教育失敗」的「正義魔人」文化何時停止?

博愛座爭議再起!知名女作家李昂9/20在臉書上道出,她請3個坐在博愛座的年輕人讓座,遭到對方以「不舒服」為由拒絕,讓李昂氣得直呼「看不出來」,更將學生拍照放上網。李昂不滿地說,「我的年齡?那當然是年長」,明言就是要使用博愛座;此文一出隨即掀起熱議,底下不少看似長輩的留言,幾乎一面倒地批評年輕人「教養問題」;然而,也有人緩頰,表示不應「以偏概全批鬥年輕人」。不過,李昂連日來臉書遭灌爆洗版,她也撤下照片,其中1名被拍照的女乘客在社群論壇《Dcard》表示,李昂未經同意偷拍她,並諷刺她懷孕,這個行為不僅不尊重人,也充滿惡意,本來想提出告訴,但看到李昂刪除照片和惡意留言後,「只想安靜的過我原本的生活」,目前決定不提告了。然而,有網友發現李昂不但刪掉留言,還將相關照片以及文章都刪除了,對此,李昂周日(9/24)下午再度PO文表示,「我臉書的所有的消息都還在呀!這個是一個明顯的事實,不知道記者的消息從哪裡來,這個實在太惡劣了」。李昂表示,拍照是為了要證實該名女性確實坐在博愛座上,原以為看不出對方長相就沒問題,但朋友提醒仍有個資問題,「沒有周全的認知,的確是該把照片刪掉。」對此,知名作家吳若權在臉書指出,身為26年的家庭照顧者,「要感謝所有讓座給我母親的陌生人」。他認為,該撤除的不是「博愛座」,而是要撕掉主觀的「標籤」。唯有不再評論判斷,才會有真正的尊重與同理。無論是否設置「博愛座」,都能因為關心與愛,而懂得理解並支持對方的處境,依照自己的能力,採取適當的行動。針對博愛座衍生出的道德輿論爭議早已非首次,究竟該怎麼做,才能弭平雙方認知的差距及道德綁架?作家歐陽立中認為,「博愛座應當是溫柔的提醒,而不是道德的枷鎖與審判的權杖。」

日期:2023-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