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52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產業時事

抗病毒藥庫存見底!新冠併發症65歲以上占近8成,高齡族、肝腎病患用藥問題怎麼解?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緩降,但併發症個案仍多,在進入4月之前,每周死亡病例甚至都超過50人,傳播風險不容小覷。尤其歷經3年多抗疫,民眾已對疫情來襲感到麻木,不僅疫苗施打意願低落,出現症狀也懶得快篩,導致許多感染黑數錯失投藥黃金期。另一方面,抗病毒藥「莫納皮拉韋」即將用罄,政府尚未決定是否繼續採購;而莫納皮拉韋雖已申請藥品查驗登記審查,目前卻仍未見審查結果,一旦藥品用罄,恐在銜接上出現空窗期。由於另一抗病毒藥「倍拉維」藥物交互作用多,且不適用於肝腎病患身上,屆時全台眾多無法換藥的患者怎麼辦?面對迫在眉睫的缺藥危機,亟需政府思考因應。食藥署則在3月底證實,默沙東的莫納皮拉韋,已經申請藥品查驗登記審查,目前尚未有審查結果,但藥證何時通過仍不確定。

日期:2024-04-10

職場生活

兇手是它!王品初瓦、嚮辣食物中毒已82人,初判是「諾羅」…8症狀72小時內作亂,如何預防?

北市萬華區「初瓦台北西門店」與「嚮辣和牛麻辣鍋西門店」發生食物中毒狀況,北市衛生局公布兩家已通報82人不適,截至4/8晚間20時分別接獲醫院通報32人(初瓦新增7人)及50人(嚮辣新增19人)陸續發生嘔吐、腹瀉症狀並至醫院就醫,多數民眾就醫後即返家休養。衛福部疾管署表示,上周腹瀉就診通報確實有收到來自嚮辣等個案,目前初步檢驗為諾羅病毒,報告尚未完全出爐還需要進一步確認。

日期:2024-04-09

產業時事

寶林茶室最新進度,代班廚師糞便檢出邦克列酸!怎接觸到的?醫喊離奇「人竟沒事」:恐是罕見共生體

寶林茶室中毒案,據疾管署統計,截至目前最新狀況共計34例通報(2例饒河店用餐已排除),包含2死、4加護病房、3一般病房、25返家休養。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指出,從分析檢驗結果來看,可見整個案情仍集中在3月19日到24日、且都是曾於寶林A13店食用粿條或河粉者,因為採檢「米酵菌酸(新譯邦克列酸)」幾乎都是陽性。王必勝公布最新採檢結果,寶林茶室代班越籍廚師不只手部驗出「邦克列酸」,糞便檢體也驗出陽性,因此推測廚師手部接觸邦克列酸後微量吃下肚,但未對其造成身體危害。

日期:2024-04-07

職場生活

和米沒啥關係…寶林禍首米酵菌酸正名「邦克列酸」!4條件食品才可能產生,為何玉米澱粉更可疑?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續追,因「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名稱被認為與米類食品有關,致米製品市場受影響。週三(4/3)召開專家會議,衛福部次長王必勝表示,確定幫「米酵菌酸」正名,以其英文名「Bongkrekic Acid」直譯,稱為「邦克列酸」。王必勝說,唐菖蒲伯克氏菌4種病原型中,椰毒亞型會分泌毒素Bongkrekic Acid,該毒素與「米」無關,為免產生誤解或不必要的恐慌,決定以多數細菌的命名方式從英文直譯。王必勝表示,這是不幸事件也是寶貴經驗,未來將制訂預防指引,一般性原則提供民眾細菌預防指引,例如食材保存方式等,並給食品業細緻指引。另外,邦克列酸中毒未來也可能再發生,六都需要備妥標準品,將由食藥署傳授地方實驗室技術,協助建立檢驗模式與量能。中興大學生物科技學研究所教授孟孟孝透過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指出,邦克列酸不僅在米製品中發現,也首見於椰子發酵餅中,隨後零星出現在多種米或玉米原料食品或發酵飲品、浸泡後的木耳。孟孟孝強調,台灣家庭自煮米飯、米粉等被汙染機率極低,米食料理若放冰箱,一兩天內即食,無須過度擔心若要避免接觸到邦克列酸,他建議可盡量少吃低酒精度、低鹽度、偏中性酸鹼值的發酵食品或飲品,食品保存條件為「乾式保存優於濕式保存」、「低溫保存優於常溫保存」。

日期:2024-04-03

產業時事

寶林廚師手部驗出米酵菌酸「直接證據」定了!王必勝:已去他家到處採檢,還原9天調查時間序

今周刊編按:台北市府周二(4/2)證實在廚師手部樣本檢驗出毒素,調查再有進展。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也在臉書還原整起案件的調查時間序:3/24 台北市衛生局前往寶林A13店稽查,帶回菜刀、水果刀、砧板、及廚師手部的採樣拭子四件。該檢體由衛生局送台大驗米酵菌酸,北市今天已說明結果。3/26 食藥署會同北市衛生局再次前往寶林A13店稽查,帶回現場35樣食材,經檢驗皆未驗出米酵菌酸。3/28 因得知法醫解剖不幸病逝者時驗出米酵菌酸,疾管署立刻再前往寶林A13店做環境採樣,目的是做關鍵的唐菖蒲柏克氏菌培養,目前正進行中。3/30 疾管署與食藥署配合檢警前往代班廚師住處做環境採檢,也是要做唐菖蒲柏克氏菌培養,目前正進行中。4/1 食藥署收到台北市3/24採樣的四件拭子檢體,北市希望做唐菖蒲柏克氏菌培養,目前正進行中。同時食藥署也對該四件檢體做米酵菌酸檢驗,結果與台大相符,僅廚師手部檢體陽性,其他三件陰性。王必勝透露,在廚師家採檢時,可以說是「到處都採檢」,已經採檢14樣檢體要進行細菌培養,預計最慢4月中旬有結果。

日期:2024-04-02

產業時事

寶林14人驗出米酵菌酸,35種食材卻全沒!真的是下毒?薛瑞元坦言頭痛的是「這問題點」

台北市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已造成2死,衛福部長薛瑞元周一(4/1)受訪表示,米酵菌酸是否為此案廚師操作過程中導致毒素分泌,還要看調查結果綜合研判,至於一個毒素(米酵菌酸)要飄洋過海比較「不太可能」。對於立委再次詢問是否有不排除有人為下毒的可能?薛瑞元表示所謂「人為下毒」是指故意行為,但從米酵菌酸產生的流程看起來有困難,現在看起來不像,但是否有人為疏失則不能排除。

日期:2024-04-01

產業時事

曾到「寶林茶室」用餐快退費!信用卡、Line Pay付錢「一律退現金」、免收回發票,退款方式一次看

位於信義遠百A13店的馬來西亞素食餐廳「寶林茶室」爆發的中毒事件持續延燒,最新統計指出,個案累計增至25人,目前共有2名死亡,5名重症;目前該店已暫停營業。最新消息指出,遠百及大食代公司週六(3/30)公布,週日(3/31)起開始受理曾來用餐的民眾退費,退款方式也一併公布。

日期:2024-03-30

職場生活

寶林茶室中毒案/哪些食物容易出現「米酵菌酸」?新加坡食品局給6大保命建議:隔夜浸泡木耳最好這麼做

「寶林茶室」爆發集體食物中毒案,目前累計2人死亡,25例通報。衛生福利部指出,在死者體內驗出的「米酵菌酸」,應為致命原因,台南市衛生局提醒,「米酵菌酸」係食物在發酵過程受唐菖蒲柏克氏菌污染所產生的罕見毒素,包括木耳、米線都能發現其蹤跡,呼籲民眾在家要自行留意食物保存及處理的方法。

日期:2024-03-30

產業時事

寶林刻意漏報「這分店」繼續營業、拿過期保單稽查「最高罰300萬」!粿仔條曾供貨雙北10小吃店

寶林茶室中毒案截至周四(3/28)傍晚已累計至19例,除了先前2例死亡個案,目前已有5人病危。衛生局長陳彥元向民眾強調,如果3/17~24曾到寶林茶室信義A13店用餐後,出現疲倦、噁心、嘔吐以及腸胃不適的症狀,請盡速就醫,因為根據先前案例,一旦出現症狀後,病程進展是非常得快,一定要特別留意。另一方面,陳彥元也表示,事發後相關單位進行查核也請業者出面說明,卻發現寶林茶室漏報一間分店,且疑似有隱瞞躲避查緝意圖,違反食安法「這是非常嚴重的」,目前已命令立即停業,最高可能懲處300萬。而台北地檢署將寶林負責人黎仿軒、店長、廚師等3人依涉犯《食安法》、過失致死等罪,諭令限制出境、出海,下午並邀集信義分局、台北市刑大以及疾管署等召開專案會議,指派警方分頭蒐證,包括查訪被害人、分店以及進行監視錄影資料分析等。

日期:2024-03-28

產業時事

寶林茶室40歲女肝腎衰竭昏迷,姊喊捐肝搶命!薛瑞元回應了…投保產險有過期?「仍不排除下毒可能」

今周刊編按:北市「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持續延燒,截至周四(3/28)已累計14人中毒,其中包含2死,5人住加護病房、1人住普通病房、6人返家。受害者中有一名馬偕加護病房40歲女性,她和同事吃完炒粿條後開始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21日凌晨被送到馬偕後已經肝衰竭,昏迷插管後又出現腎臟衰竭,至今仍未清醒。姊姊打算「捐肝救妹」,希望努力搶救性命。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需再評估,可能不是只有肝的問題,捐肝是否可改變病況?也要評估病人狀況。薛瑞元指出,食物中毒有3類,微生物、內生性毒素或外加的毒物,專家認為此案不偏向微生物引起,往後兩者做討論。若為內生性毒素,看起來與米酵菌酸中毒相似。至於是否是下毒,也不排除可能性,會研議成立專案小組。而外傳寶林茶室投保的國泰世紀產險已在2023年10月1日到期,也就是目前沒有承保產品責任險以及公共意外責任險,薛瑞元回應責任保險部分實際是地方政府查核,這部分會再請他們加強聯繫。對於外界質疑衛生局檢驗動作太慢,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回應,這不能太苛責北市衛生局,因為食物中毒大多是集體,這次各自經由媒體報導才回溯發現關聯,甚至病程之快出現肝衰竭,這些判斷不容易,中央26日才知道有其他個案,趕快介入。

日期:202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