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共有46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1
職場生活

蘇丹紅毒性有多強?食安辦:與茶、咖啡同等級屬「第三級致癌物」,未確定會致癌說法遭轟「急道歉」

對於食品中含「蘇丹紅」造成的健康風險及恐慌,行政院食安辦主任許輔說明,根據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致癌物分類,蘇丹色素與咖啡、茶一樣均屬「第三級致癌物」,亦即該物質對致癌性的證據仍不充分。許輔強調,蘇丹色素在台灣屬化學署所列管毒化物,基於預防原則,不能用(在食品)就是不能用,因此下架相關產品,然依據歐盟的研究報告,在調味料使用與微量的存在情況下,建議消費者不必過度恐慌。不過,許輔稍晚在臉書發文表示,稍早解說不夠詳盡,造成消費者及業界朋友誤解,因此特地向受影響的朋友們致歉。但他仍強調,蘇丹色素仍禁用於食品,並沒有鬆綁 ,查驗跟下架的措施也正持續進行中,絕對會盡一切方法確保台灣食品安全。

日期:2024-03-08

產業時事

天虹》半導體人斜槓年收兩億賣魚郎

高齡、低薪、看天吃飯……,這是過去不少人對台灣傳統農業的既定印象。近年來,一家又一家從科技業跨入農業的新勢力,正在全台崛起。看光電大廠泓德能源、連接器廠連展,以及知名半導體設備商天虹,如何用科技的力量與創新的知識,不斷形塑出「新農業」的面貌。

日期:2024-02-21

產業時事

連展》父子檔聯手打下黑金、茶金江山

高齡、低薪、看天吃飯……,這是過去不少人對台灣傳統農業的既定印象。近年來,一家又一家從科技業跨入農業的新勢力,正在全台崛起。看光電大廠泓德能源、連接器廠連展,以及知名半導體設備商天虹,如何用科技的力量與創新的知識,不斷形塑出「新農業」的面貌。

日期:2024-02-21

產業時事

從食品添加廠小業務,到黑沃進軍美國幕後推手!遠景陳彥安聊40歲創業:我是硬逼自己長大

這家原料供應商,不只賣原料,也賣市場策略。1月30日,由EGM國際菁英學院舉辦的講座上,以「智庫型原料商」自居的遠景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暨總經理陳彥安(Leo)現身分享,一揭他從小業務躋升成功創業家的心路歷程。

日期:2024-02-20

職場生活

提早三年預防心梗?奈米機器人進大腦治病? 探索生命藏寶圖 讓人類活到兩百歲

未來先進的醫療科技有哪些項目?它們的研究如何開始?背後又有什麼振奮人心的故事?探索這些研究的進程、未來展望,以及它們的運用,將改變你的人生。

日期:2024-01-24

職場生活

台灣養雞大王華麗轉身 創建滴水不加純鮮雞精品牌

since1950來自宜蘭雪山山脈、純淨、天然、無污染純鮮雞精,成份單純無添加,宜蘭農家70年的堅持淬聚一滴極品精華,成就這一幸福健康極品。分子小好吸收、營養價值高,味道鮮美好喝的滴雞精,是現代人滋補養生的首選,但滴雞精除了營養補給外,來源把關和製作過程也很重要,才能讓人天天喝得安心、喝得健康。

日期:2024-01-23

職場生活

一鍋濃醇鮮味暖身心 冬令雞湯 極選

「唱戲的腔,廚師的湯。」湯不僅是廚藝的基本功,同時也是最考驗廚師實力的料理。尤其是一鍋原雞烹煮的雞湯,不講究花俏的刀工、複雜的調味,僅從選料、處理、下料順序、火候等細微處著手,費時耗工,充分煮出湯料的滋味,卻又互相融合滲透,在天冷之際喝一碗雞湯最是滋補暖身,令人上癮。

日期:2024-01-17

職場生活

過年圍爐最佳佐餐酒:粉紅酒

在過年期間親友圍爐吃火鍋的時候,食材經常同時出現蔬菜、海鮮與肉類,粉紅酒兼具紅酒的本質與白酒的清爽,非常適合火鍋,搭配海鮮與肉類都很適合!

日期:2024-01-10

職場生活

氣候變遷使咖啡生產臨威脅 Nespresso催生永續咖啡新藍圖

地球持續升溫,2023年全球迎來最熱夏天與急凍北半球,受氣候劇烈變遷影響,倫敦皇家植物園科學家預測,21世紀末,非洲最大咖啡產地衣索比亞將有超過65%的阿拉比卡咖啡農地不再適合栽種;對比全球咖啡市場2022年達1229億美元,2030年預估將達1708億美元,換言之,未來凡品減量、珍品稀缺,精品咖啡恐成絕響,現實壓力加速Nespresso推動永續循環與零碳咖啡腳步。台灣Nespresso誓言當永續資優生,咖啡膠囊循環再利用回收率突破5成、勇奪金點設計獎與全球企業永續獎GCSA獎項,用一杯咖啡實踐正向影響力。

日期:2024-01-03

產業時事

下一場全球經濟危機

2023-12-23 14:37編按更新:中國商務部於12月21日宣布禁止多項稀土加工技術,根據最新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Catalogue of Technologies Prohibited and Restricted from Export)顯示,中國主要禁止萃取、分離戰略金屬「稀土」技術,並修改技術禁止與限制出口清單,目的在於維護國家安全。不過,除了限制稀土技術出口,中國早在數月前因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已陸續禁止出口的品項包括鎵、鍺和石墨。其中,鎵、鍺為晶片製造材料,關乎全球大國在半導體領域的競逐。《日經中文網》報導指出,在「目錄」的禁止出口部分,中國新增了包括稀土在內的磁體製造相關等的技術;另在限制出口部分,增加了稀土採礦、選礦和冶煉等相關技術。綜合外媒報導指出,中國大幅收緊數種金屬的出口指導規定,主要與西方爭奪關鍵礦產控制權的鬥爭不斷升級有關。目前中國仍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加工國,全球稀土冶煉量有9成來自中國。然而,中國已掌握了溶劑提取工藝來提煉這種戰略性礦物,但西方國家的稀土公司因技術複雜性,以及污染問題一直難以採用這種技術,因此儘管西方國家不斷嘗試建立本地稀土加工業務,但仍難有效拓展。關於冷門的「稀土」為何屢屢成為報紙的頭條新聞,以及中、日、美三國如何為它脣槍舌劍?以下為《今周刊》725期的封面故事報導。(原文刊載於2010-11-11 14:37,更新時間於2023-12-23 15:12)

日期:2023-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