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共有1264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11
產業時事

不准離婚、不准有小三!廣東小漁村起家,李錦記家族傳承5代、富了135年,秘訣只有5個字

本文授權轉載自中國微信公眾號:最華人(微信ID:wcweekly)作者:牧龍閒人

日期:2023-09-22

職場生活

第六屆「南山醫務社工獎」彰顯專業堅持與創新價值,「以生命影響生命」帶來溫暖力量

在醫療現場,除了醫護人員在第一線救病扶傷,背後還有一群醫務社工從社會與心理層面來協助病人跟家屬,解決關於經濟、社會及情緒的各種困難。長期關注醫療環境的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攜手中華民國醫務社會工作協會發起「南山醫務社工獎」,盼能透過獎項,讓醫務社工的專業與價值能透這個舞台發光發熱,帶給社會更溫暖美好的未來。

日期:2023-09-20

產業時事

10月起電價凍漲維持3.1154元!國際燃料價格緩降、水情好轉...僅這些產業取消凍漲優惠

經濟部周二(9/19)召開今年度第二次電價費率審議會審議,決定電價不調整,維持平均電價每度3.1154元。經濟部次長林全能表示,此次決議凍漲是因有3大觀察,首先是考量全球燃料價格有緩降趨勢、台電此次預估成本較上半年明顯下降以及最近水情好轉。林全能也提到,對於農漁、學校及社福團體、食品、攤販集中市場等均維持凍漲;今年4月用電衰退10%以上的製造業等產業,維持高壓8.5%、低壓5%的減半調整模式;外燴團膳業部分取消去年15%凍漲作法,仍維持今年的減半調漲作法。前述凍漲或減調的受惠用電戶合計約12萬戶。不過考量疫情後部分產業復甦,包括百貨公司、電影院、健身房、餐飲等產業,在上半年用電量及營業額較去年同期皆有成長,因此取消凍漲,亦即恢復原有價格,受影響者約880戶。

日期:2023-09-19

職場生活

第一次目睹星雲大師生氣...佛光山弟子憶師父身教「出家戒律數百條,對我而言只有一條」

「妳人生的願望是什麼?」這是第一次與星雲大師在法國談話時問我的話,對於當時喜歡清修的自己,很誠實地回答:「我希望將來在山上蓋一座小廟,在山林裡清修……」那時還想像自己在雲霧間氣定神閒的模樣,覺得遠離塵囂過超然的生活就是佛教的修行。想不到大師回答:「就這麼簡單?太容易了!」當時我想:對於擁有數百家道場的星雲大師而言,蓋一座小廟確實不難,並不知道原來這句話是在點醒我修行的盲點:這樣的修行既不能琢磨多生累劫以來的毛病,更容易長養貪婪於塵囂之外的孤僻習氣。當時的我還矛盾地反問大師:「佛法浩瀚,真正能幫助眾生的又有多少?」「佛教可以挽救顛倒的世界嗎?」大師包容一個小女孩的無知,更允許我一路繼續問他問題,邀請我跟隨他到歐洲8個國家巡迴弘法,順道在西班牙為他翻譯。就這樣,我幸運地有機會一路問他問題,無論是經典義理的詮釋,或者佛教對世界真正起什麼樣的作用? 以及我曾經對寺院管理上的觀察所抱持的質疑……,如今想起,這是極度諷刺的對比:一個想要在山林裡修行的人,卻問佛教如何對世界起作用,就好像一些自認為很有修行的人,對社會鄙棄而隱居,卻口口聲聲說要眾生離苦得樂,試問這樣的菩提心又怎能發揮影響? 佛教又怎能興隆? 佛法又怎能入眾生的心? 現在想起來都覺得慚愧不已。「您不妨回台灣,可以讓您慢慢問,未來對真理更加明白後,就可以幫助更多的人。」星雲大師的一席話,一個月後我就真的回到台灣,在南華大學研究所跟一群出家人讀書、生活。

日期:2023-09-13

職場生活

髖關節鏡技術聚焦台灣 七國150醫師齊聚

隨著人口高齡化,罹患關節疾病需要手術重建的病患,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在台灣,林口長庚有陣容最堅強的關節重建團隊,每年成功治療超過600例人工髖關節置換,吸引許多國外醫師前來取經。今年「第四屆亞洲髖關節鏡醫學會」9月9日及10日在林口長庚醫院研究大樓舉行,再度把台灣優異的醫療實力推向國際。

日期:2023-09-13

投資理財

「逍遙子」張勇時代結束,阿里投資10億美元支持設立科技基金!新主席蔡崇信的一封信曝光

中國阿里巴巴集團 (09988-HK) 董事會主席蔡崇信在周日(10 日)發布全員信,宣布已按計畫完成集團管理職務交接,由他接任集團董事會主席,吳泳銘出任集團執行長。

日期:2023-09-11

產業時事

生技  康霈闖減重藍海 臨床試驗數據就吸引國外藥廠談授權 靠一款局部減脂藥登興櫃股后

(今周刊1394)興櫃股后康霈新藥臨床數據表現亮眼,今年市值翻漲近二倍。背後,是康霈執行長凌玉芳放棄千萬年薪,只想開發新藥、不服輸的堅持。

日期:2023-09-06

職場生活

同1間公司待超過10年...37歲工程師的中年焦慮:新人成長這麼快,我將來被公司裁員怎麼辦?

阿哲,37歲,通訊工程碩士畢業後就進入了通訊產業,頭2年還跳了一次槽。後來,進入現在的這家企業,就沒再換過工作,已經10年了。這10年裡,他結婚生子,升職加薪,做了一個又一個專案,成了部門裡能夠獨當一面的中堅力量。在資料表的諮詢訴求中,阿哲的表達邏輯清晰,他寫道:最近這半年,我的工作狀態特別混亂,不知道接下來將要如何發展。雖然,我也知道現在的工作是不少人羨慕的。雖然,我也知道接下來可能又會有升職的機會。雖然,我也知道別人都是這麼做下來的。但是,我還是會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想到未來,一想起來,就會發慌:到底是該走技術,還是該走管理?這麼做的前途是什麼?還有沒有別的可能性呢?什麼才是屬於我自己的人生使命?在資料表的結尾,阿哲寫了一定要找我諮詢的原因:昂sir,我查到你的資料,知道你之前也做過工程師,雖然那是多年前的事了,但我覺得你一定能夠理解我。或許,你也進行過類似我這種情況的諮詢。希望你能幫幫我。我關了信箱,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確實,這樣的情況很普遍,但解決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我曾經的職涯經歷,而是現象背後的基本規律:職涯發展階段的延續性。

日期:2023-09-06

產業時事

「以前跑8小時能賺到的薪水,現在可能要跑超過12小時...」外送工作自由又彈性?外送員揭溫飽下的無奈

根據審計部110年度的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全台15多萬名外送員在2021年涉入的交通事故,多達11,799件,當中43%(大約5千件)以外送員為主要肇事者。另外,違規闖紅燈、超速、爭道行駛的數量,則有2萬106件。從這些數據可以發現,外送員肇事及違規次數並不低。這個現象引發我的疑問,我想知道為什麼外送員會出現搶快或肇事的行為。

日期:2023-08-30

產業時事

中國經濟衰退會導致台海關係更危險?學者:想與中國談和平統一,這不是選項是「投降」

最近中國發生許多影響全球經濟的壞消息:製造業活動縮減、出口下降、房地產面臨嚴峻難關、消費者物價進入通縮、青年失業率創新高等。

日期:202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