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共有1817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5-06-15
投資理財

台灣資本市場里程碑:主動式ETF掛牌,投資人布局關鍵指引

台灣資本市場新時代來臨!台股是全球今年表現最突出的市場之一,值此同時,台灣正式開放主動式ETF掛牌,這種投資工具有什麼特點?為何被主管機關如此重視,甚至認為是重要政策之舉?今周刊於6月11日舉辦2025年「主動式ETF崛起-兆元級新契機」論壇,邀集金管會、證交所、櫃買中心和眾多資產管理業者開講,吸引滿場聽眾參加。

日期:2025-06-13

產業時事

從「美國例外」到「美國除外」 ——留意市場輪動風險

美國一向在貨幣、經濟和政治上較他國有優越性,然而川普開啟關稅貿易戰之後,美元與美債首次失去了全球避風港的地位,資金走向出現大逆轉。

日期:2025-06-11

投資理財

美債找到「接盤俠」?美元霸權將續命?川普的下一步盤算:用「穩定幣」化解美國債務壓力

穩定幣(例如USDT或USDC)就是用區塊鏈技術把美元的信譽搬到了鏈上,變成了“鏈上的美元”。到2025年,全球穩定幣的市場價值衝破2500億美元,年交易量更是高達27.6兆美元,這可是超過了Visa和萬事達卡加起來的總和呢!在阿根廷、土耳其這些通貨膨脹挺嚴重的國家,穩定幣已經成了老百姓替代美元的好選擇,讓美元的實際流通範圍變得更廣。渣打銀行預測,到2028年,穩定幣的規模會達到2兆美元,其中85%都是跟美元資產掛鈎的。

日期:2025-06-10

投資理財

Circle甫掛牌就大漲!從關稅戰擴大到貨幣戰,川普大力推動穩定幣的目的為何?

美元穩定幣USDC發行商Circle公司上周四(6/4)於美國上市掛牌,股票代碼為CRCL,兩天來股價大漲五倍,市值已突破200億美元。Circle不只是搶頭香的美國上市穩定幣第一股,這個新股上市案,背後更有總統川普推動穩定幣讓美元維持世界霸權的意義,很值得深入探討。要了解Circle在做什麼,要先知道穩定幣與USDC到底是什麼東西。

日期:2025-06-09

投資理財

30年美債飆5%、美財部動手回購意義何在?債蛙哭倒,專家給一句話:在哪跌倒「不一定要在那站起來」

美國長債殖利率一路攀高,但聯準會(Fed)卻遲遲沒有出手相救,迫使美國財政部於日前撥款100億美元回購美債,寫下財政部史上最大規模的債券回購行動。然而,儘管已經是史上最大規模的債券回購,但在專家眼中,這並非一項有針對性的回購。

日期:2025-06-08

產業時事

富邦金、玉山金、中信金…金控首季淨值大減!Q2恐拉警報,金融股還能存股?「這兩檔」被看好

今年以來股債市劇烈波動,加上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強勁升值,市場關注金控股淨值表現。法人評估,金控增資壓力應仍可控,目前對金融股偏好順序為銀行優於證券、壽險優於租賃,看好玉山金(2884)、中信金(2891)等兩檔。

日期:2025-06-06

投資理財

大盤站回2萬1,該衝了嗎?下半年還有5大風險!想安心賺有3買法:高股息、市值型的亂世解方

近期台股站上21000點關卡,技術面站上季線,投資人也逐漸恢復信心。然而,下半年仍有5大風險隨伺在側,投資風險仍未去除。在這樣的環境下,該買高股息ETF,還是市值型ETF呢?三個策略,讓你安心投資。

日期:2025-06-06

投資理財

美國經濟走緩,聯準會下半年降息機率高,郭恭克:現在減持美國公債非明智之舉

近期公告的美國總體經濟指標,大部分偏向走弱,導致川普提高進口商品關稅政策,截至4月,不僅未對美國新公告的通膨數據造成推高效應,自5月下旬以來,美國長年期公債殖利率自高點滑落,10年期指標公債殖利率自5月22日的4.61%,下降至6月5日的4.35%,市場對年底前聯準會(Fed)擴大降息幅度的預期提高,美國公債市場走勢與一般投資者原先預期的長空格局,可能會完全不同。

日期:2025-06-06

投資理財

最恐慌、最壞時間過去!多頭總司令張錫:美股美債「鬼故事」發生機率不高,台股新高點這時間有望出現

國泰投信週四(6/5)舉行「國泰投信2025下半年投資展望暨ETF佈局新趨記者會」,有台股多頭總司令之稱的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沒讓投資人失望,不但認為最恐慌、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了,也看好台股在下半年將「先蹲後跳」,第4季有機會出現今年新高點。

日期:2025-06-05

產業時事

製造業回流美國趨勢,未來將如何發展? 川普2.0不是要所有製造業回流,而是鎖定具有戰略意義的產業以及高階製造業

今年四月的關稅大戰,打得是全球政經局勢動盪,即便後續稍有平緩,但影響卻是長遠的。美國貿易戰的目的是促使製造業回流並降低貿易赤字,最終卻演變各國進入美中二選一的供應鏈困境。不僅是各國政府焦頭爛額,原物料商、進出口商以及跨國企業都必須隨之調整策略,畢竟「製造業回流美國」看起來已經成為未來數年內的最大趨勢。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許多人都驚訝於美國居然會因為川普一人而轉變如此之快,但其實供應鏈的調整策略,已經進行了八年。

日期:2025-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