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版友來訊,該版友喜歡現金流,只投資高息型ETF,看完一些網路文章之後緊張的問:投資高息型ETF,以後真的會睡公園嗎?直接講結論:投資高息型ETF,以後絕對不會睡公園。
日期:2025-06-23
編按:本書作者倉林寬幸原本是在日立軟體工程有限公司(現為日立解決方案有限公司)擔任系統工程師,對自由接案產生興趣,最後獨立創業。創業第1年,有熟人介紹客戶得以穩定接案,順利賺進2000萬日圓(約合新台幣400萬元)。一夕暴富後,他決定「犒賞自己」,搬進月租40萬日圓(約合新台幣8萬元)的高級住宅,添購昂貴的電視、音響,外出都搭計程車,搭新幹線也要搭商務車廂。之後因事業變動,導致收入減少,他卻無法停止高消費,存款就揮霍殆盡,最終淪為月光族,他感嘆,如果當初沒有如此奢侈,生活也不至於如此困窘。倉林寬幸分享,日本搞笑藝人西野亮廣轉型為公司董事的故事,這位董事即使賺得更多,仍堅持領固定薪水,因為他發現,提高生活水準並不會帶來真正的幸福,反而會讓原本覺得幸福的事變得平淡。
日期:2025-06-19
「只要用3萬元投保,就可以借貸100萬」?近日多家國內產險公司包括國泰、富邦、新光,紛紛發出聲明,指出公司並沒有販售這種所謂的「債保契約」,提醒保戶別上當。
日期:2025-06-18
編按:6/13標售220億美元(約合台幣6,500億元)的30年期美債結果超乎預期,暫時化解了沒人想買長債的憂慮。不過,在後市通膨壓力可能再度升溫、台幣看漲(匯率吃掉獲利)的前景混沌情況下,投資人對美國長債到底該抱持什麼樣的態度?以下為財經部落客股人阿勳的分享:
日期:2025-06-17
大學科系專業與未來一生息息相關,選對科系能有優渥的收入,人生也相對順遂。國外網站《Ai4beginners》近日整理了美國勞工統計資料,推薦12個畢業後薪水優渥的科系,但唯一與醫師相關的行業為「醫療管理」,沒有醫學系,引起討論。
日期:2025-06-14
(今周刊1486)今年4月關稅之亂一度引發台股海嘯,重創不少「投資老將」與「少年股神」的投資績效。然而,時至今日,仍有不少大戶贏家們默默布局、反敗為勝。他們在亂世中展現的投資智慧,以及下半年的具體看法與操作策略為何?值得一探究竟。
日期:2025-06-11
今年因美國總統川普的一些行事作風,也許大家可能步調都亂了,當然可能比較消極的作法是:遠離股市,眼不見為淨!如果你是用自有資金投資,也只想慢慢累積財富就好,這不一定就不好。
日期:2025-06-09
本書作者陳威良從30萬起家,曾在市場翻倍、再翻倍,也慘賠過只剩2萬,他從月薪22K小資族,再到外商、金融圈歷練,成為傑出的操盤手,他深知散戶的痛點,靠著20年實戰經驗,打造出一套「小資也能用的飆股獲利術」!
日期:2025-06-06
編按:作者洪仁基國二就投資,從15萬韓元(約合新台幣3000元)開始投資股票和虛擬貨幣,靠著短線操作,滾出10億韓元(約合新台幣2026萬元)。現在是專注短線操作的專業投資人。洪仁基指出,很多人誤解只要買進大企業的股票長期抱著,就能躺著賺。以韓國股市為例,2023年市值前15名多為半導體、電池、汽車和平台企業,與2000年相比,市值前段班的企業幾乎全數更換,只有三星電子和浦項製鐵倖存。台灣企業市值排行也經歷了大洗牌,2010年市值排行前10大的宏達電、台塑四寶早已被洗出排行榜。他提醒,產業趨勢會變,公司不一定長青,股價要漲靠的是超乎預期績效和市場信心。長期投資市場長期戰,若沒持續追蹤、評估風險,一次判斷錯誤,就可能賠掉多年獲利。
日期:2025-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