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搜尋條件:這些
搜尋指定關鍵字:
共有40項結果
搜尋日期:2024-06-02
搜尋日期: 最新 最舊

拚防疫也拚經濟! 新北六都滿意度居冠 全因「這些事」

過去3年,除了面對疫情挑戰,新北市持續招攬國際大廠投資,鏈結在地中小企業,帶動產業轉型,創造8萬2千個就業機會,開拓逾80億元商機! 更推動庶民經濟、市場翻新計畫,打造現代化複合型商場,刺激在地消費商機,展現城市生命力,逐步實現新北市「安居樂業」終極目標。 看影片了解,新北市3年「有感經濟」政策推行成果。

淨灘都清不完的海廢危機! 台灣的海岸怎麼了?

去年2021年《今周刊》踏查全台,直接揭露海廢來源,在調查中發現,彰化縣福興掩埋場掩埋面覆土不足,造成陳年垃圾裸露、有毒集塵灰,以及垃圾傾倒問題,今年再度追蹤,這些問題解決了嗎? 為解決海廢難題,從2020年行政院推動為期四年的《向海致敬》計畫,目前剩下一年多的時間,如何讓政策繼續延續,而不是淪為花費65億元的「清海廢慶典」!

青年們看過來!為了吸引青年返鄉、人才定居 嘉義縣做了「這些事」

嘉義轉型「農工大縣」在即,本次以「 #號召青年返嘉 」為主題,邀請今周刊董事長《謝金河》與 嘉義縣長《翁章梁》對談,從現今青年需求、與未來發展出發,共同探討嘉義產業轉型、及青年回嘉發展有哪些優點,與相關福利政策✨ #農工大縣正在實現

才3天魚苗死光慘賠,沒放棄創業夢 地方創生成青年返鄉的強心針!

在雲林養殖友善水產的阿正,創業第三天遇到砂石車酒駕撞電線桿,停電造成魚苗全數死光而慘賠百萬,一路走來挑戰不斷,因為回到熟悉的家鄉能更快速串連在地資源,克服創業難關。 國發會在2020年啟動「地方創生2.0」,串聯在地青年,設立青年工作培力站、增設多元徵案途徑,促進青年返鄉,達到「均衡臺灣」願景,一起來看這些返鄉青年,為在地產業努力拚搏的熱血故事!

醫院充滿溫度與靈魂,因為「這些人」默默的付出 被服務者:「不再感到孤獨無助!」

【你還在把醫院裡「這些人」當作「志工」或「義工」嗎?】 而「這些人」就是我們常在醫院裡看到的「醫務社工」,他們是有別志工、義工的「專業工作者」 。主要工作是協助弱勢、長輩、身心障礙者、或需要幫助的人,解決他們心理情緒、家庭、職業或經濟等問題。

創業首選「新北」?! 來看這些青年創業家他們的理由

創業初期常面臨到資金、工作空間、人脈不足等…各式各樣的需求與困境,而影片中三組青創團隊們,懂得利用在新北創業的各項優勢之外,更懂得善用許多市府資源,大大減輕他們創業初期壓力,也讓營運漸漸上軌道…。看看他們如何克服創業上的各種挑戰,逐漸實現他們的夢想願景!

台東老店「英語嘛欸通」 店家改造兼顧文化傳承 讓台東「讚」上國際!

台東始終給大家一種「老老的」的感覺,其實台東的「老」很有味道,包含了歷史、回憶、生活智慧和文化,但來不及跟上時代的這些「老特色」,很容易就被遺忘,因此台東縣政府近年來積極的推動店家輔導改造計畫,希望把這份台東獨有的溫度發揚光大,讓更多人重新認識台東。

地方創生首選「這裡」 青年入駐讓這些地方更好玩!

「在『這裡』你想做什麼都可以、發展什麼都是機會」、「人口多、市場大,加上資源又多,在『這裡』創業青年直接贏在起跑點」到底是哪裡,讓28歲青年吳宇倫和33歲田原,這兩個來自不同背景的年輕人,都選擇在同樣地方創業、深耕夢想,這裡就是-「新北市」。

地表最強的青年志工,不領薪水、還要24小時待命?

「參與過這麼多的災害現場,如何用最快的時間把患者帶出來,這個是我們的工作,也是我們的使命」💪 台南維冠大樓震垮、太魯閣號出軌到F16墜毀,當這些災難降臨時,其實都有一群默默拯救生命的志工,他們總是不分日夜即時救援,為的就是搶救你我的生命…🙏 一年365天、24小時全天候待命,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願意投身志工行列呢?來看他們的熱血故事!

【喝一瓶高粱可以幫台灣省下3.5公噸的水!?】

金門不只是戰地,現在還是個永續低碳島 而一聽到「金門」,相信大家腦海中直接聯想到的就是「金門高粱」 那你知道高粱從種植時,就開始省水嗎? 一公頃高粱田,比起種水稻,一年可以省下1萬多噸的水! 金門酒廠優化製程用水作業,釀酒製程用水近三年可以省下17萬噸水! 每一瓶金門高粱,可以幫台灣省3.5噸地下水! 一同來看,這些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還有哪些是你想不到的永續循環方案,簡單的落實在金門每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