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搜尋條件:強烈的
搜尋指定關鍵字:
搜尋結果排序規則:   最新       最相關
顯示結果筆數:
搜尋結果限定年份 :  
 ~ 

共有1967項結果
搜尋日期:
保險稅制

調查篇〉多繳、延退支持度攀高 最抗拒「少領」 即改勞保年金 逾七成民意挺

(今周刊1427)勞保年金改革空轉十年,破產進入倒數計時,這次不得不改。多數勞工願意犧牲權益力挺,但對於改革方案細項,不同世代各有顧慮。

日期:2024-04-24

產業時事

日本經濟為何有失落的十年?歐洲經濟復甦之路為何如此漫長?原來是殭屍企業造成的

《時間的代價》為愛德華.錢思樂的最新作品。書中闡述利率的存在,影響了人們配置資產與投資的決策。一旦貨幣過於寬鬆,金融市場就會失去穩定,造成社會貧富差距擴大、房價居高不下、人們手上的錢越來越薄,甚至導致我們一輩子無法退休……第一次有人用「殭屍」來形容企業,是講1980 年代末期苦苦求生的美國儲貸機構。由於伏克爾主政的聯準會實施高利率政策,重創這些名為「互助儲蓄銀行」的在地型儲蓄機構,導致他們的資金成本遠高於未清償貸款的報酬率。

日期:2024-04-23

產業時事

星希亞走了…12年前判肺癌末期「戰勝4%奇蹟」:存活率不是0就有機會活「開啟旅程未來再相逢」

部落客星希亞2012年正值花樣年華時,確診肺腺癌第4期,靠著樂觀與堅強意志力,撐過一次次難熬的治療階段,多年來她將抗癌過程寫成部落格、出書分享癌末經歷,激勵許多癌友。不料星希亞的臉書粉專周日(4/21)突發文指出,星希亞已經離世,且周五(4/26)就是告別式,「Cincia會在回憶中與大家重逢,在夢境中與大家相遇」。

日期:2024-04-22

職場生活

翻轉教學筆記(下):透過AI輔助,讓排斥動筆的孩子也能樂在寫作

上課鐘響起,現在是第二堂課,回到我這次演講的主軸,該怎麼鼓勵同學創作,寫下自己對於土地的紀錄呢?尤其對於那些已經失去寫作信心的同學,有沒有更有趣的方式可以學習呢?

日期:2024-04-22

產業時事

大黑馬!彭啟明接環境部長,2600字曝原因「政治路不好走,仍願承擔挑戰」:520前辭天氣風險總經理

準閣揆卓榮泰週五(4/19)公布第4波新內閣人事,公布環境部長、衛福部長、勞動部長、客委會主委以及原民會主委等5人。其中最大黑馬,環境部長由氣象專家彭啟明接任。對此,彭啟明在臉書表示,正式接受準行政院院長卓榮泰先生的邀請,將擔任環境部長。他表示,「服務公職從來不是我的選項」,但在極端氣候的威脅、2050淨零碳排等目標,這些環環相扣的議題,很需要國際間、各國政府部門間、政府與民間、民間創新的生態系的合作,很需要有上位的「氣候治理思維」。

日期:2024-04-19

職場生活

曾11個月沒工作、疫後沒戲吃老本…金鐘獎男配黃迪揚想當下個吳慷仁:知名度是老天安排,不能強求

「我是黃迪揚,還算是個不錯的演員,請繼續找我演戲。」第一次入圍金鐘獎男配角就得獎的黃迪揚,致詞時還不忘在台上呼籲。他是高雄的孩子,18歲北上讀書、打拚,一路苦過來的他,經常在為租金、小孩的奶粉錢發愁,就在獲獎前,幾乎山窮水盡,得獎感言是他發自內心的感動。接受《今周刊》專訪時他笑道,得到金鐘獎就像是獲得「戲劇之神」的肯定,「他拍拍我的肩膀說:『繼續走下去』;我可以繼續當演員,而且拿到一張入場券。」37歲就奪金鐘獎,他強調,得獎和名氣不見得會成對比,「我當然會希望有一天能遇見讓我家喻戶曉的角色,這是命運的安排,不是自己能決定的,應該要把它放旁邊,第一要素是讓這個產業知道有一個演員叫做黃迪揚,他還不錯喔!願意給予不同的角色。」科班出身的他,期許自己以演員的角色,幫不同族群在舞台上、螢幕前發聲並發光,「希望我演出的戲,能讓每位觀眾笑得開心,感動滿滿的離開。」

日期:2024-04-11

職場生活

曾寶儀擁抱安樂死老人!104歲人瑞還在大學教書、無慢性病,卻想離開世界「與老人最後對話的人生體悟」

在瑞士,我和104歲的人瑞擁抱,我們就像來自地球兩端的忘年之交,他讓我聽見生命的歡樂頌,我開始不斷與7年前的自己對話。

日期:2024-04-03

職場生活

來跳舞吧

跳舞,不只是身體藝術,更是結合運動和社交的活動。上班久坐,下班動動身體,加入社交搖擺舞、成人芭蕾、踢踏舞的學習行列,跟著老師認識不同的舞動風格與樂趣,成人跳舞課不只可以放鬆身心、對健康有益,也是探索、表現自我的另一種途徑。

日期:2024-03-27

產業時事

弱勢日圓 比大家想得更長、更久 深度剖析 強勢支撐美元匯率的三大力量

華爾街的外匯交易員們,半年前就精準預測今年三月日圓匯率的貶值走勢,弱日圓、強美元存在哪些我們不知道的內幕?

日期:2024-03-27

競爭力

人們總是沉迷於「我就是正義」

名人出軌、政客失言、Me Too風波、Youtuber形象翻車﹍﹍這些本與我們無關的人事物,為何使我們滿腔怒火、忿忿不平,並不斷在社群網路掀起炎上、公審、肉搜等「正義」行動,甚至能令某些人口出惡言、做出人身攻擊,導致戰火愈演愈烈?《正義中毒》作者以腦科學角度解析人類之所以無法原諒他人的思維模式,提出:「正義中毒是大腦的一種機制,任何人都可能陷入此狀態。」

日期: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