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中歐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中歐共有306項結果
政治社會

傳普丁大量收購碘片,核戰恐成真?20萬人逃離俄、烏克蘭4區村莊全走人…英美同步籲公民快撤

編按:俄羅斯侵犯烏克蘭戰事告急,總統普丁在9/21下了動員令、要強制徵兵30萬人送上烏克蘭戰場,為了不被政府徵召,短短一周已經近20萬俄羅斯人從陸路和航空出逃至海外。不過,俄羅斯鄰國已經開始對俄羅斯人做出限制,波羅的海國家說,他們不會給予這些人政治庇護。而徵兵令也讓英美政府同步警告,在俄羅斯擁有雙重國籍的英國人和美國人,都應該盡速離境返國,以避免被徵召動員到烏克蘭作戰。另外,在克里姆林宮的主導之下,烏克蘭4個地區的俄軍佔領區政府宣稱通過公投,可能這幾天就會「被加入」俄羅斯,也讓該區烏克蘭人急著逃離自己家園,許多人把房子等財物都拋下,只帶著簡單行李就離開,甚至有整個村都離開的狀況發生。外傳俄羅斯想在4天內收購價值500萬盧布碘片(約276萬元台幣),波蘭也向軍警部門發放碘片,外界紛傳核戰發生的可能性越來越大,為什麼需要囤積碘片?主要是服用碘片可讓人體先吸收這種穩定的碘,避免放射性碘在體內聚積,達到保護身體的效果。面對俄羅斯揚言動用核武,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周三(9/28)就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最新「升級」行動提出新一輪制裁方案,其中包括為俄國石油價格設定上限,以及對價值70億歐元的俄國產品實施出口禁令。

日期:2022-09-29

國際總經

剛熬過缺電,成都、深圳又封城,中國經濟還要折騰多久?利多政策效果有限,恢復的關鍵在「它」

最近看到一篇題為《明清時期「閉關鎖國」問題新探》的文章,引來不少討論。文章主旨是明清對外政策不應稱之為「閉關鎖國」,應改為「自主限關」,當時的政策主要是維護國家主權、防範西方殖民侵略的意圖。

日期:2022-09-05

職場

35歲跨國總裁娶主播、住豪宅...他是別人眼中妥妥的人生勝利組,為何卻苦惱:我好像不快樂?

自從有意識以來,我就在追尋成功。而且是那種明顯、一眼便知的成功。

日期:2022-08-31

國際總經

俄國反制裁、通膨燒 高盛估歐股年底恐再跌一成 烏鴉盤旋下的歐股基金攻略

鄰近戰爭核心,歐股今年已跌逾一成,隨著冬季來臨,天然氣斷供再度成為焦點;投信多保守看歐股後市,但烏雲下仍有亮點,看好醫藥、綠能、國防等相關產業。

日期:2022-08-31

科技

雷軍3個月解僱900人,當年一起喝小米粥的元老也離職...深度解析:小米手機為何賣不動了

小米,這個一度被擠出全球市占前5、到重返手機「三哥」的中國手機品牌,為何短短兩個季度就風水輪流轉,成為同業裡衰退最甚的業者?

日期:2022-08-31

國際總經

歐洲逢500年大旱,運費日漲30%「太瘋狂了」!萊茵河瀕斷航,2原因「整個歐洲都將淪陷」

500年未見的乾旱、近50年新高的通膨,加上一場史上最嚴重的能源短缺危機,三大衝擊,正逐步升級成一股完美風暴,襲向整個歐洲大陸。究竟,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德國面臨什麼樣的困境?歐洲經濟又為何告急?

日期:2022-08-31

國際總經

中共打來,台積電要不要撤?美中對抗「後冷戰」:身處暴風眼的台灣,其實處處充滿機會

今年6至8月的北半球酷暑現象,不僅造成歐洲河運受阻、牛奶減產、電價上漲,甚至可能帶來巨大、不可逆轉的生態浩劫。

日期:2022-08-24

國際總經

市場認定美國通膨到頂、股債油金齊升,陶冬:這個8.5%,資金是不是過度反應了?

美國通膨數據又讓市場心猿意馬了一番,資金歡呼通膨到頂,市場下調對聯準會升息的預期,上周股債油金盡升,美元回落。市場的樂觀情緒連聯準會也看不下去,派出幾位聯準會高官來為市場激情降溫,國債市場稍稍鎮定,不過市場的通膨焦慮確實得到了緩解。

日期:2022-08-14

台股

航海王換人當!連兩天打成平手今逆轉,長榮盤中股價超車萬海…外資也喊買力挺

編按:長榮(2603) 7月營收再創新高,股價站上百元後持續往上,逼近萬海(2615),在連續兩天打成平手後,週四(8/11)早盤出現逆轉,長榮以105元開高,超車萬海的104.5元,登上貨櫃股王的寶座。亞系外資在最新出爐的報告中力挺長榮,重申「買進」評等,目標價上看215元。馬士基執行長施索仁6月才唱衰航運業將出現長鞭效應,一席話衝擊長榮、陽明股價;不過,近日他改口了,預測今年貨櫃公司收益仍可望創新高。全球供應鏈壅塞造成的高昂運價,持續時間比原本預期更久,估計全年獲利將再增1/4。

日期:2022-08-11

房地產

買房成了原罪?她靠自己台中買4房老公寓,卻成了親友免費收容所...吳淡如:女人購屋要考量4件事

英國女作家維吉尼亞.伍爾芙說:「一個女人如果想要寫作,一定要有獨立的經濟能力,還要有自己的房間。」我從小就被這句話說服了,再加上後來一直擠那種8 個到16 個人的宿舍,實在沒有隱私權。我一直很希望自己有獨立的生活空間,所以很早就買了房子。

日期:2022-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