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低碳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低碳共有782項結果
科技

邁向零廢棄 環境部推動廢棄物轉製SRF 固體再生燃料創新綠色循環

垃圾不再是被丟棄的廢棄物,除了回收再利用,還可以轉變成能源!世界各國都提出了以「固體再生燃料」替代石化燃料的方案,用另一種循環經濟的方式提供電力與熱能,品質穩定的固體燃料,發電效率更佳。

日期:2023-12-08

科技

「2023 DATE SUMMIT數位商務大趨勢|國際匯壇」精彩落幕, 以人為本、科技為善,為人工智慧擎劃嶄新視野

經濟部國際貿易署(貿易署)、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外貿協會)及台灣經貿網多年來的規劃下共同籌辦的「DATE SUMMIT數位商務大趨勢|國際匯壇」,一直是臺灣最與時俱進的數位經濟年度盛會,今年已經迎來第九屆,是全臺業者接軌全球最新數位商務趨勢年度盛會,幫助臺灣各領域企業洞察數位經濟的最新發展,並找到創新轉型的靈感!

日期:2023-12-07

科技

土城醫院榮獲「112年經濟部節能標竿獎金獎」 長庚醫療體系代表受獎

新北市立土城醫院 (委託長庚興建經營)代表參加「112年經濟部節能標竿獎」競賽,經評選榮獲「金獎」,11月29日由經濟部長王美花部長頒獎,長庚醫療體系行政中心總執行長潘延健代表受獎。

日期:2023-12-07

美食旅遊

「能生存的不是最強的」雄獅300億營收歸零,他找生路讓3000員工活下來!服務體驗設計有多難?

「旅遊不只是遊玩,更要玩得跟別人『不一樣』。」雄獅旅遊董事總經理黃信川在旅遊業深耕40年,他希望和更多人分享旅遊不僅是「食宿遊購行娛」,更是「創造美好」的生活產業,因而起心動念完成《叛逆,成就精彩: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旅遊創意》一書。雄獅集團董事長王文傑在新書發表會有感而發的說,疫情前他帶領一家300億營收的企業,疫情發生後在一夕之間面臨歸零的損益表,公司當時有3千名同仁,未來該怎麼做?他很感謝疫情期間黃信川的國旅入境團隊做了緊急應變,將3千名員工分散到全台、金馬等地,讓雄獅找到了能生存下來的機會。他坦言,在當時國旅成為雄獅唯一的生路,全部員工也開始全台走透透。透過黃信川,王文傑才明瞭,原來台灣鐵道有極大的觀光價值。因而展開和林務局等單位合作的契機,陸續推出鳴日號、鳴日廚房、藍皮解憂號等觀光列車。「2020年12月29日鳴日號首航,打開以北迴鐵路為核心的高端旅遊,2021年10月23日藍皮解憂號南迴首航,我們完成了南迴、北迴環島觀光。」他表示,現在鳴日號仍然一位難求。鐵道觀光一年就替雄獅創造5億營業額。

日期:2023-12-07

生活消費

科技進入社會安全網 從社區營造建構多元社福力

AI人工智慧的ChatGPT去年底橫空出世,短短二個月吸引全球超過一億活躍用戶數,催生者Open AI創辦人暨執行長奧特曼造訪台灣時表示,新科技的開發初衷是希望通過人工智慧,將人們從枯燥工作中解放,進而從事更需要創造力之任務。科技革命為人類社會帶來巨變,越來越多公益機構積極擁抱新科技工具,以更有效率與創新模式解決社會問題,不論是社福資源重分配、偏鄉弱勢族群保護到跨國援助議題,都能成為最佳實踐場域。

日期:2023-12-07

政治社會

節能淨零 攜手同行 節能標竿金獎單位 響應淨零碳排 實踐綠色生活

經濟部為鼓勵公、民營企業及學校參與自發性節能減碳,今年共選出23家節能標竿產業,節能標竿單位總計省下3.61萬公秉油當量、1.85億元能源成本,相當於減少10.75萬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經濟部在11月29日舉辦的「節約能源表揚大會」中,也透過公開頒獎,鼓勵各界參與節能、追求永續。

日期:2023-12-07

政治社會

節能淨零 攜手同行 經濟部與節能標竿獎獲獎單位 共同朝節能永續之路邁進

經濟部為鼓勵公、民營企業及學校參與自發性節能減碳,今年共選出23家節能標竿產業,節能標竿單位總計省下3.61萬公秉油當量、1.85億元能源成本,相當於減少10.75萬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經濟部在11月29日舉辦的「節約能源表揚大會」中,也透過公開頒獎,鼓勵各界參與節能、追求永續。

日期:2023-12-07

台股

ESG新商機!業者調查:綠建築A級商辦 租金溢價一成起跳

面對氣候變遷挑戰,永續綠建築已成為全球建築新潮流。全球商用不動產與投資管理公司仲量聯行近期調查,有逾七成(72%)不動產投資人相信綠色建築會推動更高的入住率、租金、租戶留任率,提高資產價值。在台灣,外商企業在承租辦公室時也多指名要有綠建築標章,擁有綠色認證的A級辦公室,在租金方面的溢價甚至高達10至15%。

日期:2023-12-06

國際總經

圓桌論壇〉美國升息近尾聲 別留太多現金在手上 全球經濟與投資方向 四大名師導航

(今周刊1407)隨著美國升息接近尾聲,市場普遍期待2024年有利率轉向的機會,在美股、台股整理後衝高之際,該如何研判景氣風向、掌握投資契機?《今周刊》邀請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安聯投信海外投資首席許家豪、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從全球整體經濟、金融局勢到國內環境變化進行對談,為二○二四年的全球經濟、台股走向、資產配置提供精闢預測。

日期:2023-12-06

傳產

「做銅版紙起家,沒想到有天會用電子紙把自己殺光光」78歲永豐餘第二代掌門人道出集團下個百年挑戰

作為永豐餘的第二代掌門人,何壽川帶領這個近百年的企業一步步從造紙業跨到科技業。當淨零成為全世界當紅議題時,何壽川又要如何帶領紙業抓準「醣經濟」機會?

日期: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