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儲蓄率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儲蓄率共有255項結果
政治社會

台灣超額儲蓄爆天量,超越德、韓、美三強!「閒錢太多、投資太少」成經濟轉骨隱憂 前央行副總裁許嘉棟:政府應帶頭花錢!

在經常帳順差創新高、台灣人均GDP即將「超韓趕日」的當口,曾任中央銀行副總裁的許嘉棟,卻認為台灣經濟的「轉骨」遠未完成,究其關鍵在於「超額儲蓄」。

日期:2022-03-09

國際總經

日本低欲望社會 ——兼論鍵盤廠精元

日本平均薪資近30年停滯不前,資本家成唯一受益者。不婚、不生、不買樓,實質消費力已成為日本經濟最大絆腳石。

日期:2022-01-26

理財

「以前出社會領3萬,想著有天能有10萬不知有多好...」月薪破25萬工程師嘆:沒我拚的人卻比我快樂

這幾天維持過新年的氣氛,股市非常守規矩,沒人打壞了這份寧靜,讓大家能夠盡情玩、盡情的追劇或朋友聚會。聽聞朋友還熱血開車要去花蓮跨年,滿滿的食物、飲料、各種器具,大家最歡樂的時候要到了。前幾天有位半導體業的中高級主管,剛好這陣子也沒事,年假休一休,非常客氣的來了一封信,詢問是否能邀請吃個午飯,就是隨意聊天,如果不行也沒關係,反正就是想說問看看而已。這位竹科人,之前就曾參加過給年輕人還是中年人的一堂課,有點忘了,認識一陣子,還算是蠻單純的科技主管,不過我想應該是有什麼事情無法解決,才會想要找人談談。

日期:2022-01-07

國際總經

Omicron捎來好消息?

Omicron的高傳染力可能意味著疫情將邁向尾聲,但先別急著慶祝,若疫情流感化,緊接著要應對的難題,便是央行變身為「格林奇」後的市場震盪了。

日期:2021-12-15

國際總經

苦澀了一年,A股明年將迎來甜蜜行情?官方會議釋放「鬆手」訊號,這4大題材將成為焦點

又要到歲末年初了,中國股市的「跨年行情」「春季躁動」等等辭彙開始席捲了各大公眾號,而市場一直對所謂「跨年行情」頗具爭議,真有這樣的說法嗎?

日期:2021-12-08

國際總經

回顧二戰時期看當下全球局勢 ——兼論專業木工機械廠巨庭

聯準會正式宣布啟動QE縮減計畫,美股不跌反漲,並再創新高。與美股連動甚深的台股,投資人也應持續觀察總經數據變化,居高須更謹慎小心。

日期:2021-12-01

理財

不是每個人都有3、40年的時間慢慢存...如何在15年內存下足夠退休金?專家:2件事情是關鍵

不被工作綁住,是每個人的理想目標,但如果突然沒工作,你的存款能撐多久,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 多數人覺得,財務自由必須有數千萬元的存款,但美國知名財經專家史考特.甘姆認為,真正的財務自由是,不必依靠正職工作收入,打造安穩的未來,就算失業,也不會馬上陷入困境。

日期:2021-11-05

房地產

年收110萬新北買房會怎樣?章定煊:不管你幾歲買房,接下來的20年可能窮得只剩下房子

台北市房價高不可攀,許多上班族選擇落腳新北市。但房產學者分析官方各項數據指出,依正常儲蓄率,在新北存到自備款要18.2年,一個年輕人即使一出社會,所得就能達到新北市中位數110萬元,也要到40歲中年,才能存夠自備款。

日期:2021-10-28

國際總經

Covid-19改變市場遊戲規則

一場瘟疫,許多事情都改變了,勞動力減少、供應鏈短缺,種種瓶頸驅動通膨發酵,而過去這數十年間,我們又太習慣於漲聲市場,或許,將是遊戲規則反轉的時刻了。

日期:2021-10-20

國際總經

二戰時期資金、景氣內容重現 ——慎思寬鬆週期縮短,緊縮環境來臨

若美國就業復甦明確,且通膨不見降溫,啟動縮表的時程可能會比預期來得快,屆時全球風險性資產將可能重演1946年二戰結束後的波動情況,產生一段下跌修正。

日期:2021-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