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先天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先天共有764項結果
理財

「窮人之所以窮,就是因為他窮!」懊悔長大後才明白:為什麼階級複製幾乎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我小時候生長在一個不是很富裕的家庭,如果講得更精確一些,那便是我們家族裡頭的全部人,幾乎都活在社會平均線以下。而如果你認識的人夠多,你會驚訝地發現,大多數情況都是要麼一整個家族富,要麼一整個家族窮,那種同一家族裡的A 家庭超有錢、B 家庭超貧困的狀況,幾乎非常少見,這是為什麼呢?你用邏輯想一下, 就會明白。

日期:2023-12-21

健康

新冠病毒變不停,如何維持群體免疫? 後疫情時代,與病毒共存大作戰

根據衛福部2022年十大死因統計,該年「COVID-19」的死亡人數為1萬4,667人,超過肺癌死亡人數(10,053人),且年齡層在65歲以上占了86%!疫情高峰期的挑戰已過,但威脅始終存在。

日期:2023-12-19

國際總經

平安夜點亮整棵樹,樹下放著禮物...你知道聖誕樹的由來嗎?

聖誕節將到來,雖然台灣大多數的人民有不同的其他信仰,但在街上、百貨公司、公司辦公大樓和住家公寓社區都佈置了聖誕樹,路邊各式燈飾,這種溫暖的氛圍,讓人愉悅。

日期:2023-12-18

政治社會

立委指「台電發電代價民間扛」,經部駁斥:碳排持續改善,勿苛責2021年經濟快速成長成果

國民黨立委吳怡玎週六(12/16)在臉書發文表示,台電發出來的電太髒(高碳排),代價全數由民間企業來負擔。另外還指出,從環境部今年8月公佈的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可以看到,2015年蔡英文上任之前二氧化碳總排放是2.75億公噸,2021年碳排增加到2.83億公噸。「也就是說蔡政府執政以來,我們的減碳完全退步不及格」。對此,經濟部發布新聞稿表示,國內碳排持續改善,2021年碳排增加是經濟快速成長成果,不應苛責。

日期:2023-12-17

政治社會

模範》遮蔭、隔熱又防漏 都市也能這樣種電 主委勤做溝通 社區屋頂變年收百萬電廠

台北市「信義新城」大樓在頂樓裝光電板,不只防水、隔熱、遮蔭,還為社區帶來額外收入;關渡國中在屋頂打造公民電廠,成為學校能源教育的一環。兩個案例,帶你看都市種電模範。

日期:2023-12-13

政治社會

北一女師再批108課綱刪古文變沒品德國家、李家同驚「岳陽樓記」沒了…教長拿證據上火線回應

教育部108課綱大量刪減文言文,讓北一女國文教師區桂芝痛批因為政治因素,而拋棄了文化品德教育根本「邏輯錯亂」,課綱中沒有「四書」、沒有了顧炎武《廉恥》,幾乎就是一個「缺德無恥」的課綱。對此,清大榮譽講座教授李家同也發現范仲淹《岳陽樓記》也被刪除,雖然相當震驚但認為,教育部一定有能力解釋清楚刪掉那幾篇文章的原因,前總統馬英九、知名作家藤井樹(本名吳子雲)也發表看法。教育部長潘文忠拿高中國文課本舉例,其實很多版本都收錄品德、修養等相關課題選文,潘文忠舉例,如翰林版高一國文有收錄《論語》和學生探討品德,高二也透過《孟子》探討品行,其他版本的國文課本也有相關內容。

日期:2023-12-08

教育

108課綱是無恥課綱!北一女老師砲轟10分鐘:刪文言文是去中國化…作家反問「國文課變道德課」?

教育部108課綱刪減多篇文言文篇幅,像是顧炎武的〈廉恥〉,引起「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不滿,批評歷史教育「去中國化」,試圖以東亞史取代中國史,徹底切割台灣學生對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與國族認同。北一女國文教師區桂芝認為,文言文不但能提升語文能力,還包含高度生命哲學,痛批「108課綱是一個無恥的課綱」,更稱20多年教改始終在去中國化,讓各級學校的師生沉入愈來愈黑暗教育深淵,走向沒有光的所在。區桂芝批判108課綱去中國化的影片,引起民眾討論,但也形成兩派意見。作家朱宥勳在臉書指出,108課綱從來不會「刪掉」某篇文章,它只會「推薦」15篇經典選文,「至於要不要選這15篇、15篇以外要選什麼,都是書商的自由。」教育部週五(11/8)也回應108課綱沒有廢除禮義廉恥,而是鼓勵學子思辨和生活實踐,也未廢棄文言文,且可兼顧不同時代、作者、文類。

日期:2023-12-08

健康

20歲《紅人榜》柯辰勳猝逝,最後臉書發文竟是意外前2分鐘…年輕人也會心肌梗塞!4徵兆不可輕忽

年僅20歲的《超級紅人榜》歌手柯辰勳驚傳猝逝,他在周一(11/27)凌晨於工作地點礁溪長榮鳳凰酒店員工廁所內被發現,當時他倒臥地面,經急救送往醫院後,仍於當天凌晨4時20分宣告不治,警方初步判斷死因為心血管疾病。

日期:2023-11-29

政治社會

產業加值》手把手培育農業人才、吸引大學生上山實習 走出課堂 他們為農村注活水

(今周刊1406)「我們這裡房子有一半是沒有住人的,聚落中127人,平均64歲。」在雲林縣水林鄉灣西村一座小黃瓜農場內,36歲的青農黃衍勳,指著周邊一片寂靜的老舊房舍侃侃而談。

日期:2023-11-29

國際總經

為了氣候變遷問題,16名美國青少年告贏州政府,台灣學到什麼?葉俊榮:人權會該引導進行監督

今年8月中旬,美國蒙大拿州一群青少年,竟在一起官司告贏州政府。地方法院判決周政府違憲,理由是蒙大拿州雖擁有豐沛的化石燃料,卻未考量開發對氣候變遷的衝擊,違反州憲法保障人民的「清淨和健康環境」權利。長年研究環境法的台大法律系講座教授葉俊榮說,這次的判決,是蒙大拿地方法院做出的一次突破,它想表達一項訊息,「氣候變遷的議題太重要,所以不再按照過去的法律邏輯來處理」。在台灣談起氣候變遷、氣候正義,多數人會把目光轉向剛升格的環境部。但葉俊榮認為,從人權層次來看,防止氣候變遷和每個行政機關息息相關。

日期:202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