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公認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公認共有660項結果
政治社會

國產化比率提高、轉為民間售電、行政契約不明 離岸風電三階成深水區 開發商最怕三件事

離岸風電進度拉警報,第三階段將迎來更嚴格的國產化要求,二月底將公布正式行政契約,但對國產化實踐、賠償條件等細節,仍未有共識。契約怎麼訂,牽動業者銀行融資能否到位。

日期:2023-02-15

產業個股追蹤報告

【麥克連】20230212產業個股追蹤:下週關注哪兩項影響盤勢的事件?市場資深人士如何看台股結構的變化?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2-12

生活消費

MIT婚紗魔法師

印象中,耀眼奪目的高級訂製禮服與婚紗,多出自國外設計師之手,其實台灣也有一群婚紗師,以精湛手藝縫製出MIT華美嫁衣,完成新娘們一生一次的美麗使命。有了這些氣勢、細節都令人驚豔的婚紗幫襯,不僅讓新娘子成為最佳女主角,更證明了台灣婚紗師不輸國際的功力。

日期:2023-02-08

國際總經

新國安局長比想像要強悍!蔡明彥不是只懂外交,BBC訪談被問中共武攻:會為最壞做好準備

今周刊編按:內閣改組,國安局長陳明通請辭,職缺由外交部次長蔡明彥接任,是過去比較少見的情況,外交出身的他曾任駐歐盟兼駐比利時代表,此次接掌國安局,外界多認為,這是借重其在派駐歐盟期間、處理安全合作議題的經驗,強化台灣與歐陸的交流合作,成為台灣國際情報合作「新支柱」。蔡明彥在2020年7月成為我駐歐盟兼比利時代表,除了外交角色,也處理安全合作議題。去年(2022)10月才返國任職,期間也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深度訪談節目《HARDtalk》專訪,該節目一向以不怕碰觸禁忌,深入探討議題著稱。節目片段裡面,面對主持人直球對決詢問,「你是否認為你的國家台灣,在五年內會受到中國的武力攻擊?」蔡明彥表示,無法預測它(戰爭)何時、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發生,能做的是為最壞情況做最好準備。這段訪問也引來中國駐英國大使館強烈譴責BBC並表達堅決反對,稱BBC「為台獨言論提供平台」,促BBC停止傳播反華言論。

日期:2023-01-30

生活消費

追劇追起來!不只宋慧喬的《黑暗榮耀》,過年10天必看韓劇、歐美劇推薦一次掌握

由Netflix推出、韓國女星宋慧喬領銜主演的韓劇《黑暗榮耀》從2022年年末開播就引起話題,在2023年初更成為劇迷心中不可錯過的必看好劇。今年過年假期長達10天創下史上最長紀錄,OTT業者紛紛推出強檔台劇、韓劇與歐美影集來搶攻觀眾眼球。

日期:2023-01-25

台股

台積電今年先苦後甘,早盤跟著ADR走、爆量飆破509元!台股挺進萬五封關前能穩站嗎?

今周刊編按:台股今(1/13)日以14923點開出,上漲191點,隨後擴大至超過200點,指數站上14900關卡。台積電(2330)昨法說會公布獲利創新高,ADR收盤暴漲逾6%。今以507元開出,上漲20.5元,最高來到509元,前18分鐘的量比昨天一整天還多。

日期:2023-01-13

科技

連Google都無法定位的「台灣科技公司」,靠1項領先全球的技術 讓日本大廠就算日圓急貶也堅持下單

大肚山下,是台灣機械的黃金長廊,也是未來的「全球智慧機械之都」。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串聯起中部地區企業領袖,積極推動企業創新發展。《財訊》雙週刊與該基金會合作推出報導,為讀者揭開一向低調的產業隱形冠軍面紗,並借鏡其成功心法。

日期:2023-01-03

科技

業者不用出本錢,就一本萬利?太陽光電公協會發千字文籲停止抹黑:我們是受害者不是得利者

週四(12/29)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商業同業公會、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太陽光電產業協會、SEMI太陽光電委員會發出聲明,呼籲 停止「抹黑」太陽能產業,聲明表示,太陽能業者是受害者,不是得利者,光電關乎國家安全,不應淪為政治惡鬥的工具。以下為聲明全文:

日期:2022-12-31

理財

「我先付帳,再給我錢就好!」會計師幫你算:聚餐時搶著先刷卡買單,可以賺到哪些好處?

有一個朋友,每次參加多人分攤付款的聚餐時,他都會主動承攬「付錢」的任務。例如, 10 個人吃喝花了 5 萬日元,他一定會說:「我先去付帳吧!」接著便付給店家 5 萬日元,然後再向每個人收 5000 日元。

日期:2022-12-23

國際總經

小米為「這4個字」,傳大刀裁員逾5千人!員工私下曝:遣散費比年終更優…一文看小米到底怎麼了

2022下半年初,小米集團(Xiaomi)才在3個月內解僱超過900名、約占總數3%的員工,如今,又有消息傳出,小米將要在年底再次啟動裁員潮,估這波裁員人數將會超過5000人,有小米員工透露,此次裁員規模較大,涉及手機部、互聯網部、中國部等多部門,不過,與人事部溝通的結果是「好說好散(好聚好散)」,而公司給出的補償也較年終更勝一籌,許多被裁員工對於補償方案相對滿意。

日期:202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