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商談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商談共有281項結果
理財

當沖如何作才能讓你月賺10萬

股市小白愛當沖,到底當沖要怎麼做才能把風險降到最低、能賺價差、收退佣,讓獲利穩定提升。

日期:2021-12-23

理財

「融資贏3個月,輸個1週就從賺錢變虧錢...」60幾歲計程車司機嘆:股票賠破500萬,我還不能退休

這2天夜晚許多人都忙著追知名藝人的家庭劇情,也提醒讀者們要留意,畢竟這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而已,我們還是要把正事做好,工作完成,才是對自己有益的。很多事情還是要等未來法官判決才能算數,要不然媒體上的你來我往,有時也未必能看清全貌。昨晚抵達台北時,很快的上了計程車要回家,這位運將大哥的故事很經典,蠻多人會犯下的錯。

日期:2021-12-22

房地產掃瞄

台積電一進駐,高雄建案開價跳漲10萬 花敬群直言「那就是炒作」,3招斷投資客生路

台積電將進駐高雄促使周邊房價直直漲,也讓南部房價上漲成為外界關注焦點,質疑有「炒房」疑慮,而愛山林董事長祝文宇日前在法說會中直言「便宜的房子沒有了」,明年房價仍會看漲,更令不少年輕人更擔憂,未來是否一輩子買不起房?對此,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認為,南部房價上漲很大作用為南北差距再平衡,並強調房地產要用來住;內政部次長花敬群則說,南部房價長期與北部落差大,大家所得與經濟環境其實沒差那麼多,並透露,正評估針對預售屋換約修法納管,斷絕投資客過度炒作行為。

日期:2021-12-05

生活消費

強強聯手》台塑公主現金買樓的下一步?竟是攜手郭台銘進攻新藍海!

台塑生醫繼9月砸下5億元現金,買入士林二戶豪宅、打算用來設置健康管理中心後,這家由王永慶三房次女王瑞瑜所領軍的公司,今(4)天再宣布,將攜手鴻海集團,進攻遠距運動商機,雙方甚至要把這門生意,向全台建商推廣。

日期:2021-11-04

焦點新聞

委託書大王出馬!南港、泰豐不到一小時喬定席次 經營權和解落幕

泰豐經營權峰迴路轉,在公司派與市場派南港輪胎多次交鋒後,原訂10月15日將登場的股臨會改選前夕,意外地於今(13)日達成和解,和談結果由南港輪胎以取得過半董事席次,泰豐經營權即將易主。

日期:2021-09-13

台股

友達、群創是景氣循環股,不能向下攤平!6種交易工具比給你看:菜鳥從當沖開始練習有多危險

最近2年因為全球央行降息,政府瘋狂的印鈔票,所以很多人因不滿定存利率一年期僅剩0.8%不到,所以就解定存,解保單的把錢丟進股市。剛好這幾年政府為了提高成交量能,所以實施了當沖稅率減半,使得很多人覺得投資或投機就是要從當沖開始玩起,這樣才能快速累積經驗,有這種想法,這是致命的。你的資產是靠你長期付出勞力所累積出來的,需要時間,也需要意志力,畢竟現代社會誘惑這麼多,每個地方都能讓你快速的把錢花掉,你要存錢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如果你是一開始就使用真金白銀來練交易能力,這會增加你財富自由所需的年數,以我為例,我一開始投入股市前7年,就是拿真金白銀來換經驗,結果得到的就是一直把錢送給別人。

日期:2021-09-10

職場

擠破頭想進入外商工作? 「風平浪靜養不出好水手」 外商總裁最愛的人才特質是「這個」

拜耳於1958年投入台灣市場,並於1989年正式在台灣設立分公司,已於深耕台灣32年之久,今年迎來亞洲權威人力資源刊物HR Asia的「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HR Asia Best Employer Award)。在各項評鑑指標中,拜耳的「尊重每位員工專業」、「提升員工對組織貢獻度」獲得高分的肯定,不難發現這些努力,都是拜耳對留下專業人才的企圖心。被問及哪類人才是外商公司最看重的人才?台灣拜耳公司總裁楊玉蘭從自身經驗出發,直言「風平浪靜養不出好水手」,面對時代與環境的各式挑戰,不斷追求學習成長的「成長型思維人才」是公司重要的資產。

日期:2021-09-09

國際總經

「不賣中國,還能賣給其他國!」中國打壓澳洲多項商品進口,卻打壓不了人心!澳洲抗中後 經濟表現為何更亮眼?

「今年4月,他們找上了我,希望我幫助他們拓展台灣市場。」澳洲墨爾本台商會長葉如芳口中的「他們」,是澳洲知名保健品大廠斯維詩(Swisse)。

日期:2021-09-08

國際總經

「不賣中國,還能賣給其他國!」中國打壓澳洲多項商品進口,卻打壓不了人心!澳洲抗中後 經濟表現為何更亮眼?

「今年4月,他們找上了我,希望我幫助他們拓展台灣市場。」澳洲墨爾本台商會長葉如芳口中的「他們」,是澳洲知名保健品大廠斯維詩(Swisse)。

日期:2021-09-08

國際總經

「不賣中國,還能賣給其他國!」中國打壓澳洲多項商品進口,卻打壓不了人心!澳洲抗中後 經濟表現為何更亮眼?

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澳洲政府率先倡議國際社會應針對中國疫情源頭展開獨立調查,激怒了中國政府;同年5月開始,大麥、棉花、煤炭、葡萄酒⋯⋯,一連串貿易禁令的炮火在澳洲頭頂落下;如今,在中國制裁1年後,這個人口僅2千餘萬、出口曾高度倚賴中國的蕞爾小國,卻繳出了一張相對亮麗的經濟成績單。澳洲做對了什麼?它的抗中經驗,又可為台灣帶來什麼樣的啟發?

日期:202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