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央行貨幣政策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央行貨幣政策共有113項結果
國際總經

4大關鍵左右2024全球經濟!本周這數字若太強,華爾街可能陷恐慌性賣壓

2024年伊始,投資人可能沒有太多閒暇歡度派對,因為本周將公布的最新美國就業報告和歐元區通膨數據,將影響聯準會 (Fed) 和歐洲央行 (ECB) 的貨幣政策走向,市場將迎來忙碌的開年。

日期:2023-12-31

國際總經

圓桌論壇〉美國升息近尾聲 別留太多現金在手上 全球經濟與投資方向 四大名師導航

(今周刊1407)隨著美國升息接近尾聲,市場普遍期待2024年有利率轉向的機會,在美股、台股整理後衝高之際,該如何研判景氣風向、掌握投資契機?《今周刊》邀請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安聯投信海外投資首席許家豪、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從全球整體經濟、金融局勢到國內環境變化進行對談,為二○二四年的全球經濟、台股走向、資產配置提供精闢預測。

日期:2023-12-06

國際總經

大師專訪〉2024年將是「政策之變」的一年 陶冬拆解全球央行貨幣政策轉折

(今周刊1407)談及二○二四年全球經濟,電話另一端的知名經濟學家陶冬略微沉思了一下,彷彿一字一句,都要經過斟酌再三⋯⋯。隨後,他用簡短的四個字,試圖為來年複雜的國際總體經濟環境,勾勒出一個大致的輪廓。「這,將是『政策之變』的一年。」

日期:2023-12-06

傳產

投資事業虧損,晟德霸氣喊穩定配息…子公司順藥中風新藥拼解盲,可望挑戰百億美元市場

元富證於週二邀請晟德(4123)與順藥(6535)舉行「元富生技產業論壇」,在論壇上兩家公司雙雙傳出捷報。首先是在順藥的部分,目前公司一款治療急性缺血性中風的新藥已進入二期臨床實驗,獲全球前10大藥廠的關注;在晟德的部分則是釋出「長線」佳音,對明年景氣持樂觀看法。

日期:2023-12-05

金融

央行前副總裁許嘉棟:利率匯率雙低的副作用,正扭曲經濟… 央行貨幣政策該思考重開機了

(今周刊1402)「它的定位,是到了該重新調整的時候了……。」許嘉棟一邊翻閱著手邊的簡報,一邊有感而發地向《今周刊》表示。這份簡報是他在近日於一場台大論壇的講稿。至於許嘉棟口中的「它」,指的是台灣的中央銀行。

日期:2023-11-01

生活消費

通膨是什麼? 會影響升息嗎? 要清楚了解才能避免資產縮水!

進入2023年,在論及整體經濟情勢時,最常被提到的字眼,還是「通膨」(inflation)。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爆發後,各國央行為了減緩疫情對經濟的衝擊,紛紛採取大規模貨幣寬鬆政策。並釋放大量資金進入市場,帶動股市、房市上漲,但也因此引發外界對通膨的擔憂。對多數民眾而言,通膨最令他們「有感」的地方,就是物價上漲。究竟通膨影響有多大?

日期:2023-09-25

國際總經

高成長模式撞牆,中國推出一系列政策刺激經濟,能挽救奄奄一息的股市嗎?

「經濟轉型,一定會與政治改革同步嗎?」一場閉門座談裡,來自上海的基金經理提了這個問題。我想了想,我的回答:「是的,不然會功敗垂成。」他接著問,「政治改革之後,經濟改革就會成功了?」我心裡OS,這年輕人不錯,問得很好。我給的答案是:「不一定,但不同步就必然失敗。」

日期:2023-08-08

傳產

長榮航改選9席董事,張國華、張國政維持「兄弟共治」…迎復甦商機,Q3航班數恢復疫情前8成

長榮航空(2618)今(24)日舉行股東會,由董事長林寶水、總經理孫嘉明親自主持。長榮航2022年每股賺1.34元,會中通過每股配息0.8元、並順利改選9席董事(含3席獨董),當選人包括6席董事林寶水、戴錦銓、孫嘉明、張明煜、吳景明、朱文慧,以及3席獨董簡又新、許順雄、吳宗寶,新任董事任期3年,自今日起至2026年5月23日。預計長榮集團大哥張國華及老三張國政會維持「合作共治」模式。

日期:2023-05-24

政治社會

全球172檔主權基金,台灣1檔都沒有…央行操盤40年成長不到3倍,國家資產如何活化專家提解方

台灣是否應該成立主權基金,近日在一場中央銀行修法公聽會中,引起朝野各方與專家學者的熱烈討論,究竟央行的外匯存底應該如何運用?在主權基金的設立上,它又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日期:2023-05-17

金融

低利率讓台灣房價20年累積成長304%,央行理事擔憂台灣落入「這陷阱」

央行4日發布第一季理監事會議記錄摘要,其中一名理事表示,台灣以半碼速度調整利率的做法,在全球各國央行並不常見,將可能造成台灣長期低利率,落入「流動性陷阱」。然而,央行5日特別發布新聞稿澄清,原先發布之內容已與該名理事確認過,但接獲該理事來函須將「流動性陷阱」更改為「低利率陷阱」。

日期: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