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失靈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失靈共有410項結果
保險

集體失靈

「跑了金融線十幾年,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關注過產險業……。」一位同業這麼說。

日期:2022-05-18

保險

一張防疫保單,毀掉半個產險業!台產去年大虧8億,為何富邦、國泰還搶賣?「沒想到核彈爆炸」

一張保單,幾乎要壓垮整個台灣產險業!這個聽起來既荒謬又驚悚的標題,卻是全台灣正在上演、百分百寫實的災難故事,故事的主角是12家產險公司,點滴犧牲的,是保戶的權益,還有數十年累積、客戶對保險公司的信任;這是一場沒有贏家的遊戲,這爛攤子,最後,該怎麼結局……?

日期:2022-05-18

券商彙整報告

【麥克連】20220517券商彙整報告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5-17

國際總經

股市巨震衝擊解析》美銀火線報告 美股熊市已到 觸底得等第三季

美國通膨未解,經濟衰退疑慮卻接踵而來,今年以來標普五百指數已挫跌十六%,美銀更直言美股已落入熊市,預估標普五百指數低點落在三千點、結束時間則在今年十月。

日期:2022-05-11

國際總經

捏麵人

《今周刊》連續十九年進行「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市值排行」調查,終於在這一年,我們等到了第一次的台廠稱冠。

日期:2022-05-11

台股

本土今+1209例?指揮中心證實超過千例!時間比原預期提早半個月…台股多重利空下殺200點

台灣本土疫情持續升溫,週四(4/14)新增874例本土個案,周五(4/15)上午盤中傳出本土1209例這個數字,其中台北市為140例、新北328例、桃園290例,北北桃合計高達758例是3大重災區。指揮中心內部人士表示,今天本土病例確定超過千例!台股開盤因台積電(2330)法說會行情失靈、美科技股重挫等利空夾殺,再傳出疫情難守,指數下殺力道不小,一度跌逾200點,又面臨萬七關卡保衛戰。終場台股勉強守在17004.18點,下跌241.47點,跌幅1.4%,周線連兩黑。三大法人合計賣超245.14億元,其中外資大砍212億元。台幣兌美元開盤29.05元成今天最高價,匯價一路疲弱,終場貶值1.14角,以29.118元作收,恐回測前波低點29.191元。

日期:2022-04-15

政治社會

這竟是2022上海灘…「給你吃什麼就吃什麼」!李立群搶到沒肉的饃和一顆白菜「已經是盛宴」

上海單日確診數衝破兩萬例,而封城的亂象在時間一點一滴過去後,顯得更為難以控制。堅持清零的中國當局實施強硬封城,讓糧食短缺、物資缺乏,不少社區居民為了搶物資,與防疫人員對槓,而近年移居當地的金鐘影帝李立群,也在抖音上無奈地說,雖然有團購服務,但也不是想買什麼就能買什麼,只能「給你吃什麼,就吃什麼」!

日期:2022-04-09

理財

拉鋸戰:通膨風險壓倒經濟成長不確定性,聯準會開啟升息週期

PIMCO(品浩)預期聯準會將持續推動升息並縮減資產負債表。儘管歐洲爆發軍事衝突,為未來幾個月經濟成長帶來下行風險,但壓力不如通膨上升及對通膨預期的擔憂。

日期:2022-03-23

政治社會

興達電廠事故,全台549萬戶被影響!復電時間出爐...但傍晚進入用電高峰 台電:嘉義以南開始限電

更新時間:2022/3/3 1800全台今(3)日上午9點因為高雄興達電廠開關場事故,造成全台停電戶數共計約549萬戶,經緊急搶修,截至15點目前已逾8成、約442萬戶復電,尚餘台南、高雄及屏東地區共約107萬戶,目前機組已陸續啟動,將在今晚全部復電。台電指出,除啟動水力機組、汽電共生、需量反應等措施支援,南部各電廠巡檢完畢後已陸續啟動併聯,包括南部電廠2、3號機、興達電廠燃氣1至4號機的氣渦輪機、嘉惠電廠一、二期、豐德1、2號機、麥寮電廠1號機等機組。台電說明,機組從併聯至滿載發電需要時間,預估至18時尚待恢復的供電量約400萬瓩,後續依機組恢復運轉情況陸續供電。不過台電稍早又表示,雖然機組陸續恢復,但復電仍需時間,傍晚之後將是用電高峰,預計嘉義以南將「陸續限電」。台電解釋,因接近傍晚時分,太陽下山導致太陽光電減少供電,傍晚民眾回家,用電量將增加形成「夜間尖峰」用電,為維持電力的供需平衡,因此要卸除部分的負載(即用電量),範圍包括嘉義、台南、屏東地區。台電強調依據太陽光電供電狀況調整,不是分區輪流限電,而只是限電,這一波停電約15時至16時陸續開始,戶數統計中。

日期:2022-03-03

國際總經

擔心「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拿俄烏危機和台海問題相比 得先搞清楚這3件事

俄羅斯總統普丁日前宣布,正式承認頓內次克、盧甘斯克2個烏東分離區獨立,並派兵前往執行「維和」任務。前述消息不僅使俄烏情勢持續升溫,也讓西方國家擔憂,透過外交途徑,化解俄烏危機的可能性,恐更顯渺茫。

日期:202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