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安撫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安撫共有626項結果
職場

假承攬真僱傭爭議》博客來協助清潔阿姨至清潔公司受僱就能滅火?勞動律師點出關鍵

「博客來真是讓人失望!」「我到博客來買21世紀資本論的同時,竟是讓博客來赤裸裸地用刀叉吃人肉!」一場疑似假承攬真僱傭的勞資爭議,在2022年平安夜這天吸引了網路鄉民的眼球,眼看著演變成為一場極不平安的公關災難,就在當事人李員聲明解除揭露此事的律師委任,及博客來委任律師對外聲明表示雙方已經和解,將協助李員受僱於清潔公司、並派駐博客來繼續工作而暫時落幕。但是,這樣做真的能解決問題嗎?

日期:2022-12-26

政治社會

《她和她的她》給我們的反省:當孩子遭遇「狼人」,為什麼父母知情的孩子更容易留下陰影?

編按:近期在Netflix上架由許瑋甯主演的台劇《她和她的她》除了強大陣容,內容劇情也引起了廣大的討論,故事敘述了女主在歷經創傷、狼師侵害後的一蹶不振,到重新獲得希望,尋找自我的價值!但這樣的創傷故事並不只出現在電影裡,身為家長到底該如何作為,以避免憾事的出現?

日期:2022-12-21

理財

憂成下個FTX?幣安突被擠兌、24hr淨流出590億!究竟怕什麼?趙長鵬:當成壓力測試也很好

今周刊編按: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幣安周二(12/13)一度暫停穩定幣USD Coin(USDC)的提領,目前已經恢復相關交易,此前幣安遭遇大量資金外流,過去24小時內,幣安的淨流出額總計約19億美元(約590億新台幣)。幣安在周二一度暫停穩定幣USDC的提領,趙長鵬在推文中說,這是因為該交易所在美國的銀行開始營業前,該交易所無法處理那些交易,「我們預期當銀行開門時,情況就會恢復」。趙長鵬更表示,他認為以提款潮作為壓力測試是個好主意。幣安發言人也於稍早重申,幣安備有足夠的資金,能滿足投資人的提款需求。根據華爾街日報稍後報導,幣安已恢復USDC的提領。

日期:2022-12-14

傳產

生命產業再革新—龍巖邁向30年,攜手遠傳固本轉置、數位齊發

生命禮儀產業領導品牌-龍巖在領先市場30年後,有感於數位科技對於企業永續經營的影響,果斷地啟動數位轉型。除了內部積極凝聚認同外,更結合專業的遠傳顧問群,強固資訊基礎設施,同步推出電子訃聞、客戶專區、線上商城和線上簽約繳件系統(龍易簽)等數位服務。雙方更透過利他主張贏得信任,結為共同成長的好夥伴。

日期:2022-12-12

科技

鴻海撒幣難救急!iPhone「出貨高峰期」爆員工出走潮…鄭州封控52天「五大事記」一次看

根據《財訊》報導,從疫情爆發到新進員工抗爭,富士康鄭州廠的震盪,再給鴻海一記當頭棒喝,也再次催促著蘋果,加快敦促供應鏈出走中國的腳步。

日期:2022-12-11

國際總經

「科技界A咖」大對決竟一夕言和!馬斯克、庫克宣而不戰究竟算誰贏?這些人才是大贏家…

「特斯拉」馬斯克(Elon Musk) VS. 「蘋果」庫克(Tim Cook),原本一場科技界大對決的年終好戲,竟一夕之間就握手言和,留下在場邊從搖旗吶喊轉為一臉錯愕的媒體和科技業。

日期:2022-12-09

全球股市

股災一下子讓畢生積蓄慘跌2成,她靠「這1招」從金融危機中撿回一命:好怕我搞砸了把爸媽也拖下水

作者沈慧卉(Kristy)出身貧苦,別人玩的是洋娃娃,她的玩具則是用醫療廢棄物製作而成的。一般人喝的是新鮮果汁,她喝的是餐廳裡丟棄的水蜜桃罐頭汁。長大後為了脫貧,她沒日沒夜地工作,卻親眼看見同事差點過勞死在辦公桌前。  但現在的她卻憑一己之力,晉升有錢階級,30歲出頭就擺脫辦公室牢籠,環遊世界,甚至以寫作為業,實現作家夢。以下是她經歷的一次股災經驗...

日期:2022-12-07

科技

員工人心浮動、連夜出逃!富士康祭重金獎勵「每人5.6萬」…為何大手筆撒錢?得從50天前說起

根據《財訊》報導,鴻海旗下富士康鄭州廠近來負面訊息不斷,隨著上萬名員工出走、新進員工掀起暴動,同仁心情浮動,甚至有年輕的員工希望直接領日薪,以防一但遭到隔離或者染疫,甚麼都領不到。為了留住員工,富士康罕見在12月祭出高額的激勵獎金,符合條件者最高可以領到1.3萬元人民幣(約台幣5.6萬),鴻海內部人士透露,這個金額可以說是創下歷史紀錄。

日期:2022-12-04

國際總經

習近平力保「紅色江山」,瘦死的駱駝比馬大!4個理由讓「白紙革命」難成天安門翻版

中國爆發「白紙革命」後,這場運動被外界視為1989年「天安門事件」以來最大規模示威活動,有人擔憂「白紙革命」可能演變成另一個「天安門事件」。不過,以下四個理由,人們可發現「天安門事件」重演的機率偏低,主要因中國長期採愚民政策等四個原因。

日期:2022-12-02

國際總經

江澤民病逝,享耆壽96歲!在混亂中崛起,帶領中國走出封閉孤立,提拔習近平上位,晚年卻被警告「人走茶涼」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