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定位為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定位為共有496項結果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439期︱存股池年度檢討系列2—台橡、捷敏KY、崇友

這一期我們針對台橡(2103)、捷敏KY(6525)與崇友(4506)來做年度的檢討。

日期:2024-02-02

個股深入分析

存股助理第433期︱台積電第一季法說—半導體景氣春燕現蹤

台積電昨日(2024年1月18日)法說,對2024年公司業績與全球半導體展望提出相當樂觀的預測,使得今日股價大漲。我們對台積電2024年業績的期望值也跟著出爐,今年台積電稅後淨利有機會挑戰1兆元新台幣的關卡。

日期:2024-01-19

台股

台積電法說報喜股價站上626元近2年新高、助攻台股噴漲450點!能上車嗎?1張表推敲外資動向

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週四(1/18)法說會上捎來優於市場預期的消息,激勵美股台積電ADR大漲約10%、台指期夜盤勁揚。台積電股價在週五(1/19)也不負眾望,開高攻上625元,睽違近2年重新站上600元大關,終場收在626元,成交額998.94億元排名第1,而台股暴漲453.73點,收17681.52點,重新站回各天期之上均線,成交量4231億元。

日期:2024-01-19

個股深入分析

存股助理第429期︱捷流閥業—受惠於3個趨勢

我們認為捷流閥業(4580)具有一條龍生產優勢,是台灣競爭力最強的閥門廠之一。與此同時,未來3年將受惠於造船業的蓬勃,半導體產業的擴廠、以及新天然氣發電廠興建,使公司營運維持穩健的成長動能。因此,納入存股池追蹤之列。

日期:2024-01-10

心法與觀點

存股助理第428期︱長榮與藍天強漲,如何停利?--打造獲利基因

長榮(2603)過去一個月來股價勁揚38.9%,藍天(2632)也大漲32.5%,是這段期間存股池中股價表現最強悍的兩檔個股。已經有一些訂閱戶開始在詢問停利的問題。現在有需要再來審視一下這兩家公司中長期的投資價值。

日期:2024-01-08

政治社會

《華盛頓郵報》直指民進黨國民黨在選舉,還有第三方角逐!賴清德:中國支持誰,絕不能讓他當選

華盛頓郵報最近以「今年不僅是選舉年,是一年選舉」(This isn‘t just an election year. It’s the year of elections)為名刊登社論表示,2024年為全球民主選舉歷史性的一年,從美洲、歐洲、非洲到印太區域皆舉辦全國性選舉,而其中台灣的選舉可能帶來最大影響。華盛頓郵報指出,除了民進黨與國民黨選舉外,還有第三方在角逐,亦即正在透過社群媒體向選民灌輸國民黨文宣的中國。對此,賴清德日前受訪時表示,要粉碎中國介選,最好的手段就是「中國支持誰,這個人絕對不能讓他當選」,否則台灣的民主就蕩然無存,選舉就好像在選特首一樣。

日期:2024-01-05

教育

高苑科大擬2月更名台鋼科大、學生保障優先就業!一文盤點11所企業冠名辦學院校

少子化海嘯衝擊校園,大專院校招生年年艱困,高苑科大2022年6月開始積欠教師薪資,同年9月被教育部列為專案輔導學校,就在2023年5月將被勒令停招前夕「奇蹟出現」,獲得台鋼集團近5億元資金挹注。2023年7月校方向教育部申請更改校名,教育部於12月底開會審議後初步通過,2024年2月將改名為台鋼科技大學。

日期:2024-01-03

傳產

小小農產行如何靠蕃薯打進小7、全家,還把台灣地瓜賣進日本超商?邱木城談瓜瓜園的農業轉型路

「打敗你的永遠不是同業,確保站在市場趨勢前端才重要。」—瓜瓜園總經理邱裕翔

日期:2023-12-31

個股深入分析

存股助理第423期︱黑松本業湧現新成長動能,調整評價標準

我們有鑑於黑松(1234)飲料本業今年成長幅度高於市場平均值,公司積極推出新產品,湧現較強的成長動能,決定改變黑松的評價方式。不過,在飲料、酒品代理以及租賃三個事業部同步成長下,轉投資的微風廣場今年營運持續陷入低迷,是一個頗為可惜之處。

日期:2023-12-27

國際總經

下一場全球經濟危機

2023-12-23 14:37編按更新:中國商務部於12月21日宣布禁止多項稀土加工技術,根據最新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Catalogue of Technologies Prohibited and Restricted from Export)顯示,中國主要禁止萃取、分離戰略金屬「稀土」技術,並修改技術禁止與限制出口清單,目的在於維護國家安全。不過,除了限制稀土技術出口,中國早在數月前因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已陸續禁止出口的品項包括鎵、鍺和石墨。其中,鎵、鍺為晶片製造材料,關乎全球大國在半導體領域的競逐。《日經中文網》報導指出,在「目錄」的禁止出口部分,中國新增了包括稀土在內的磁體製造相關等的技術;另在限制出口部分,增加了稀土採礦、選礦和冶煉等相關技術。綜合外媒報導指出,中國大幅收緊數種金屬的出口指導規定,主要與西方爭奪關鍵礦產控制權的鬥爭不斷升級有關。目前中國仍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加工國,全球稀土冶煉量有9成來自中國。然而,中國已掌握了溶劑提取工藝來提煉這種戰略性礦物,但西方國家的稀土公司因技術複雜性,以及污染問題一直難以採用這種技術,因此儘管西方國家不斷嘗試建立本地稀土加工業務,但仍難有效拓展。關於冷門的「稀土」為何屢屢成為報紙的頭條新聞,以及中、日、美三國如何為它脣槍舌劍?以下為《今周刊》725期的封面故事報導。(原文刊載於2010-11-11 14:37,更新時間於2023-12-23 15:12)

日期:2023-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