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強國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強國共有584項結果
科技

緯創、國泰私募基金注資,成運下一步打造首座電巴園區:目標將台灣推上全球電巴供應體系

電動巴士國家隊成員之一的成運汽車,打造出全國第一輛電動城際巴士,日前在2023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E-Mobility Taiwan)中亮相,該公司也展示全新12米2門國產馬達低地板電動市區巴士。未來電動城巴可往返台北與桃園國際機場間,引起各界關注。同時,成運已在中科二林廠簽約租下六萬坪土地,5月動土興建台灣第一座電動巴士園區,目標將台灣建立為全球電巴供應主要體系之一。

日期:2023-04-19

國際總經

別忘了你的人民在台灣...中國恐嚇菲律賓「15萬移工成人質」 菲議員嗆:台灣是獨立國家

菲律賓和美國「加強國防合作協議」(EDCA)使美國軍隊可在菲律賓輪駐,並在菲律賓基地興建設施。美菲兩國2月初商定,在原有的5處軍事基地外新增4處菲律賓戰略據點開放美軍建設權限;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聲稱美國欲藉在菲律賓的新據點干涉台海局勢,警告馬尼拉別忘在台菲勞,掀起菲律賓各界不滿。有菲律賓眾議員表示,台灣自1949年國民黨遷台以來一直是個獨立的國家。中國對於國際仲裁法院在南海地區的決議總是無視,卻一再要求別人遵守「他們的一個中國」原則。

日期:2023-04-18

政治社會

讓台灣成為民主世界MVP!賴清德登記民進黨總統初選,轟中共大玩和戰兩手策略、揭3目標4挑戰

民進黨周三(4/12)召開第20屆第12次中執會,身兼黨主席副總統賴清德迴避,推選代理主席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主持,會中通過2024年第16任總統提名候選人案,正式公告由賴清德代表民主進步黨參選2024年第16任總統。賴清德獲得黨內提名後發表談話,強調上周總統蔡英文的出訪,與前總統馬英九的中國行,呈現對台灣不同的意義和價值。馬是走回過去一個中國原則框架,蔡總統則是在民主的道路上走向國際迎向未來,這正是2024年之後的國家未來兩個截然不同的選項。賴清德也揭示、承諾將帶領全體立委候選人完成2024年大選兩大總目標為總統高票當選、國會單獨過半,並以此穩定的民主力量,實踐「民主團結」、「民主治理」,以及「民主和平」三大民主行動,來推動國家希望工程,達到「民主」、「繁榮」、「和平」的目標。至於有關第11屆區域立法委員黨內初選作業,民進黨新聞部主任、發言人張志豪轉述表示,共計有39個同額競選選區停辦民意調查作業,2人以上登記參選之14個選區須辦理民意調查作業。民進黨中執會審查2024年第11屆區域立法委員提名初選76位登記參選人,經業務單位審查,除「公職候選人提名條例」第六條規定的消極資格將轉請中選會協助查證外,其餘參選資格均符合規定。此外,會中也同意屏東縣第一選區黃信茗、嘉義縣第一選區黃榮利、高雄市第三選區劉世芳退選,退選後嘉義縣第一選區形成同額競選,一併同意停辦民意調查作業。針對高雄市第三選區劉世芳退選後,該選區形成無人登記,後續提名作業,是否重新辦理初選登記作業或採徵召方式,交由2024大選提名策略小組進行研議後,再送中執會決議。(原文刊載於2023-03-15,更新時間為2023-04-12)

日期:2023-04-12

國際總經

「當年日本把喪事當喜事辦,現在中國還是當喜事辦!」 他說中國經濟短期有撐 但長期將比日本躺得更平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認為,從1980年代日本經濟實力曾經不可一世,卻被美國接連以廣場協議及美日半導體協議這兩記殺招,封殺了日本邁向全球經濟超強的歷史來看,如今中國正在重演當年日本的經驗,卻依然感覺良好,也自認是世界強國。他直言,「當年日本把喪事當喜事來辦,現在中國還是當喜事。未來會有什麼後果,我們看著辦。」曾任《今周刊》首任總編輯的今周刊專欄作家乾隆來則觀察,李強經濟學可望短期支撐中國經濟,但長期來說中國還是會走向日本經濟的老路,「而且中國經濟會比日本躺得更平,更久」。

日期:2023-04-10

政治社會

美國獨立革命能成功,那台灣呢?學者從10個角度分析

有位台灣的民意調查專家問到:講到美國獨立革命,聯想到一個問題,美英中間隔著一個大西洋,而台灣與中國只隔著台灣海峽,距離遠近會不會是飽受中國霸凌又不敢追求獨立的一個重要變數?

日期:2023-04-06

科技

台灣飛彈實力絕對是全球前3名!不投資「邪惡產業」的挪威主權基金,為何大買台灣軍工股?

隨著國際地緣政治情勢惡化,全球與台灣軍工產業成為資本市場熱門題材之一,藏在民間企業內的一個個「軍事重地」浮出水面,台灣軍工產業的實力與前景,究竟如何?

日期:2023-03-22

政治社會

中國人大閉幕,習近平3連任再提一中及九二共識「反台獨、堅定推進統一進程」…陸委會回應了

今周刊編按:中國全國兩會周一(3/13)正式閉幕,國家主席習近平第3度當選國家主席與中央軍委會主席,如何處理兩岸關係備受關注。他發表談話首度提及「台灣問題」,表示將積極促進兩岸和平發展,反對台獨分裂,強調將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進程。該段話說完,現場掌聲持續12秒。對此,陸委會主委邱太三表示,對台政策應維持不變,基本上習近平的對台基調,就是所謂的促統促融,跟反台獨反介入,不過他們還是沒有看到整體台灣人民最重要的核心所在,也就是希望能尊重台灣的主權跟領土,更重要的是,尊重我們的民主自由機制。

日期:2023-03-13

國際總經

「中共2號」李強接總理,卻連弱勢總理都稱不上…全面「習核心」擴權無極限!台灣人要懂的4解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強周六(3/11)成為中國國務院新總理,新華社報導,大會經投票表決,決定李強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63歲的他是中共領導層中,繼周恩來後,第一個沒當過副總理卻直升總理的。李強上位二把手後的角色,會因為深受習近平信任,而採取更務實、對民營企業更友善開放的態度?或者一如其在上海市委書記任內主導封城的作為—更加貫徹習意志?答案呼之欲出。

日期:2023-03-11

政治社會

「未來5年中國經濟恐逐漸崩解」 為何世銀前中國局長觀察:房產、貿易及出口都推不動經濟?

隨著兩會到來,習近平的人事安排與機構改革,反映了他將黨體系與政府體系合併的野心;「共同富裕」概念的延續,也意味著他不想複製美國的發展路徑。問題在於:他的作法會不會成功?

日期:2023-03-08

政治社會

台灣最不該做的就是依賴美國?學者還原歷史真相:無論對中共主戰主和,「疑美論」一定大錯

我與一位台灣的教授朋友常常談起中美日台的關係,他曾說:「台灣人最不應該做的就是現在完全依賴美國的好戰政策,然後發現這些都是餡餅皮的承諾,就像中國(1949 年)、越南(1975 年)、阿富汗(2020 年)等發生的那樣。」我的回答是,這個我是堅決不同意的,因為它不符合歷史事實!台灣對中共不論主戰或主和都各有道理,只有疑美一定大錯!為何?主戰固然得靠老美,即使要與中共談判也必須要有實力做後盾,難道不是也得靠美國與其他盟友的支持嗎?

日期:2023-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