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截然不同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截然不同共有1097項結果
保險

無法預測償付能力、恐致投資變短視 該評估保險業淨值法何時退場了

(今周刊1398)被壽險業者形容為「大魔王」的ICS(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將於二○二六年上路,雖然上路時程還有兩年多,且金管會也陸續提出緩衝、在地化配套措施,但超高標準的監理規範,讓壽險業者現階段已如臨大敵,此外,產、學界也開始積極討論,當難搞的ICS上路,保險業現行監理制度中的「淨值比」規定,是否還有存在必要?

日期:2023-10-04

理財

債券海選、下單防呆、策略複核「它」都會!三大科技創新加持,全台最大債券基金^投資如虎添翼

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DC統計,2023年全球企業花在自動化及AI相關等系統的投資將突破1,500億美元,且不管這些企業的規模大小,若在數位轉型的腳步上不如人,可能很快就會被拋諸腦後。這股風潮同樣吹進全球的資產管理業界,聯博也與時俱進,早在2016年完成自動化系統開發,並在2017年與AI人工智慧全面整合,除了融合基本面和量化研究優勢,與『科技技術』的精進結合,這些年來讓聯博站在一個更有利的位置,為投資人實現不凡的投資成果而努力。

日期:2023-09-28

個人成長

回憶師恩 今周刊社長 梁永煌 一個國中生的五星飯店奇幻之旅

編按:今天是928教師節,自從周休二日實施後,教師節「只紀念、不放假」,讓很多人幾乎忘了教師節的存在。在這個特別的節日,分享一段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自述的故事,以此向全天下的老師們致敬,希望大眾能尊師重道,別忘了在這個特別的日子,給你的恩師一個溫暖的問候。(原文刊登於2017/9/28,更新時間為2023/9/27)

日期:2023-09-27

理財

商界大佬被兒子逼寫遺囑,光財產明細就寫了快10頁A4紙「遺產留給他,他才願意照顧我的晚年」

俗話說:「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孩子是許多父母一輩子努力想要守護的目標,希望他們衣食無憂、有一番事業。

日期:2023-09-25

全球股市

聯準會不升息卻維持高利率,恐成為股市致命傷?未來台股止跌要看兩大訊號

長時間高利率是股市致命傷,短線止跌觀察美元指數、台股成交量乖離率指標,利用同月份效應研判什麼時候該逢低進場佈局。本期文章重點:一、聯準會一如預期不升息,美股與台股重挫反應超劇烈?二、通膨放緩趨勢不變,長時間維持高利率。三、止跌訊號怎麼看?美元指數與成交量乖離率指標。

日期:2023-09-25

理財

成就台灣最大債券基金 30年橫掃全球93座基金獎 解析聯博債券投資團隊的「秘密武器」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每一位投資人都經歷了金融市場的起伏。面對亞洲金融風暴、科技泡沫,甚至新冠疫情等巨大的衝擊,誰不想尋找一個能保護自己資產且有持續成長機會的避風港呢?在這多空輪動的市場中,有少數基金反覆通過各種市場風暴的淬鍊,持續屹立不搖,甚至締造出亮眼成績。

日期:2023-09-20

傳產

蘇純興找點子王串聯升級服務 十五天湧進五萬用戶 和泰當旅遊界IG 喚醒沉睡用戶

和泰今年九月正式對外公開的全新App「去趣」,短短十五天累計五萬會員,和泰再次用一個瘋狂的點子,為移動服務下了一個全新注解。

日期:2023-09-20

全球股市

擔任基金經理人25年,一次股價腰斬給我的投資教訓:無論什麼樣的理由,急跌的小型股就是要先賣掉

編按:本書作者窪田真之是樂天證券經濟研究所所長兼首席策略分析師,從事日股基金經理人資歷逾25年,操作2,000億日圓以上的日股,績效超越TOPIX(東證股價指數)大盤表現。

日期:2023-09-13

台股

台股持續量縮,止跌訊號來了?歷史經驗顯示,9、10月報酬率往往很糟,卻是逢低進場的良機

台北股市日k連三黑止跌了嗎?同月份效應研判什麼時候該逢低進場佈局?本期文章重點:一、同月份效應,9至10月呈現回檔,11至12月容易走升。二、止跌訊號怎麼看?一圖掌握成交量乖離率指標。

日期:2023-09-11

理財

為什麼月薪13萬,卻依舊覺得買不起房子養不起孩子?同事的抱怨讓她醒悟:窮人和富人最大的差別

我屬於比較幸運的小孩,出生在中產家庭,從小到大沒怎麼為錢煩惱過,也有機會出國讀書,看看這個世界,體驗不同的文化。但同時,和大部分國內長大的小孩一樣,我也並沒有接受過太多關於金錢方面的教育。小時候爸媽會告訴我:錢的事情你不用管,你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考個好學校,找份好工作,你就會賺到錢,擁有好生活,至少是安穩的生活。於是,認真學習、努力工作就能賺到錢,便是我對於金錢的全部認識。我從來沒想過為什麼要這麼做,也從沒有人告訴過我什麼是投資,對財富的概念也並不明確。我理解的收入,就是直接和薪水畫上等號。

日期:2023-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