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訴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投訴共有332項結果
政治社會

600元防疫保單隔離賠5萬絕跡,現在900元最多賠3萬!「陪同隔離、在宅照護」怎麼賠看清楚

隨著台灣疫情進入新階段,單日確診近千例、甚至指揮官陳時中說萬例也是有可能,讓各家「防疫保單」賣到官網當機,週三(4/14)各產險業者緊急調整商品,年繳保費約500-600元、匡列隔離可賠2.5-5萬元、確診再領5萬的補償型防疫保單幾乎全下架。目前能買到的商品,隔離補償最多都僅剩1萬元,若是希望拉高到3萬元,年繳保費都要900元以上了。

日期:2022-04-14

保險

當年漏掉育兒津貼「1細節」,她4萬2補助全沒了...如今新制8月將上路 想補領津貼得注意「這時間」

媽媽們,請領育兒津貼要注意唷!有民眾反應申請完育兒津貼後,改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6個月,本以為育兒津貼會在留停後自動延續,不料4萬2的津貼卻通通領不到,讓她氣得致電新北市社會局,最後只得補領回溯申請時當年度的份,這是怎麼回事?

日期:2022-03-23

國際總經

年輕人被送去當砲灰…俄兵母怒質問高官「你兒子為何不用上戰場?」他竟回:我兒還在念大學啊

俄烏戰爭進入第14天,兩國士兵、俄羅斯平民死傷無數,國際間除了不滿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出兵攻打烏克蘭,連俄軍兵源也爭議不斷,屢傳有士兵是在不知情,或半哄被騙情況下硬著頭皮上戰場。針對「非法充軍」輿論不斷延燒,普丁雖一再否認,外界仍不埋單。有外媒披露,一名俄國士兵的母親質問官員為何他們的兒子不用上戰場,高官竟回應,「我兒子還在讀大學。」

日期:2022-03-09

金融

台開再爆退票3.87億,員工「最後發薪日」又失望!拿不到薪轉帳號,新董座:手握1700萬會親發薪水

台開(2841)連環跳票不僅發不出薪水,可能還面臨停業危機,根據新任董事長邱于芸、前副董座兼發言人吳子嘉的說法,7日為最後發薪日,卻又再度跳票。台灣證券交易所指出,台開再次發生存款不足退票情事,累計未辦理清償註記退票合計12張,金額已達3億8750萬元。

日期:2022-03-08

台股

新藥傳捷報,寶齡富錦卻從漲停變跌停 背後有玄機?市場人士:金管會該查

寶齡富錦(1760)昨(22)日停牌公布治療慢性腎病新藥的中國三期臨床試驗數據結果,指標都為達標,預計今年底前將申請新藥上市許可,但是,今天的股價卻猶如坐雲霄飛車一般,一度因新藥利多消息衝上漲停,後來卻一路下墜,最後以跌停價100.5元作收,在一個交易日內漲停又跌停的結果,再加上觀察近日以來的成交量,有市場人士直言「似有異常,金管會應該要查有無內線交易」。

日期:2022-02-23

情感關係

「不要一直跟長輩計較,退讓一點不行嗎?」女人的不愛,不是突然,都是長期累積的心寒

不要讓你的另一半覺得:結婚之前,愛你是幸福;結婚之後,愛你是倒楣。

日期:2022-01-28

政治社會

保全一句「那女生好漂亮,有點想認識」 板橋女開戶遭行員洩個資!「觸犯天條」2人下場曝光

職業倫理在哪裡?新北市板橋區某間銀行遭爆出,行員私自提供客戶的個資給保全,藉此讓對方有機會搭訕,事件曝光後引發眾怒,也驚動銀行高層,主管不僅親自致電給受害者道歉,更針對「觸犯天條」的行員與保全2人祭出嚴厲裁罰。

日期:2022-01-26

傳產

長榮豪發40個月 陽明年終揭曉「員工氣炸」罵:爛透了!再爆逼員工認股當「升遷參考指標」

2021年即將進入尾聲,歲末時期大家最關心年終到底可以領到多少?長榮海運今年大手筆豪撒40個月的年終,讓員工們看到入帳金額又驚又喜。隨著長榮的年終月數曝光,不少人也敲碗想知道同為海運的陽明今年會發多少?不料,答案揭曉後,公司內部瞬間炸鍋,氣得員工向媒體投訴。

日期:2021-12-30

職場

「帶3000元離家,3年後資產躍升1000萬…」看她如何從台西鄉英語老師,變身晶華酒店南台灣副總裁

今年本土疫情爆發後,全台飯店幾乎都面臨虧損,為什麼台南晶英酒店與同集團旗下新飯店捷絲旅台南十鼓館,卻仍有盈餘?

日期:2021-12-15

政治社會

高商老師疑叫學生投「四不」 上課該不該「談政治」? 黃益中:從這點來看是好老師

本周末四大公投投票在即,正反方陣營交鋒也呈現白熱化,各種公投訊息都不斷在網路、媒體上出現,提醒民眾善盡公民義務,用公投選票表達自己對社會議題意見。不過,桃園市中壢高商日前卻有公民老師遭家長投訴,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投下四個不同意票。但是,據了解,該位公民老師在課堂上教授公民教科書「公民參與」單元時,確實配合公投議題讓學生進行價值思辯,但絕無可能在課堂上公然表態。儘管有不少人都說「上課不要談政治」,但此次在公民課上發生的事件,也讓人思考「課堂上不談政治」的界限在哪,是否連公民課提到公民參與,都不該論及任何公共議題。

日期:20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