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時速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時速共有225項結果
美食旅遊

「能生存的不是最強的」雄獅300億營收歸零,他找生路讓3000員工活下來!服務體驗設計有多難?

「旅遊不只是遊玩,更要玩得跟別人『不一樣』。」雄獅旅遊董事總經理黃信川在旅遊業深耕40年,他希望和更多人分享旅遊不僅是「食宿遊購行娛」,更是「創造美好」的生活產業,因而起心動念完成《叛逆,成就精彩: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旅遊創意》一書。雄獅集團董事長王文傑在新書發表會有感而發的說,疫情前他帶領一家300億營收的企業,疫情發生後在一夕之間面臨歸零的損益表,公司當時有3千名同仁,未來該怎麼做?他很感謝疫情期間黃信川的國旅入境團隊做了緊急應變,將3千名員工分散到全台、金馬等地,讓雄獅找到了能生存下來的機會。他坦言,在當時國旅成為雄獅唯一的生路,全部員工也開始全台走透透。透過黃信川,王文傑才明瞭,原來台灣鐵道有極大的觀光價值。因而展開和林務局等單位合作的契機,陸續推出鳴日號、鳴日廚房、藍皮解憂號等觀光列車。「2020年12月29日鳴日號首航,打開以北迴鐵路為核心的高端旅遊,2021年10月23日藍皮解憂號南迴首航,我們完成了南迴、北迴環島觀光。」他表示,現在鳴日號仍然一位難求。鐵道觀光一年就替雄獅創造5億營業額。

日期:2023-12-07

國際總經

無人車只差最後一哩路!日韓「近乎完全自駕」的卡車、電車與巴士明年上路,相關配套曝光

當前的自駕系統大多仍是等級1-3,嚴格來說算是「自駕輔助系統」,駕駛不能放手讓車子自行駛向目的地。但隨著技術發展,日本、韓國自駕等級4的車種即將上路。

日期:2023-12-06

政治社會

遊覽車國道4死!駕駛「7年超速9次」,公路總局將稽查...坐哪最安全?專家這麼說

國道3號雲林斗六南向路段週六(10/21)發生嚴重車禍,新竹耀群科技公司舉辦家庭日活動,因此包遊覽車到劍湖山遊玩,怎料與自小客車碰撞,造成4死18傷事故。車上其餘乘客驚恐表示司機在國道上「一直超車、甩尾」,而司機也坦承自己車速確實有比較快,「因為他們有說趕時間。」交通部公路局指出,該事故遊覽車2020年到今年,共有6件違規停車;陳姓遊覽車駕駛從2015年到去年共有9件超速、1件違規停車。台北市區監理所也將到遊覽車公司健全通運全面查核。

日期:2023-10-22

生活消費

不當負資產!為何NISSAN X-TRAIL輕油電是比傳統油電車更好的選擇?

休旅車銷售排行年年洗牌,在休旅當道的時代,各家車廠無不傾全力開發符合車主需求的SUV熱門車款,而在市場競爭最激烈的“100~150萬元” SUV規格售價級距中,同級選擇更是多如繁星,不論國產休旅、進口休旅、歐日休旅,可謂應有盡有。但,唯獨只有NISSAN X-TRAIL,以市場上唯一的「輕油電」、「e-POWER」兩種動力選項,滿足不同面向的SUV休旅車主需求。

日期:2023-10-20

健康

74歲劉墉摔倒沒撞頭卻失去意識,3分鐘送醫路程嘔吐不止...醫親解昏厥原因「快速清醒仍要就醫」

74歲知名作家劉墉昨(10/5)日驚傳在自家庭院摔倒,雖當下沒有摔傷頭部,但回房後卻突然昏厥、失去意識,醒來後發現滿身滿地都是嘔吐物,一路嘔吐到醫院急診室,所幸就醫檢查後沒有大礙。自稱「工作狂」的他,躺在病床上還把YT節目《劉墉講堂》做好,也不忘向粉絲報告:「老頑童一切OK,除了百病纏身,還是一尾活龍!」

日期:2023-10-06

政治社會

「德東飆車王」釀1死2傷開庭嗆:判有罪讓我安樂死!死者女兒悲「4年徒刑像止痛藥,讓我們不這麼痛」

今周刊編按:被網路稱為「德東飆車王」的簡姓男子,2022年3月在天母士東路開車超速撞死1名謝姓婦人並造成2名高中生重傷,簡男否認犯罪稱「行人突然衝出來」週四(9/21)依過失致死罪,遭判處4年徒刑,仍可上訴。對此,死者謝姓婦人的女兒朱女表示,得知肇事者被判4年有期徒刑,長久以來緊繃的心情稍稍緩解,「感激、安心、遺憾、難過、失落交雜其中」,肇事者態度囂張狂妄、顛倒黑白,感謝法官們、檢察官、律師多次為她伸張、安慰她。這是大家極盡全力為受害家屬爭取來的,她非常感激。朱女表示,2名高中生的未來完全改變,自己則失去唯一的家人,這樣的痛是完全不能治癒;但「這個判決就像是止痛藥,讓我們不再這麼痛」,感謝法官、檢察官伸張正義。

日期:2023-09-21

國際總經

AI商轉突破高利率重圍 ——兼論軟體開發商倍力資訊

MosaicML賦予企業部署生成式AI模型,企業得以自身數據訓練、建構「私有」AI模型;企業重視安全性及隱私,創造數據價值最大化,有別於消費性市場,商業型AI更具發展潛力。

日期:2023-09-20

生活消費

iPhone 15要來了!「這機型」傳大漲價,好貴該不該買?3原因建議換...傳蘋果妥協改「Type-C」

蘋果(Apple)秋季發表會將在9月13日正式登場,iPhone 15系列新機也即將同時發布。外媒報導漲價傳聞不斷,猜測iPhone 15 Pro系列將會大漲100~200美元(約台幣3,190~6,380元)。也許你還在猶豫該不該換最新的iPhone 15,《華爾街日報》整理出4種「不該升級」的情況,以及3種「應該升級」的情況,可提供廣大果粉參考。

日期:2023-09-05

科技

南韓開發出超導體LK-99 到底是科學聖杯或騙局?為何目前各方共識認為,它可能不是大家期盼的常溫半導體?

南韓科學家日前公布一項引發全球熱議的研究成果,聲稱開發出能在常溫常壓下運作的超導體「LK-99」,在傳導過程中不會耗損電流,具有顛覆能源、科技及運輸等各種產業的潛力。有人認為,此項重大突破將開啟材料界的新篇章,預示新科技時代的來臨,台灣、南韓及美國的超導體概念股行情也因此一度被炒熱。不過激情過後,質疑聲浪卻排山倒海而來,究竟是找到了科學界的聖杯?或只是一場騙局?

日期:2023-08-29

科技

紅色供應鏈崛起是台灣造成的?軟體、網路新經濟再不突破,電子業恐有大麻煩!

日前應邀到「2023財經立法高峰會」活動,討論新創事業的競爭力、配套政策,以及未上市股票、員工認股權的所得稅課徵等議題,也發表了個人對於新創事業的觀點。在台灣過度偏重電子、半導體等硬體產業下,如何強化新創事業的投資與發展,確實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課題。

日期:2023-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