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最重要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最重要共有9317項結果
職場

日本頂大生都想進台積電熊本廠!東大教授警告「恐被當廉價勞工」...1原因大推聯發科

台積電在日本熊本縣設廠,為當地帶來半導體話題熱潮。東京大學一名教授指出,有許多東大生畢業後計畫到台積電上班,他的建議是最好到台灣總部上班,好好學習核心技術,因為在台灣總公司才掌握核心技術,而日本工程師只會被當成「廉價勞動力」。不僅如此,他指出現在日本正處於半導體熱潮,因此建議學生若想到外國企業工作,也可以考慮聯發科,因為聯發科還不像台積電那樣擠破頭。

日期:2024-04-28

政治社會

台灣會重演日本強震悲劇嗎?地科專家揭1關鍵:島內不可能有規模8地震!從斷層帶長度看台日差別

花蓮403強震喚醒台灣人對大地震的恐懼記憶,回顧921大地震規模為7.3、918池上大地震規模6.8,而這次的403強震規模則為7.2,令許多人不免擔心台灣是否會發生規模8以上大地震,甚至也讓人想起日本觀測史上首度出現的規模9.0強震「311地震事件」。面對島內可不可能發生規模8,甚至是規模9的強震,專家直言「不可能」。由於全球有許多地方都有地震,而各地可能發生的最大地震規模並不相同,值得留意的是,「地震規模的大小和斷層活動的長短有絕對關係」,台灣並未備有超級強震的先天條件,因此不易造成如此大規模地震。

日期:2024-04-28

政治社會

徐巧芯曝「1家睡1坪」窮苦時光駁造假說 揭兒時「賣早餐賺2萬」辛酸:家人不偷不搶不騙人

國民黨立委徐巧芯近日捲入夫家爭議,其穿著品牌亦受批評,有論者也質疑其小時候的打拚故事造假,於政論節目上以行動劇諷刺。徐巧芯今日在臉書發文,秀出多張小時候照片及店面示意圖,表示她們家不偷不搶,她很感謝有此生命經歷,只會Google就覺得自己很懂的,永遠學不到她學到的一分一毫。

日期:2024-04-27

政治社會

地震防災懶人包/「地震包」要裝啥、半夜地震要衝出去?開車千萬別剎車…一圖看如何做才正確

這兩天頻繁地震,讓不少人都嚇壞了,也擔心萬一地震來的時候,第一時間該怎麼做?內政部日前就發文提醒,地震發生的這幾10秒內,最重要的不是往外逃生,也不是先衝去把大門打開,而是6字訣「趴下、掩護、穩住」。

日期:2024-04-27

金融

辨識世界超級趨勢,預測未來十年新格局

世界瞬息萬變,能辨識關鍵的主導性趨勢,方成主題投資領先者。荷寶匯集25年經驗,以前瞻思維深度研究,掌握重塑世界生態的超級趨勢,物色結構性贏家,將長線趨勢兌現為投資商機。

日期:2024-04-26

情感關係

炎上、肉搜、公審…沉迷譴責快感,正義中毒了? 腦科學家:訓練大腦減少對立消磨

「炎上」、「肉搜」、「公審」…這幾個對台灣社會來說並不陌生的詞彙,近年伴隨社會重大事件或人際衝突,總能發現其蹤影。究竟為了伸張正義發表言論與「過度」的分界線在哪?日本腦科學專家中野信子從科學與社會脈絡,探討為何人會正義中毒?

日期:2024-04-26

漾台中:富市台中X新好生活

劉昭晴、林唯均 跆拳道金牌母女 從台中踢向世界

金牌國手的媽媽也是金牌國手,機率有多高?21歲的跆拳道國手林唯均,曾獲得2019年亞青賽金牌、2023年亞運銀牌,她的母親是曾在亞錦賽、世運會獲得2金1銀成績的跆拳道國手劉昭晴。這對母女被稱為台灣版的《我與我的冠軍女兒》。

日期:2024-04-26

職場

高層主管常做蠢決策、還怪基層執行力差?一個銀行櫃員職場啟示:為何員工只想混日子…大老闆不知道的事

很多人認為,策略是管理高層的事,他們在外部顧問的協助下制定策略,然後把策略交給組織裡的其他人去執行。

日期:2024-04-25

金融

集保迎戰氣候變遷 股東溝通、永續金融服務雙管齊下

全球覺醒,隨著減碳目標時間加快,企業正面臨著永續轉型的關鍵時刻,TDCC臺灣集中保管結算所也不例外,從過去的資料保管者,搖身轉變成資料的應用加值者,還推出公司投資人關係整合平台(ESG IR平台),是全球第一個同時服務發行公司、機構投資人與一般投資人的ESG資訊平台,進化為資本市場更強大的後臺。

日期:2024-04-25

科技

2024地球解方探討全球塑膠公約 價值行動差是永續的最大挑戰

《地球解方 2024永續設計行動年會》由主辦單位5% Design Action,聯合跨領域的五大策略夥伴:電通傳播行銷集團、Kantar凱度集團、聯合線上、TVBS、DreamVok意集設計,已連續四年於世界地球日4月22日舉行。世界地球日辦公室也連續四屆錄影支持年會,世界地球日活動經理Evan Raskin 再次強調今年的主題「多一塑不如少一塑」(Planet vs. Plastics),舉例說明塑膠汙染帶來的全球性影響,包含有毒的塑膠垃圾幾乎存在於地球上的每個角落,從地表最高處珠穆朗瑪峰頂到馬里亞納海溝無處不在。據估計,每年有多達1億隻海洋生物因塑膠汙染而死亡。且塑膠微粒已進入人類食物鏈,平均每人每週攝取約5克的塑膠微粒。研究顯示,長期暴露於塑膠化學物質中,可能導致荷爾蒙失調、神經系統損傷、糖尿病、肥胖,甚至癌症等健康問題。因此世界地球日呼籲到2040年將塑膠生產減少60%,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用品已經刻不容緩!

日期:2024-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