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本薪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本薪共有222項結果
科技

工程師第一年就拿107萬!不蓋廠、薪資超敢給,解密日商賺贏台積電的獨家經營學

今年9月14日,日本首富換人了。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 (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 評選,滝崎武光 (Takemitsu Takizaki) 擠下軟銀孫正義和Uniqlo柳井正,登上日本首富寶座;相較另外兩位國際知名的富豪榜常客,滝崎武光這個名字就跟他創辦的企業基恩斯 (Keyence) 一樣,讓人倍感陌生。

日期:2021-10-13

政治社會

吃王品、孫東寶要變貴! 物價再漲加薪無感 上班族嘆,「通膨吃光我的薪水…」

油價漲、國際通膨惡化,連帶影響台灣物價漲幅,加上基本工資調漲,外界估台灣通膨壓力預估將一路燒到明年。王品集團昨發表聲明,面對疫情、國際物料高漲及工資攀升的三重挑戰,擬於10月25日調整一次調漲旗下15品牌價格;聲明中還強調,自2020年疫情爆發後,「國際各項食材成本飆漲至前所未見的價格」。消息一出,不少民眾大嘆「通膨吃光我的薪水…」。

日期:2021-10-13

台股

台積電主管拚到凌晨3點才回家 甚至睡在工廠 代價是什麼? 年薪3000萬台幣!

當全球都仰賴台積電供應重要晶片,甚至「驚動」美國、日本及德國政府高層出面,親自找上我國駐外館處或經濟部「喬產能」,這對護國神山帶來的壓力有多大?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由於全球高階半導體製程高達92%在台灣,大家都找上台積電,讓擔心不已的董事長劉德音說出,「希望國際間別對台灣有什麼誤會」。對有些台積電的中階產線主管來說,每天凌晨3點才能回家已成為常態,甚至得開始以廠為家,在晶圓廠過夜,甚至根本沒有周末假日可言。至於對服務台積電的(日系)供應商工程師而言,這意味每天得抱著手機睡覺。只要台積電產線有任何狀況,不論是半夜12點或大清早6點,供應商的工程師都得隨叫隨到。值得注意的是,報導中提到,受訪的50多歲台積電產線部門主管,之所以還能承受如此「地獄般」的工作時程,最大動力就是公司給了3000萬台幣的年薪!

日期:2021-09-22

理財

戶頭剩35萬,最多再撐18個月... 36歲工程師「三張表」扭轉破產,每年多存20萬

新冠疫情未散,許多家庭財務正面臨嚴酷的「壓力測試」;年底將屆,更是對家庭財務進行「健檢」的好時機。效法企業經營,運用3張財務報表搞定「人賺錢」、「錢賺錢」兩件事,做好家庭財務長工作,即可預約一張通往財務自由的入場券!

日期:2021-09-16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62期︱「前鋒」、「中場」、「後衛」有沒有擺對位置,決定存股馬拉松的成敗

存股如跑馬拉松,馬拉松要跑得遠,要保持自己的節奏感、做好配速、與體力分配。存股要穩健獲利,也要找到自己的投資節奏。我們把存股池的股票進一步歸類為「前鋒」、「中場」與「後衛」3種定位,協助讀者找到自己的投資節奏感。

日期:2021-09-06

政治社會

台灣經濟大好 明年基本工資漲定了! 每天能多買一杯飲料? 專家:注意「這時間點」是關鍵

今年台灣GDP成長率預估達5.88%,意味明年基本工資調漲幅度關鍵焦點。依照以往參考經濟指標,外界預估漲幅將介於3-5%區間,換算基本工資每日約可增加24-40元,最多可買一杯手搖飲。由於今年有疫情衝擊,台灣產業發展呈M型化,製造業表現亮麗、但內需餐飲服務業生意慘澹,該怎麼調、調多少、及配套措施成難題。經濟部長王美花昨開口定調,經濟表現佳,「基本工資很難不調」。據了解,基本工資審議會考量疫情衝擊,傾向「觀望」、延後召開審查會,待近期餐飲、零售等服務業逐漸回溫、10月振興券將上路後再討論。

日期:2021-09-02

理財

聯發科、台積平均年薪200萬起跳,台灣多數上班族卻終其一生年薪無法破百:3選擇讓薪水都是註定的

最近做直播,小編設定的主題原來是「怎麼拿到年薪百萬」,我一看就說:「年薪百萬,根本是個假議題。」這把小編嚇一跳,大家都想追求年薪百萬,這個說法乍聽很奇怪。很簡單,台灣的統計數字明白顯示,9成上班族的薪水低於百萬,絕大多數終其一生拿不到百萬年薪。當我們費盡唇舌討論如何拿到年薪百萬,對於全台灣1146萬上班族中的9成,逾1千萬人不僅無濟於事,還讓他們挫折,感到努力無用。

日期:2021-08-17

政治社會

「每月1萬2打工錢,想用1萬元存股」 為何年輕人瘋買股求致富? 財政學者曝「這關鍵原因」

股市熱、小資瘋買股。自去年起,台灣不少網路論壇上討論「小資存股」,不少學生或社會新鮮人提問,一個月有12000元的打工錢,想定期定額10000元存股,詢問網友意見。也有小資族初踏股市向各方好手請益中長期理財投資建議,表示自己年薪只有少少的40-50萬元左右,希望藉由存股避免儲蓄被通膨吃掉。網路各大財經媒體也不乏小資族如何在股海中滾出高獲利的教戰守則,如何用微資金獲得高報酬成網路最熱文章,或有網紅分享零股操作經驗心法,網路討論聲量屢創新高。為何台灣小資族越來越愛從股市賺取第二份收入?

日期:2021-08-12

國際總經

拜登政府大興土木 科技、原物料類股可望優先受惠

美國總統拜登於3 月底發表美國就業計畫(American Jobs Plan),為選前大力提倡的重建美好(Build Back Better)計畫拉開序幕,規畫於未來8 年內投入高達2.25 兆美元經費,可望成為美國自二戰以來最大額之投資,期望藉由政府帶頭的方式,同步引導企業擴大國內投資,推升疫情過後美國經濟擴張動能,同時為各項高科技產業鞏固領先地位。

日期:2021-07-08

焦點新聞

北市衛生局長黃世傑「被請假」 台大名醫曝私下暖舉嘆:何必淌渾水?

日前台北市好心肝診所爆出私打疫苗,台北市衛生局長黃世傑於廉政委員會調查期間,依照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指示,請假一個月避嫌,2日銷假露面,黃世傑卻自爆是「被請假」,引發外界關注。對此,台大醫院婦產科名醫施景中,在臉書寫下過往與黃世傑共事的經歷,感嘆黃世傑大可到私人醫院當院長或顧問,薪資地位都高「何必淌這渾水?還不是為了眾生。」

日期:202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