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男性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男性共有2490項結果
政治社會

愛吃生蠔、烤蚵當心吃出病!國人熱愛生食「副傷寒創10年新高」…潛伏期、症狀、傳染途徑一次看

國人愛生食容易吃出病!疾管署28日公布,2023年至今,共有22例本土副傷寒確定病例,創10年來新高,其中1例死亡。根據疫調,確診個案感染之前多有食用烤蚵、生蠔、生蝦、生魚片及生干貝等未充分煮熟的食物,由於擔心本土有傳播鏈在進行中,疾管署啟動專案調查,針對菌株進行全基因體定序分析比對,以釐清可能感染源。

日期:2023-11-30

生活消費

夢幻滑雪假期 感受白色鴉片的魔力

「下雪了」,對於熱愛滑雪的人來說,是最令人期待的信號,意味著不久之後就可以穿上雪衣,站上滑雪道頂端,開始這一季的夢幻滑雪假期。置身台灣難得見到的絕美銀白世界,鼓起勇氣成功挑戰黑線陡坡,滑雪板劃過粉雪發出的刷刷聲響、雪伴好友們同甘共苦的歡笑聲,都是令人迷上滑雪的原因!

日期:2023-11-29

健康

20歲《紅人榜》柯辰勳猝逝,最後臉書發文竟是意外前2分鐘…年輕人也會心肌梗塞!4徵兆不可輕忽

年僅20歲的《超級紅人榜》歌手柯辰勳驚傳猝逝,他在周一(11/27)凌晨於工作地點礁溪長榮鳳凰酒店員工廁所內被發現,當時他倒臥地面,經急救送往醫院後,仍於當天凌晨4時20分宣告不治,警方初步判斷死因為心血管疾病。

日期:2023-11-29

國際總經

黃仁勳與蘇姿丰「遠親到勁敵」的AI之路:這是競爭激烈、卻也須和對手合作的世界

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Jensen Huang)、超微(AMD)執行長蘇姿丰(Lisa Su),這對表舅甥各在AI領域發光,商場上亦敵亦友,許多人常打趣的以「表外甥女打表舅」一句玩笑話,來形容輝達與超微的競爭關係。這兩大科技巨頭究竟有哪些共通點?《CNN》特地分析兩人的相似之處,而一切都要從雙方的成長歷程說起。

日期:2023-11-28

金融

年輕世代生活焦慮大調查!3大焦慮原因出爐

你的生活快樂嗎?在這個步調緊湊、節奏快速的高壓時代,是否也常常感到情緒焦慮呢?新光金控與大數據時事專家《DailyView網路溫度計》合作,透過1,528份有效問卷,針對26歲至40歲的年輕族群進行「焦慮大調查」,從生活中的各個面向深入了不同世代的焦慮原因,並提出解決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日期:2023-11-24

理財

台灣家族企業財力驚人,去年領走1兆股利!專家共探如何接棒才能「富過三代」

台灣家族企業財力驚人,整體市值規模逾0.82兆美元,今(22)日發布的華人家族企業關鍵報告指出,去年台灣的家族企業共領走1兆元現金股利,但相較非家族企業,整體波動性較低,近十年波動度低於12.87,突顯家族企業面臨成長性不足危機。此外,掌門人平均年齡已高達68歲,第二代掌權近23年,並開始從第二代進入第三代。

日期:2023-11-22

政治社會

民進黨不分區34人名單出爐,沈伯洋、郭昱晴入列!為何林月琴列第1位,原來有這淵源

民進黨中執會周三(11/15)通過2024年不分區立委提名名單34人,其中前3名,首先是「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第2名為知名認知作戰專家、台北大學犯罪研究所所長沈伯洋,第3名為「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理事長張雅琳。其中,1992年健康幼兒園娃娃車事件造成23人死亡,其中侯友宜之子也在意外中不幸喪命,而事故中教師林靖娟捨身救人,受難者家屬感念其義行成立「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如今民進黨不分區第一位提名該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頗有其深意。這次提名34人依序為林月琴、沈伯洋、張雅琳、洪申翰、羅美玲、游錫堃、范雲、柯建銘、沈發惠、莊瑞雄、林楚茵、郭昱晴、王正旭、王義川、陳培瑜、陳俊翰、張秀君、黃奕睿、孫一信、吳祥榮、陳慧君、柯富揚、劉柏君、石明瑾、曾美玲、黃真瑋、曾湘樺、鄭力嘉、陳右欣、余宛如、許菡芸、周威佑、廖韶吟、蔡宜文。

日期:2023-11-15

健康

「我才25歲為什麼會得乳癌?」林口長庚醫院前院長的防癌7提醒:台灣年輕型乳癌是美國的4.5倍

「我才25歲耶,怎麼可能?」當乳癌確診報告出來時,許多年輕女性患者的第一反應都是極度震驚,不敢相信自己會罹患乳癌,很多人甚至被嚇哭了,讓人看了相當不捨。乳癌不再是「婆婆媽媽」才要擔心的疾病,更不是更年期的「副產品」,近年來花樣年華、正值人生巔峰年齡罹患乳癌的消息頻傳,大眾熟知的歌手、演員、主播、星座專家等多位名人和網紅,都在很年輕的年齡就罹患乳癌,醫院門診中也不乏20〜30多歲的乳癌患者前來看診,她們的共同點都是認為自己年輕,沒想到身體出現的症狀是乳癌,多數都延誤了就醫時機,等到來看診時病情已經很嚴重了,每年都不乏年輕癌逝的案例。現在全球罹患乳癌的平均年齡已下降,大家必須有所警覺:年輕不等於健康,乳癌可能離每位女性都不遠!

日期:2023-11-15

健康

肺癌躍10大癌症之首、擠下連15年榜首「大腸癌」,胰臟癌也入榜…癌王如何發現?LDCT能找肺癌

衛生福利部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出爐,「肺癌」發生人數擠下連15年榜首的「大腸癌」,成為國人10大癌症之首。報告也顯示,在台灣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癌症時鐘速度維持跟前一年相同。另外,胰臟癌為近年來首度進入癌症發生排名前10名的癌症,但胰臟癌目前國際間尚無實證能對胰臟癌進行篩檢,若有上腹痛或背痛疑似來自後腹腔、體重明顯減輕、黃疸、茶色尿合併灰白便,就要盡速就醫。國民健康署也表示,110年癌症發生人數近年來首度下降,但仍需長期觀察趨勢變化。

日期:2023-11-10

話題人物

遇到虎頭蜂該怎麼辦? 老謝好友「這習慣」讓他保住一命!

編按:新北市週三(9/20)發生虎頭蜂叮咬登山客事件,20人到瑞芳山區爬山,卻遭到上百隻「黃腳虎頭蜂」叮咬,共11人受傷,其中2名山友更在運送下山途中失去生命跡象,經送醫不治。另外,就連參與救援的警消也在搬運途中遭到蜂群螫咬,幸而治療後沒有大礙。據《風傳媒》報導,這個登山團由平均60歲的熟齡族組成,原本計畫到八分寮步道踏青,未料上午11時左右在山區遇成群黃腳虎頭蜂攻擊。其中16名未受傷與輕傷山友先行下山,傷勢較嚴重的4人則因四肢麻痺而留在現場待援。救援隊到場後,以擔架將傷者運下山,其中胡姓、焦姓男子原本有意識,卻在途中失去生命跡象,緊急送醫後仍宣告不治。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參與急救的台灣礦工醫院院長黎慶福說,病患被送到急診室時已無呼吸心跳,全身發黑,臉部膚色也像缺氧,顯得暗沉。今周刊曾報導,在臺灣常見有7種的虎頭蜂,夏末秋初時是入冬前蜂后孵化的關鍵時期,為了保衛家園,此時也是虎頭蜂攻擊性最強的時候,再加上虎頭蜂的刺本身沒有倒鉤,可以重複叮刺,因此才成為了登山客口中「台灣山林最恐怖的傳說」。熱愛山林的「老謝」謝金河曾撰文指出,自己的好友廖啟仁跑山經驗豐富,卻在烏來登山時遭遇大群蜂螫,一度住進加護病房。當時73歲的廖啟仁雖情況危急,但全賴「這習慣」逃過一劫,而且很快就出院,究竟他是怎麼辦到的?遇到虎頭蜂又該怎麼辦?(原文刊載於2021/12/16,更新時間為2023/9/21)

日期:2023-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