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癌症防治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癌症防治共有30項結果
政治社會

肺癌連19年10大癌症之首,醫界籲成立「國家級防治辦公室」!衛福部揭新國病未來研究方向

肝癌曾是台灣的「國病」,在行政院長陳建仁主導、設立「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推動抗病毒藥物、C肝篩檢等防治措施後,肝癌發生率下降,肺癌取而代之成為「台灣新國病」,連續19年都是癌症死亡人數之首。台灣癌症之母、中研院士彭汪嘉康與多名醫界大老、立法委員今共同倡議,應比照C肝辦成功經驗,設置「國家級肺癌防治辦公室」。衛福部指出,不排除設立國家級辦公室可能性,但目前尚無必要設立。

日期:2023-10-31

政治社會

健康產業成為第2座護國神山!賴清德:設百億癌症新藥基金,目標2030癌症死亡減1/3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今(21日)舉行第三場「國家希望工程」國政願景發表會,公布「健康台灣、樂齡幸福社會」政見主張。針對打造「健康台灣」,他提出9大重點說,要通過「健康憲章」,另對於癌症已連續41年成為國人十大死因之首,他主張設立「百億癌症新藥基金」,減輕罹癌病友沈重負擔,目標於2030年讓國人癌症死亡數減少3分之1。

日期:2023-09-21

健康

10大癌症死亡率之首「肺癌」,醫療費逾224億、每人平均得花25萬!不想壓垮全家人,篩檢不能少

2022年全民健保惡性腫瘤醫療支出統計出爐,排名前10大癌別醫療費用支出統計表中,前5名分別為「氣管、支氣管及肺癌」、「乳房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肝和肝內膽管癌」及「口腔癌」。檢視2022年全民健保惡性腫瘤醫療支出「排名前十大癌別之醫療費用支出統計表」,惡性腫瘤醫療支出費用高達1334億元,5年平均成長率6.3%。至於10大癌症之首的「氣管、支氣管及肺癌」,藥費每點為1元計算,換算成新台幣,2022年醫療費用高達224億元、較2021年的228億元減少1.7%。每人平均支出藥費133,298元,較2021年的156,061元減少14.5%;而每人平均醫療費用257,094元,亦較2021年282,515元減少8.9%。肺癌醫藥費較去年減少,顯示肺癌篩檢防治已見成效。而10大癌症治療費最貴的,則是第8名的白血病,每人平均藥費276,165元、每人平均醫療費用431,420元,仍相當驚人。癌症醫療費用及就醫病人數均呈成長趨勢,不僅影響病患及家庭生活品質,亦減少工作年數,造成經濟損失及龐大醫療費用支出,故有效防治癌症乃重要之醫療照護議題。(原文刊載於2023/6/20,更新時間為2023/9/25)

日期:2023-06-20

健康

生有2子卻罹肺癌4期,妻子盼他看到小孩長大!名醫嘆沒做1件事:他恐半年內離世

編按:衛福部統計處日前公布最新國人死因統計結果,依死亡率排序,惡性腫瘤(癌症)已連續41年居冠,其中又以肺癌連續19年位居所有癌症之首,發生率也是排名第2,每年死於肺癌者就超過1萬人,儼然取代肝癌成為「新國病」。台大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晉興表示,肺癌蟬聯十大癌症之首多年,男女癌症死亡第1名都是肺癌。從1990年後,台灣的吸菸比率年年下降(32%降到14%),肺癌發生率卻是年年上升(每10萬人口17人升高到35人)。這顯示不是抽菸才會罹患肺癌,二手菸、廚房油煙也都是成因,特別是「非抽菸」而罹患肺癌的比例逐漸攀升。值得注意的是,肺癌死亡率雖高,但若能早期發現,存活率也能提高,罹患肺癌第1期的5年存活率超過9成,第2期降至59.2%,第4期更只剩下12.6%,因此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至關重要。尤其近7成肺癌比例屬於肺腺癌類型,而早期肺腺癌無法透過胸部X光發現,最好的防治方法就是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肺癌篩檢。國健署表示,LDCT做為肺癌篩檢工具確實有機會早期發現肺癌,特別是用於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部結節,根據結節大小和CT影像型態特徵,來評估良性和惡性的可能性。《今周刊》早在2017年率先以封面故事報導「新國病肺癌」,時任肺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的陳晉興就疾呼國民健康署應在既有的「四癌篩檢」外,另將國人死亡人數高居前二位的肺癌、肝癌篩檢納入。經過5年奔走,國健署自去年7月1日起開辦第5癌篩檢「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肺癌篩檢」,短短半年就揪出160個確診肺癌個案,新診斷的4期(末期)肺癌個案比例更從57.9%下降為109年度的50.1%,減少近8個百分點,對於4期存活率極低的肺癌來說,是難能可貴的一大進步。(原文刊載於2022/3/10,更新時間為2023/6/19)

日期:2023-06-19

健康

陳時中才宣布明年癌篩檢4+1,肺癌篩檢卻在預算裡「被消失」? 國健署回應了

「肺癌一直是我們心中的痛,是癌症死因首位,經過歷任署長與同仁努力,明年起相關長期計畫將持續進行。」今年6月29日,時任衛福部長陳時中開心出席國健署LDCT(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計畫記者會,宣布將LDCT篩檢列入常規補助,拚提高患者存活率、降低死亡率。原來的美事一樁,如今卻引發爭議,國健署明年度編列的癌症防治經費,未見理當要新增的肺癌篩檢,屆時是否排擠或「吃掉」其他既有計畫經費,後續值得觀察。

日期:2022-10-28

健康

常見皮膚癌有3種,「惡性黑色素瘤」致死率最高!醫曝5種痣恐是癌,長在「這一處」最危險

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會有幾顆痣,小小的痣其實暗藏身體健康的警訊。如果皮膚突然冒出一顆痣,需不需要就醫呢?

日期:2022-09-24

健康

發現胃癌,一周就走了…今周刊發行人:正面看待癌症,擁有10倍存活率

近期俄羅斯總理普丁驚傳罹癌,在台灣也有無家族病史、非高風險族群的36歲藝人朱芯儀確診乳癌;同樣罹患癌症,前副總統陳建仁、廣達電腦創辦人林百里、台北市長柯文哲夫人陳佩琪等知名人士,皆曾罹肺腺癌治療康復;但劇場鬼才李國修、秀場天王豬哥亮等知名人士,則因不敵大腸癌逝世。造成癌症的原因是什麼?其中,又是什麼關鍵的「救命稻草」能預防憾事發生?

日期:2022-05-06

健康

孫道存癌逝享壽72歲/惡性腫瘤養成至少10年!3種癌細胞轉移很致命「這些定檢必做」

太電前董事長、微風集團少奶奶孫芸芸的父親孫道存,週三(11/17)凌晨癌逝,享壽72歲。孫道存因罹患惡性腫瘤,期間經腸胃鏡及電腦斷層等檢查並進行治療,但病況沒有改善、爆瘦10公斤,日常生活皆需他人協助,10/1才剛保外就醫,短短一個半月即傳死訊。有媒體傳出孫道存最初是喉癌,後為肺部腫瘤又擴散轉移,亦有消息為他早前因攝護腺癌進行化療,卻因入監服刑療程沒做完,所以惡化迅速。

日期:2021-11-17

健康

「明明只是肚子痛,竟成卵巢癌...」結婚前夕罹癌,櫃姊慘遭小三登門嗆:我贏在比妳健康

癌症,是沒有繫上粉紅色緞帶、還帶著刺的禮物,它徹底改變我的一生。

日期:2021-03-22

焦點新聞

陳時中怎麼看全民抗癌大作戰? 他借鑑潔牙運動經驗:「我敢講,教了一代之後就能改變!」

編按:衛福部自2005年起推展「國家癌症防治計畫」,強化四癌篩檢(大腸癌、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成效顯著。如子宮頸癌因1995年起健保補助抹片檢查,從女性十大癌症死亡率的第四位退居至第八位,並降低七成死亡率。然而,隨著老年人口日增,癌症人口有增無減。根據健保署統計,2019年就醫癌患達75萬人,醫療支出總計約1108億點,其中第一名的肺癌,高達164億點。在四癌篩檢之後,針對國人癌症之首的肺癌,衛福部是否有新的預防計畫、未來國家癌症防治計畫重點有哪些方向?衛福部部長陳時中接受《今周刊》專訪,詳談在高罹癌時代,政府迎戰國人健康頭號殺手的部署工作重點,以下為其第一人稱的訪談內容整理:

日期: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