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看不見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看不見共有822項結果
科技

台積電培養的小金雞,國際大廠搶合作!擁300多個專利,光程研創如何讓「最老半導體材料」大復活?

這是一家台灣半導體新創公司,卻吸引Lumentum、Coherent等國際大廠搶著合作,他們讓最老的半導體材料「鍺」復活,變成足以和第3類半導體競爭的全新平台。

日期:2023-09-05

台股

10年把10萬翻成好幾億!PTT股版「菲神」親揭投資心法:從月領22K、到39歲財富自由

編按:今年39歲、人稱「菲神」的PTT股票板名人菲比斯,2013到2015年,驚人地僅花3年時間,便用10萬本金賺了1000萬。短短幾年間,菲比斯就從掏1萬元修破機車都很困難的22K年輕人,到買了250cc的重機,後來又買了3500cc的Lexus轎跑車。他的操作原則其實就是緊盯基本、國際數據、規避風險,見風起而順勢交易。不論多空頭時期都能累積財富,菲比斯只花10年,就從10萬翻到身價好幾億的全職投資人,他是怎麼做到的?菲神親自解密投資的傳奇之路。

日期:2023-09-05

科技

一個台灣人不熟悉的名字,催生聯電、台積電!他從張忠謀手中接下工研院:量子技術帶來下個盛世

他從張忠謀手中接下工研院院長大位,當年,他打下工研院研發的制度基礎;現在,他認為再次轉變的時間到了。

日期:2023-08-22

台股

台股測試半年線守住,行情背後似乎有雙看不見的手... 兩大力量盯著看,5大訊號一次解盤!

儘管近來台股拉回修正,不過隨著市場顯現五大反彈跡象,加上行情背後看不見的手積極護持,台股周四(8/17)指數止跌轉彈,終場上漲69點,盤中指數一度拉升了286點,成為市場投資人熱議的焦點。

日期:2023-08-17

傳產

「如果能搭1次飛機那有多好…」18位重症童一日空姐、機師圓夢,背後的推手是他們!

華航園區管制區內的模擬艙訓練區,8月13日將破天荒,由一群華航機師、空服員自發組成的「愛心趴趴走」團隊領航,迎來18位國內重症孩童體驗「一日航空夢」,搭機對一般人輕而易舉,對這群孩子卻是生命壯舉。

日期:2023-08-14

職場

戀上95公里外的達悟姑娘,咖啡師為愛到蘭嶼轉行當郵差:送信5年,那些視力弱化的村民教會我的事

創業夢想持續在內心燃燒,當我認為在咖啡領域鑽研7、8年的時間,差不多是該出來闖蕩而踏出第一步時,正逢女友剛考上蘭嶼公幼教保員,面對女友即將與我分隔異地,我感到焦慮,心裡反反覆覆自問:「是不是上帝在考驗我們的愛情呢?」「我可不想和妳分開。我想陪妳回去蘭嶼。」我對女友說。就這麼一句電影情節才出現的浪漫話語,展開我人生從未想過的蘭嶼小島生活。

日期:2023-08-10

職場

沒造出原子彈 海森堡是不為或不能也

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德國閃電入侵波蘭。該年也啟動了打造原子彈的「鈾俱樂部」計畫。領導研發的是天才物理學者海森堡,關於他為何沒能為納粹造出原子彈,是科學史上的一大辯證。

日期:2023-08-09

健康

救生員5個理由告訴你:為什麼落水後等待救援,不適合做水母漂?

許多人因為不會做仰漂,會思考是不是可以退而求其次做水母漂自救。不過如果落水後需要等待救援,我其實不推薦做水母漂。

日期:2023-07-28

傳產

曾以為存摺有錢就代表公司有賺錢...潛水店老闆談創業辛酸:那年,我連3個員工的年終都發不出來

編按:作者陳琦恩從18 歲2001 年開始潛水職涯,至今已經有超過20 年的教學經驗,從一個青澀的菜鳥教練到現在,不但教了快500 位潛水教練,如今還是位潛水店的老闆。

日期:2023-07-28

健康

10大癌症殺手》為何台灣大腸癌發生率世界第一?貧血也是腸癌前兆!名醫提醒:3大症狀是警訊

編按:大腸癌已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之首,依據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症登記最新資料顯示,2020年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829人,等同於每31分14秒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癌;其中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5倍,每年有超過6000人死於大腸癌,位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3位。這些年屢見名人不敵大腸癌病逝,除了66歲作詞人李坤城,還有豬哥亮、賀一航、李國修等人,而去年離世的余苑綺得年僅39歲,身後遺下兩名年幼子女,更令人萬分不捨。大腸癌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初期並無明顯病徵,且大部分的大腸癌患者沒有家族病史,卻與各種慢性疾病息息相關,有非常大比例是因為後天的生活習慣或飲食習慣所引起。由於近9成大腸癌發生於50歲以上民眾,且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為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國民健康署提供50~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經實證研究,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35%死亡率。早期大腸癌易治癒且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但第4期大腸癌存活率則不到2成。由於早期大腸癌無症狀,但可透過定期篩檢提早發現,因此要「腸」治久安就要定期篩檢,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饒樹文指出,預防大腸癌,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篩檢,也可以多吃益生菌,有助於抑制大腸內有害細菌,減少致癌物的產生。除此之外,出現哪些症狀時要提高警覺、盡早就醫檢查呢?(原文刊載於2022/8/22,更新時間為2023/6/21)

日期:202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