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經濟政策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經濟政策共有641項結果
國際總經

就業市場依然熾熱,經濟形勢卻在惡化,中小銀行流動性危機死灰復燃…陶冬:美國下半年衰退風險高

充斥著大新聞的一周。美國聯準會暗示升息週期可能已經結束,歐洲央行卻說還要再加。銀行恐慌再次威脅金融穩定,就業市場則維持著強勁的動力。OPEC+啟動了減產一百萬桶原油的計劃,但是衰退風險讓原油價格暴跌。極度動盪的市場環境和應接不暇的財經新聞之下,黃金價格突破歷史新高。未來是衰退,還是通膨,或是滯漲,抑或金融危機?拷問著金融市場的心,隨著新聞的變換而搖擺,上週沒有一天平靜的,凸顯出經濟變局、政策變局之下人心虛怯,風險資產價格大幅震盪。

日期:2023-05-07

理財

排行分析》中港企業霸榜 台企相對黯淡 逾六成企業市值成長 AI、生技、新能源有戲

內需產業回歸,新能源高歌猛進,過去一年伴隨中國解封,中港台資本市場迎來巨幅洗牌,如今,兩岸三地一千大將由誰領導全局?《今周刊》獨家為您解析。

日期:2023-05-03

國際總經

美國「經濟衰退」真來了?Q1經濟成長減速,通膨壓力仍在…陶冬:降息可能來得比想像更慢

美歐經濟增長數據都不錯,可是通貨膨脹仍距離政策目標相當遙遠,市場等待美歐央行的政策決定,尋找利率見頂的跡象。一家美國中小銀行的股票再次遭到拋售,不過市場並不顯得驚恐,VIX指數更跌破16關口,創下疫情以來的新低。日本銀行決定維持現行貨幣政策不變,日元匯率貶值。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第一季度中國的增長勢頭良好,但主要是恢復性的。IMF警告歐洲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無序下調。

日期:2023-04-30

國際總經

Google大砍1.2萬人,高層卻賺飽飽...執行長年薪逼近70億天價,想賺一樣多?得工作逾7千年

谷歌(Google)母公司Alphabet要大裁員,但其執行長皮查(Sundar Pichai)去年薪酬卻超過2億美元。在科技業前景轉弱之際,這種「上肥下瘦」境況引發諸多爭議。

日期:2023-04-24

國際總經

陶冬:美國經濟下半年高機率衰退,恐從「這行業」引爆導致連鎖反應

華爾街股市在區間上落,企業盈利和經濟數據未能給出新的市場方向;中小銀行的資金流出舒緩了,但是聯準會官員開始討論金融緊縮對實體經濟的衝擊。美債窄幅波動,資金靜等聯準會下一個利率動作。美元匯率繼續下探,石油和大宗商品價格走低。中國經濟超預期發揮,為被美國衰退陰影籠罩的全球增長前景提供了一個利好因素。英國三月CPI出乎意料地反彈到雙位數。

日期:2023-04-23

國際總經

美國下半年經濟可能衰退、中國籠罩「通縮」陰霾…陶冬解析美中兩大經濟體現在問題在哪糾結

美國升息週期接近尾聲,讓資金繼續增加風險權重,全球股市、石油商品和黃金白銀一起上揚,恐慌指數VIX走出15個月來的新低,這一切要感謝美國通貨膨脹大幅回落FOMC的3月會議紀要顯示不少成員願意討論停止升息,就業市場和物價環境的最新變化增強停止升息的預期。利率期貨市場最新價格反映,大約8成機率是5月升息25點(一碼0.25%),年底前市場預計降息3到4碼,前者和聯準會的言論接近,後者便明顯更激進。

日期:2023-04-16

理財

「日本柏南克」新官上任,寬鬆政策再添三把火?

植田和男接任日銀總裁,即便政策藍圖未定,但YCC勢必面臨調整

日期:2023-04-12

國際總經

OPEC+突然減產、美非農就業放緩,聯準會政策出現迴轉空間…陶冬:本週2大數據具指標意義

聯準會整治就業市場過熱的措施,顯露出初步的成效。美國最新的非農就業數據顯示,勞工市場進一步降溫,雖然還沒有到立刻讓貨幣政策轉調的地步,但是利率政策出現了迴旋空間。資金risk on(增加風險權重),全球股市向好,債市先升後跌。美元指數小幅回落,黃金白銀上揚。OPEC+出人意料地削減原油產量,石油期貨上周大漲。IMF總裁預言未來五年全球經濟增長為三十年來最疲弱的。即將離任的日本銀行總裁認為日本接近實現2%的通膨目標。

日期:2023-04-09

國際總經

日本央行大當家換人》為何植田和男接下這燙手山竽,首要任務是趕走市場禿鷹,而非穩住日圓、控制通膨?

日本央行新總裁植田將要主導退出量化寬鬆,但是他既得「傾聽市場」,又不能觸發股匯債市的劇烈波動,植田會是當今全球最難做的央行總裁。

日期:2023-04-06

國際總經

通膨回落、納斯達克走出抄底行情…投資人安了?陶冬:CRE風險浮現,恐成經濟未爆彈

把壞事當好事,NASDAQ走出了疫情以來最佳的一個季度,多數國家股市上周大幅上揚。美歐物價遭遇惰性通膨,回落速度不如預期,資金今年以來驚恐於政策利率在更高位停留更長的時間。3月份美國幾家銀行暴雷後,市場認定政策利率接近見頂,甚至可能在下半年回落,資金重回風險資產,走出了一波增加風險權重的行情。這是典型的華爾街「壞事當好事」作風,背後是過多的流動性。

日期:2023-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