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能源署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能源署共有84項結果
國際總經

免除核災威脅 但因成本「太貴」喊停 小型核電廠胎死腹中 重挫美新能源政策

各國積極衝刺零碳發電政策,小型核能電廠(SMR)因為沒有核災威脅,可以快速設廠而被寄予厚望,但是核廢料、成本太高的問題仍然無法解決。

日期:2023-11-22

科技

沙崙綠能國際論壇暨成果展 助攻臺灣能源轉型新商機

極端氣候挑戰兵臨城下,為守住地球暖化一.五度C防線,全球已有一五一國承諾二○五○淨零碳排,扭轉自工業革命以來,化石做為主要能源來源途徑,帶動綠色能源轉型與新興綠能商機崛起。在經濟部能源署支持下,工研院在臺南打造全國唯一以綠能科技為中心的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邀集國內外產官學研代表交流最新成果,助攻臺灣能源轉型商機,共創綠能科技新未來。

日期:2023-11-09

政治社會

宜蘭仁澤地熱零排碳,年發電約470萬度綠電,等同將近1,200個家戶年用電量,促進能源轉型

「地熱發電國家隊」傳出捷報:電來了!

日期:2023-11-03

傳產

全台都有地熱潛能,10個地點大屯山最出色!地熱發電24小時都能穩定輸出,100GW有機會實現?

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周三(11/1)主辦「地熱前瞻發展趨勢研討會」,邀請麥斯管理顧問公司創辦人陳世芳、經濟部能源署署長游振偉,談台灣地熱的未來發展,吸引逾300人報名,顯見地熱受各界熱烈關注。

日期:2023-11-02

科技

倒吃甘蔗 下一步改善獲利模式、精進國產化 離岸風電今年拚二GW 九月就達標

(今周刊1400)離岸風電潛力場址階段因疫情、戰爭陷亂流,今年站穩腳步漸入佳境,但為了避免再發生棄標狀況,經濟部試圖解決廠商詬病多時的規模、國產化問題。

日期:2023-10-18

科技

國際壓力進逼,台灣的綠能關鍵拼圖還在迷走… 直擊〉 光電缺地危機

(今周刊1400)全球淨零碳排浪潮下,綠電需求孔急,政府擘畫的2025綠能藍圖,已宣告跳票,在缺口逐年擴大、須加速追趕的關鍵之際,肩負近7成發電重任的光電,卻陷入缺地危機,關上一道道種電大門的台灣,該如何走出困局?

日期:2023-10-18

政治社會

逾9成綠電都被台積電等大企業買走…台電史上首賣「小額自建綠電」,6種組合小包裝怎麼賣?

2050淨零碳排腳步加速,為滿足中小企業及其他事業對於再生能源的需求,台電首度推出「小包裝綠電銷售試辦計畫」,預計2023年底前釋出自建綠電約5000萬度,第一批1000萬度將於10月底上架。此次做法再生能源來自台電自建再生能源案場台南鹽田光電及彰化彰濱光電,將分兩階段上架開賣,推出1萬度、5萬度兩款,搭配1、3、5年期,共6種組合的小包裝綠電商品投入綠電市場交易,將採競標方式,於標檢局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綠電媒合平台公開標售。

日期:2023-10-13

科技

今周重磅》氣象衛星「獵風者」週六升空,8成組件都MIT!9月CPI將公布,二次通膨會發生?

首枚MIT氣象衛星「獵風者」周六(10月7日)升空,這枚衛星有超過8成組件是由台灣自主研發製造。國研院希望透過國產衛星計畫帶動產業轉型,目標在2029將航太產業推升成兆元產業。8月我國CPI指數衝上2.52%,令不少民眾怵目驚心,深怕二次通膨再讓自己荷包縮水。未來高通膨是否真如央行總裁楊金龍所言,成為「新常態」?1、首枚MIT氣象衛星「獵風者」升空,台灣航太產業起飛2、油價漲…二次通膨惡夢會發生嗎?3、巴拿馬運河通行量因旱大減,長榮法說會受矚

日期:2023-10-02

科技

沃旭能源引領業界 推動綠能與生態永續共存

從南歐熱浪、夏威夷野火肆虐,到臺灣南部連日豪雨成災、鄰近的香港遭世紀暴雨淹沒街道,全球皆陷入氣候變遷所帶來的極端氣候事件中,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人類迫切需要採取行動,加速能源轉型,因應氣候危機。

日期:2023-09-22

國際總經

中美貿易戰5年,全球供應鏈尋找新基地的大贏家 直擊東協 製造新強權 2023年東協台商

(1393今周刊)在當前全球「去中化」的趨勢浪潮下,跨國公司正積極重塑供應鏈,而坐擁全球第三多人口的東協,已日漸成為「中國+1」的必修顯學。《今周刊》採訪團隊走入東協現場,親眼見證近年台商與國際大廠的遷徙布局,亦深度拆解不同國家各自主打的產業定位。一趟東協之行,一幅替代中國的「製造新強權」圖景正在成形,而台商大軍的機會與挑戰,也逐漸清晰。

日期:202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