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舊制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舊制共有259項結果
政治社會

公教退撫新制明年上路「絕不會破產」!為何菜鳥公教人員「不適任新制、舊制可能縮水」恐淪最弱勢?

明年上路的退撫新制,將使新進公教人員擁有一套永續的年金制度,解決世代不均現象,但立委呼籲,應開放一定年資以下的現職公教人員自由加入新制。

日期:2022-05-04

科技

「20億退休金」群創提前發放!近5400名員工「擁這條件」就能先領回、續留公司打拼

編按:面板大廠群創光電(3481)週五(4/25)宣布,將準備發放的20億元退休金,讓公司5400名員工先行領回,並繼續留任公司。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群創表示,為了感謝資深同仁貢獻,公司選在5/1勞動節前夕,讓擁有「勞退舊制」年資同仁,自行選擇是否提前請領個人舊制退休金,讓員工可以靈活運用資金,並保有工作權繼續留任在公司。

日期:2022-04-29

政治社會

釐清資產負債後 未來財務規畫更為關鍵 避免悲劇重演 台鐵公司化不能再拖

2022/4/21編按:立法院今排定審查台鐵公司化草案,但考量交通部和台鐵工會對內容尚未達成共識,加上工會可能發動五一勞動節不加班行動,多數立委提出程序問題,籲交通部和工會先溝通再審法案。交通部長王國材強調,有把工會版本和行政院版本做對照,目前「已有腹案」。雙方提出的版本究竟落差在哪裡?《今周刊》在1319期曾以專文比較交通部和工會各自提出的版本,也訪問多位財務和交通界專家進行深入剖析。

日期:2022-03-30

稅制

高資產人士的資產如何安心傳承且合規節稅?

​美國政治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曾說:「世事無常,只有死亡跟繳稅例外。」高資產人士該如何看待資產傳承呢?首先可以思考是,在「稅務面」,如何合規的降低或延緩稅負成本?除此之外,亦應思考在「非稅務面」上,如何預防家族紛爭?如何確保財富傳承之後,仍然能夠保全資產?

日期:2022-03-29

科技

主管機關嚴重失職?台積電權重太高 讓外資上下其手、操弄指數!連0050都有一半資金在買台積電

台股近來因俄烏戰爭及外資不斷賣股重挫,龍頭台積電在跌破600元大關後還一路續探新低。不過,昨天(17日)在全球股市全面大漲下,台股加權指數一天就回升500餘點,至於台積電股價也上漲24元,貢獻指數多達200多點。

日期:2022-03-18

政治社會

福利不變、選當公務員或公司員工都尊重!台鐵公司化拍板,4208億負債政府認1484億

台鐵公司化定錘!行政院會3日通過《國營台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草案,台鐵公司化後由政府獨資經營,並設立基金承接台鐵現行的短期債務1,484億元,並不得因公司成立而裁員。蘇揆強調,保證員工工作、權利、相關薪資與福利絕不減損,員工要選擇公務員或選擇為公司員工,一概尊重。

日期:2022-03-04

勞保勞退

勞退新制、舊制搞不清,退休男「以為是詐騙」44萬差點飛了! 他曝:大多數人只記得老年給付…

一個誤會差點和44萬退休金擦身而過!新北市一名林姓退休勞工未拿到「舊制退休金」,該公司老闆也未依規定給付,所幸經勞工局發現,聯繫勞資雙方後才讓林先生順利領回44萬元,讓他感激寫信給勞工局:「感謝勞工局員工讓我在過年前領到44萬大紅包!」不過,這場「雇主不主動給退休金、勞工也未申請」的誤會是怎麼產生的?原來是仍有很多民眾搞不清勞退新制與舊制的規定,才會讓差點錯失領退休金的機會。

日期:2022-02-24

台股

賣股變現免等兩天「當天就入帳」、晚上能買熱門ETF!金虎年7大股期新制4月起陸續實施

2021 年堪稱全球資金盛宴,台股開戶數衝破 1200 萬人,創新高,40歲以下的年輕股民也成為台股屢創歷史新高的新活水。為進一步活絡資金流通,金管會送出股市大禮,未來投資人賣股不需等待 T+2,當天就能變現。此外,證交所、期交所金虎年都陸續鬆綁規範或推出新商品,包括ETF納夜盤交易、創新板降低門檻等,七大股期相關新制重點讓讀者看完一網打盡。

日期:2022-02-07

勞保勞退

勞退新制上路15年 近9成勞工未參與「自提」原因曝光!新舊制差異在這...

12月中,勞保局才熱鬧宣告,截至去年10月,全台參加勞工自願提繳退休金(勞退自提)的人數,達到81.8萬人,占全部提繳勞工退休金人數的11.29%,創歷年新高,顯示國人重視退休保障。但同樣是這個數字,卻也反映出,還是有88.71%的勞工,不願參加勞退自提退休金。

日期:2022-01-13

政治社會

「民意被國家機器吞噬!」罷免投票淪各黨政治攻防、練兵前哨戰 台灣仇恨動員頻仍誰得利?

台北市第五選區立委林昶佐罷免案今晚結果出爐!依照最後統計數字,罷免同意票計5萬4813票、不同意罷免票4萬3340票、差距11473票。同意票未跨過法定25 %罷免門檻、即5萬8756票,罷免案未通過,林昶佐將繼續留任立法院。隨著罷免案與同樣今日上場的台中第二選區補選落幕,雙雙挫敗的藍營直指「民意遭國家機器吞噬」,強調選舉均是執政黨以執政優勢、鋪天蓋地助選的結果。然而,短短一年多,台灣就舉行了4次罷免投票案,不論被罷免的民意代表所屬政黨,選前各黨陣營均難以避免要號招鐵粉支持,使得選情越發白熱化。我們該問的問題是:為何台灣罷免動員頻仍?而人民在行使《憲法》保障罷免權同時,為何最終難以避免成為政黨仇恨動員的工具?

日期:202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