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衝刺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衝刺共有1206項結果
傳產

老字號聲寶從餐飲門外漢當起,卻被疫情卡關…75歲掌門陳盛沺:沒個三五年怎成功?親揭生活服務全戰略

台灣家電大廠聲寶集團為何要代理日本連鎖餐飲品牌莞固和食(がんこ和食)來台?總裁陳盛沺接受《今周刊》專訪,揭聲寶未來轉型服務業策略。

日期:2024-03-27

金融

永豐金總經理朱士廷操刀7年、去年獲利破紀錄!股價創新高「今年配股有望再拉高」

永豐金週一(3/25)舉辦法說會,總經理朱士廷宣佈好消息,受惠於銀行子公司獲利穩健創新高,且證券子公司獲利倍增成長,永豐金控2023年全年淨收益達539億元、年成長14.1%;稅後淨利達197.6億元,年成長23.8%,雙雙創下歷史新高,股價亦創新高紀錄,來到21.65元。2017年加入永豐金、操刀7年的朱士廷表示,永豐金長期獲利表現亮麗,以金控最近5年(2018~2023年)獲利能力觀察,5年稅後淨利成長110%、每股稅後盈餘成長93%、ROE增加4.83個百分點,成長性皆優於同業。

日期:2024-03-25

ETF

00940募集1752億銀彈,「這天前」要買掉9成!10檔成份股真的都在漲?一表看能否坐轎

元大台灣價值高息ETF(00940)申購成為全民運動,據元大投信統計,募集規模為新台幣1752億元,許多投資人期盼能利用ETF成分股在布局前需提前揭露的特性,先上車坐等00940大軍幫忙抬轎,但若以實際數據來看,投資人恐怕沒有吃到豆腐。另外,根據元大官網週五3/22公告顯示,00940淨值首度跌破10元發行門檻,來到9.97元。

日期:2024-03-22

科技

曾為20倍的薪水心動考慮去巴基斯坦...「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大學恩師的一句訓誡,推動了我創業之路

自京瓷創立至第二電電(今KDDI)成立,再到2010年協助日航自破產中重生,稻盛和夫這位當代的卓越企業家從心出發,堅持以創新與熱情,走在「敬天愛人」的正道上,為台日眾多企業樹立典範。

日期:2024-03-21

職場

大學畢業生當保全月薪3萬...讀書那麼多,為什麼賺不到錢?學校不會教你的致富真相:賺錢方式分2種

第43封信:讀書那麼多,為什麼賺不到錢?阮頂天同學:龍哥好。我覺得就算上了大學、考了研也沒有獲得實在的賺錢能力,讀書給人一種啃老迴避社會的感覺。我們怎麼去思考這個問題呢?

日期:2024-03-19

科技

東陽去年EPS創新高、股價登百元俱樂部!總裁吳永祥:我不需要面子,贏就是面子...汽車零組件後市解析

業績、股利接連創新高的汽車零組件大廠東陽,股價近日也登上百元俱樂部。除受惠美國保險巨頭全面採用副廠零件利多,汽車零組件後市如何,東陽總裁一次說分明。

日期:2024-03-13

健康

30年來日復一日地睡在鐵筒裡,他卻說「這也許是上天最好的祝福」...鐵肺會計師黃鴻隆的不平凡人生

編按:2歲7個月時,作者黃鴻隆便罹患小兒麻痺,從此不良於行。他脊椎側彎,做過5次矯正手術;因長期投入工作,造成「呼吸肌肉」過勞,3次嚴重昏迷瀕臨死亡,如今每天都必須頭帶正壓呼吸器、身睡在俗稱「鐵肺」的負壓呼吸器中(目前他是全球唯一併用正、負壓呼吸器的患者),整晚都無法翻身。即使如此,黃鴻隆仍積極向上,26歲就考取了會計師證照,黃鴻隆是輪椅上的小巨人。身體的缺憾,限制不了他卓越的靈魂。他突破重重逆境,擁抱生命的樂觀精神,為社會帶來鼓舞人心的正向力量。

日期:2024-03-08

ETF

每月只能擠出1、2萬元來存股,高股息ETF該存0056還是00878?存股10年她給新手小資族的2建議

作者是一位文科出身的七年級平凡上班族,存股資歷10年。在股市投資的道路上,從昔日匆促上路的迷航小車,走過股市震盪,搖身一變,成為自帶GPS的領航車。在存股多年、小有所成之際,真心感受到存股是一項穩健且具有合理報酬的投資。專業門檻低、花費時間少,只須建立正確心態,簡單操作即可輕鬆上手,非常適合鎮日忙碌薪資有限的上班族。

日期:2024-03-07

台股

半導體、AI股多頭發威,台積電漲半根停板見725元新高、台股飆369點飛躍19300點!萬九這下穩了?

今周刊編按:在半導體股、AI股帶領之下美股勁揚,台積電ADR也跟著大漲超過4%,台股周一(3/4)開高走高狂漲、一度漲近400點,最高來到19333.39點創台股新天價,終場維繫高檔收在19305.31點,上漲369.38點或1.95%。權值股台積電(2330)則是大漲36元或5.22%,收在周一最高725元市值一天暴增超過8千億、超過18.66兆元創新高。觀察3大法人籌碼動向,外資買超368.78億元,自營商買超1.57億元,投信買超74.39億元,3大法人合計買超444.74億元。

日期:2024-03-04

職場

2024怎樣走出舒適圈?每天做一件讓你恐懼的事,接著再做另外一件,然後再換一件

既然叫舒適圈,離開舒適圈當然讓人不舒服。但這正是我們應該擁抱及接納的作法,而且應該保持下去。刻意製造機會,讓自己盡可能與恐懼面對面。我訪談的每個人都提供類似的建議:每天做一件讓你恐懼的事。接著再做另外一件,然後再換一件。這個辦法讓你足夠熟悉面對恐懼的感受,把恐懼漸漸縮小成為好奇心之旅的一個小角色。我訪談的對象多半都同意,我們因為缺乏自信而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裹足不前。我們降低對自己的期許,覺得自己達不到預期目標;而且習慣和好奇的對象保持距離。我們必須勇於站出來,相信自己的能力。如果我們不相信自己,如何讓其他人相信我們呢?

日期:2024-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