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講清楚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講清楚共有192項結果
政治社會

台灣是海島,被封鎖就會完蛋?破解軍事謠言:為什麼中國「根本做不到」封鎖台灣

先說明,這篇目的是軍普,會犧牲掉部分的精確度,力求容易理解技術性問題。

日期:2022-08-07

國際總經

雪落下的聲音:半導體全攻略

半導體產業比重高的股票市場,今年來表現相對慘烈。半導體是台灣的「矽盾」,若江山動搖,對台灣經濟的影響非同小可。

日期:2022-07-06

全台防疫報導

Omicron再變異將成「下波主流病毒」 6月底指揮中心解散?陳時中「想太多」卻語帶玄機

Omicron新一代變種BA.5,目前在英國以10倍速傳播,面對變種病毒來勢洶洶,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坦言,未來可能會取代現在的BA.2病毒,且現有疫苗保護力也會受影響,不過仍然可以預防重症。不過,台灣疫情還沒完全退燒,卻傳出指揮中心6月底要解散,指揮官陳時中回應「想太多了吧!」,這時間他只思考疫情,但他也語帶玄機表示,「等6月底事情發生大家就會知道」。

日期:2022-06-10

科技

鴻海退出群創、榮創董事會,只是第一步!劉揚偉打破郭董時代的佈局,背後盤算是什麼?

日前群創光電傳出,今年董事名單不見大股東鴻海集團推派的法人代表參選,引發投資人擔心鴻海將切割,讓群創股價再創低點12.75元。

日期:2022-05-18

全台防疫報導

聯亞經營權鬥爭,獨生女趕走親娘!王長怡:她涉世未深,「我要拿回經營權還是有辦法的」

聯亞生技子公司聯亞藥,在3月初重新向食藥署申請新冠疫苗製造緊急使用授權(EUA),卻在結果即將出爐之際,傳出經營權大地震!據了解,聯亞創辦人、也是聯生藥董事長王長怡,在3月底聯生藥開曼控股董事會上遭無預警撤換,改由聯生藥董事崔贊捷出任董事長,連官網都已經換上崔贊捷,知情人士說,支持他擔任董事長的,正是王長怡獨生女胡世一。王長怡今回應《今周刊》表示,目前正在聯亞生技內部舉行會議,將於近期內舉行記者會把來龍去脈說清楚,甚至不排除走上法律途徑。王長怡說,她持有過半股權,「想拿回經營權還是有辦法的。」對於和女兒胡世一的關係,王長怡說,女兒涉世未深,是被崔贊捷及左右手林淑菁把持,她說和女兒就是mother & daughter,「I love her always.」王長怡並和崔贊捷和林淑菁(聯生藥總經理)喊話,要拿公司要拿的「理順」,崔如果想要回資金,她可以用加利息的方式把股權買回來;如果崔、林想要公司,可自己出去創一個,不用「搶」一個別人已經付出心血20年的公司。對於被拔除董事長一職,王長怡表示會想辦法自救,「經營權不可能輕易被拿走」目前會先召開股東會,接著重組董事會,用正常程序駁回崔贊捷董事長職務。「現在是我最能發揮的時候,我不能在這個時候退休,我還沒達到我的巔峰」。

日期:2022-04-19

房地產

當年為了房貸優惠,老家掛在公務員大哥身上...4兄弟鬩牆案例:借名登記沒契約該怎麼舉證?

陳大、陳二、陳三、陳四共四兄弟,從小家境就不好,與父母親住在高雄一間租來的房子,所幸四兄弟人窮志不窮,老大陳大努力考上公務人員,已經到外縣市購屋居住,老二、老三與老四繼續住在高雄家中,也各有所長找到穩定的工作,陳家慢慢擺脫貧困的命運,家境愈來愈改善。

日期:2022-03-07

焦點新聞

「台灣是遠距醫療的沙漠,但有空間做!」 前矽谷創投返台打造首個線上醫療平台 只因醫師的一句話

台灣健保制度與醫療便利,但對偏鄉居民來說,生病就醫卻需要長途跋涉。過去旅美多年後返台的徐克宇,成立台灣第一個遠距醫療平台「醫生馬上看APP」,將醫療服務搬到線上,串接醫護、患者、機構等,翻轉大眾將遠距醫療當成「視訊」的印象。

日期:2022-02-24

全台防疫報導

「1傳4」砂石車司機說謊!疫調稱「過年都在家」⋯陳其邁怒點名 最新足跡曝光

高雄市今(12)日雖無新增確診個案,但砂石場群聚案的確診者和跨縣市五姊妹的足跡卻再波及到外縣市。高雄市長陳其邁在防疫記者會上怒點名,昨(11)日公布的確診者、在砂石場工作的砂石車司機(案19584),之前疫調不實,隱匿春節假期的足跡,市府將以違反傳染病防治法開罰。高雄市衛生局也公布1家5口在高雄的最新活動足跡。

日期:2022-02-12

全球股市

美股暴跌血流成河!陶冬:聯準會政策激烈轉身 今年最大市場毒藥

美股大跌,NASDAQ跌到了2020年3月股災以來的最低點,新年以來連續三個星期暴跌,這是近50年來的第一次。

日期:2022-01-23

情感關係

連自稱「我家沒問題」的夫妻,40歲後也為小事鬧離婚...訪問1萬名中年人,他給已婚人士的忠告

編按:為了撰寫本書,作者從認識的3萬多名商業人士當中,挑選了1萬人深入訪談,其中包含了知名企業的社長、幹部,也有大小公司的中階主管,或者以個人品牌走跳的人。他發現50、60歲的受訪者中,最多人後悔自己在40多歲的階段裡做錯選擇;而且愈拚命工作的人,愈容易對40歲的人生感到後悔。

日期:202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