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資訊傳播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資訊傳播共有42項結果
職場

居家工作時,倒熱水燙傷、上廁所滑倒…可以算職災領補償嗎?勞動律師解答

「在家裡工作如果倒熱水燙傷或上廁所滑倒算不算職業災害?雇主要不要負責?」「如果被認定為職業災害,雇主仍然要負責,不因為居家工作而免責。」

日期:2021-07-02

政治社會

從事實查核看假訊息的民主挑戰

編按: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臺灣事實查核中心胡元輝教授提出寶貴見解,從事實查核看假訊息的民主挑戰。

日期:2021-05-31

行銷

一雙賣到6千塊的海洋廢棄塑料鞋,背後功臣竟是台灣!一文解析,台灣如何再創「紡織奇蹟」

嘻哈歌手菲瑞威廉斯(Pharrell Williams)長期以來致力於環保議題,近幾年更與愛迪達合作,代言世界第一雙要價新台幣6千塊的海洋廢棄塑料鞋。大眾對於這雙 2017年上市就成功銷售100萬雙的環保素材鞋或許並不陌生,但是你知道創造海洋塑料收絲、紡紗、再織成布的背後功臣,其實在台灣嗎?

日期:2020-09-10

焦點新聞

「我們要為台灣而變革!」UNIQLO面對來台下個10年挑戰,日籍執行長曝3個秘密武器

「我們要為台灣而變革!」台灣優衣庫執行長黒瀬友和在今日來台10周年暨2020年秋冬新品展示會上堅定地說。

日期:2020-08-20

政治社會

從鄉民變公民 沃草執行長:「別被荒謬的人決定你的未來」

在此次2020的總統大選拉鋸戰中,網路成為了影響力最大的新戰場,資訊急速傳播的同時,真、假消息也讓人難以分辨,「沃草」就在選舉過程中,針對候選人在公開的演講及辯論,發起了「網路即時事實查核」的新媒體實驗,甚至吸引日本NHK電視台特別來台專訪……在這次大選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日期:2020-02-13

焦點新聞

高校課桌上,不再只有書本考卷 他們用行動挹注對教育的愛

一○八課綱上路,高中最困擾的事——選修課開不出來。除了原有核心課程延伸的「加深加廣」選修外,還得開出適性探索的「多元選修」課程,對高中校長、老師都是挑戰。若要解決問題,不能只靠學校老師,必須動員大學師資、業界,甚至社區力量一起來完成。因此,高中學校裡,每個人的角色都不一樣了。校長要像企業執行長一樣,懂得規畫願景、尋找資源,號召老師共同備課;老師的教學現場,不再僅於一方天地的教室,師生共學場景可能是在山林間,或者大學課堂。而原本與教育界無關的人,也可能成為教學者。媒體界的人,能不能開一門「媒體識讀」,律師能不能開一門「法律白話文」?又或者科技界人士開一門「AI應用」?下面三個教學現場,就是他們突破現有資源限制,改變現狀而帶來新想像與新可能。

日期:2019-11-20

政治社會

網路輿論不再是民意 被撕裂的總統大選

全球第3大民主國印尼,4月17日,擁有7成民意支持度的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在網軍攻擊下,遍體鱗傷地走上連任之路。印尼大量自產自銷的社群與網軍,正加劇社會的割裂,也侵蝕了印尼的民主。

日期:2019-04-24

職場

企業成功新定義:88%千禧世代看重「企業社會責任」

有65%的執行長將「共享式成長(inclusive growth)」視為企業最重要的戰略關注之一,更甚於傳統的「股東價值(shareholdervalue)」。

日期:2018-11-02

台股

冠軍經理人教戰 散戶第一堂課要學「認錯」

今年以來,台股受中美貿易戰等因素影響,盤勢詭譎多變,但在變化莫測的大環境下,多位投信台股基金經理人表現亮眼,操作績效海放大盤。《今周刊》數位內容中心找到其中一位冠軍經理人給散戶投資建議,經理人分析,散戶的第一堂課就是「勇於認錯」。

日期:2018-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