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資金分配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資金分配共有68項結果
台股

老手一席話+一本書悟出投資心法 靠這檔金融股年領近百萬股息的他 給了小資族三個理財建議

25年前,一個就讀國小五年級的男孩,隨手拿起財經雜誌翻閱,其中一篇文章,讓家境不甚寬裕的他,留下深刻印象。該文作者是一名醫生,雖然待遇並不差,但,他在文中強調,薪水再高都不見得夠用,一定要為自己創造「被動收入」。對小學五年級的孩子來說,「被動收入」是個難以理解的概念,不過,自那天起,這4個字三不五時,就會浮現在他的腦海中。

日期:2021-10-25

國際總經

身價海放巴菲特、比爾蓋茲!昔稱股神「太蹩腳」 全球首富再調侃:也許他應該投資特斯拉

年屆50的特斯拉(Tesla)創辦人馬斯克,身價在今年1月達到1850億美元,超越當時的亞馬遜(Amazon)創辦人貝佐斯(Jeff Bezos),首度登上全球首富寶座。如今,根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 BBI),馬斯克的個人淨值,在今(20)日上午已來到2410億美元,穩坐全球首富位置。馬斯克的身價已相當於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和「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兩人財富的總和。對此,馬斯克日前在推特(twitter)上調侃,「或許巴菲特該投資特斯拉了!」

日期:2021-10-20

台股

玉山金、統一、根基...目標每年5-10%獲利!捨工作決定全職投資,他分享股票配置清單

承熙全職投資快2個禮拜了,或許是全職的關係,與網友的互動變得很熱絡。網友問說「承熙你的股票是怎麼配置的?看你可以山居全職投資寫作好羨慕喔!」因此這篇要聊聊,承熙都買哪些股票?原因是什麼?以及為何是這個比率?(原文發布於9/4)

日期:2021-10-19

台股

萬海、陽明、益航...帳面虧損3、5成,但我捨不得跳船該怎麼辦?關於停損你該了解的5件事

前幾天有網友問承熙說航運股套牢該怎麼辦?如果是你,你會如何回答呢?他們買的分別是萬海 (2615)、陽明 (2609) 以及益航 (2601),大約都虧損3到5成。(原文發布於9/22)

日期:2021-09-29

台股

抱300萬進場,他來回操作鴻海6年滾出2千萬!2021年鴻海進場價這樣算「4等份滾錢法」

編按:從冷板凳業務員到股市高手,作者陳榮華曾走過瀕臨破產的人生巨變,唯一不變的是他對股市分析的熱愛,透過不斷地「技術練功」與「心理修煉」,光是靠操作鴻海一檔股票,就能從300萬元資金,6年滾出2千萬元。現今台股低量震盪下,該如何擬定操作策略?陳榮華以他最熟悉的鴻海為例(2317),分享一招進可攻退可守、又可避開短線操作被套壓力的進場方法。

日期:2021-09-15

台股

「小心鋼鐵熔斷、海運翻船!」海嘯曾慘賠千萬,他7年內賺回來,成長股達人示警了

編按:從月薪2萬2千元的工程師開始做起,蕭非凡39歲就當了專職投資人,他很早就不需為五斗米折腰,離開職場超過20年,至今已累積8位數的身家。 不過,投資股市多年,蕭非凡也曾因「與趨勢對作」以及「先入為主」的堅持,無法即時順勢操作而錯失獲利良機,甚至重傷慘賠上千萬。「例如金融海嘯就讓我好好上了一堂總體經濟的課,只不過學費很昂貴!」蕭非凡指出,「那次經驗讓我學會了,當全球總經出現了結構性的問題,就不要妄自猜測底部,最後只會越套越深!」 經此一役,蕭非凡痛定思痛,從基本面挑成長股,成了蕭非凡的核心選股主軸。而他口中的成長股,必須具備「三力」:「產業有成長驅動力」、「企業有競爭力」、「投資具吸引力」。蕭非凡在4年內反敗為勝,至今已坐擁8位數資產。

日期:2021-07-05

台股

台股3天從萬7到萬5,該不該「停損」?理財達人:投資會賠錢,大多敗在2關鍵原因

這篇文章雖然是去年前寫的,今天回過頭來看,依舊適用。看著別人的股票狂漲,自己手上的股票是虧損的,心裡面肯定不好受......有些時候,會造成虧損是因為理財基本功沒做好,才會導致自己失去判斷能力,亂賣股票。理財投資的基本功是啥?最簡單的就是「把投資要用的錢與過生活要用的錢分開」。文中會詳細解說,要怎麼「分錢」,在操作投資時會比較流暢。

日期:2021-05-13

保險

600萬儲蓄險月領1.2萬,他問:改存股領股利會不會比較划算?網傳授「這一招」全拿還能節稅

一名網友好奇儲蓄險每月領息1.2萬元,加上年利率逾3%的美元儲蓄險,與買股領股利相比,哪個比較值得?

日期:2021-04-26

台股

「累計營收年增率」透露股價上漲的祕密?食品股迎接旺季 營運正悄悄增溫

後疫情時代內需消費力道不容小覷,以季節性需求觀察食品族群,自端午節進而延續到第三季的中元節、中秋節等時日節慶,業績增溫會是明顯的有利因素,觀察累計營收年增率以及即將到來的夏日暑期,食品股會是不錯的選擇。

日期:2021-04-12

聰明理財

不用改名又可以賺錢 第二季買食品股 平均獲利上看5%

全台一波改名風潮,某壽司業者推出促銷活動,只要姓名名字含「鮭魚」者全桌免費,引述新聞報導,全台一共有超過300人改名叫鮭魚,這個事件不但引起社會上高度的討論,也登上國際媒體,包含英國廣播公司(BBC)、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都刊登了相關報導。

日期:2021-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