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都漲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都漲共有241項結果
傳產

從會員制被嫌、賠錢5年多,到單店業績打趴全球好市多800家店!這26年來Costco在台灣做對了什麼?

李四端:會員制其實很有趣,你當初來台灣開創的時候大概很多人不太理解,這個會員制憑哪一點?張嗣漢:剛開始非常辛苦,我們第一家店是在高雄1997年開的,會員制也是在過濾我們的客人,今天如果你願意付會員費,你的消費能力、你的收入已經在不同一個層級了,變成來的人的消費能力跟他的客單價都很高,就好像我們去選我們的客層,所以他一定要付會員費,一進來消費能力強,我們的客單價現在全台灣可能是在3千、3200塊左右很高,這個就讓我們把整體營業額拉得很高。

日期:2023-11-17

理財

《一一》.11月

11月是美股表現最好的月分,資金回流股債市,建議投資大型成長產業個股,買了就不要管,等月底再來看。

日期:2023-11-08

科技

魏哲家信心滿滿,台積電長期毛利率可逾53%...為何專家說有變數?關鍵在2024年底完工的亞利桑那廠

台積電法說會透露庫存已經接近谷底的利多消息,專家如何解讀?在美國對中國頒布新的禁令之後,對半導體產業又將帶來什麼樣的衝擊?

日期:2023-10-25

傳產

載客量腰斬、票價十七年凍漲 「我們面臨存亡之戰」 國道客運出一班賠一班 國光、首都咬牙告白

2023-12-05編按:今周刊在1399期報導中,揭露今年以來客運業爆發停駛潮一事,業者直呼「班班客滿的背後,就是我出一班、賠一班。」;如今,國道業者因年年虧損,撐不下的情況下喊出要調漲票價,而交通部公路局也證實此事。COVID-19疫情的出現,改變了民眾出門的交通習慣,自行開車的民眾變多,公共運輸運量嚴重受到衝擊;然而,疫情過去後,高鐵的運輸量早已突破疫情前,台鐵也逐步恢復中,唯獨客運卻仍乏人問津,加上TPASS通勤月票的出現,讓客運更是冷冷清清。受衝擊的不只運量,客運運價17年未漲,營運成本卻是不斷攀升,從「運量」、「缺工」到「票價」,一切壓垮客運業者的因素正環環相扣,過去2年,全台已有多家客運收攤。中華民國公共汽車客運公會全聯會表示,國道客運運價17年來沒漲過,已啟動燃料費、人事、場站租金、車輛折舊等18項營運成本和運價檢討,盼運價能隨物價合理調整。客運公會全聯會秘書長謝界田指出,國道客運運價從2006年現在都未曾調漲,建議短途路線採用的四排椅漲價約30%;中長途路線三排椅約漲30%,四排椅則漲18%至19%。對此,公路局運輸組組長梁郭國表示,已收到客運公會全聯會的提案,接下來會進行初審,完成後再送公路客運審議委員會審查,審查通過後還要報交通部,審查時間還未確定。交通部長王國材認為,客運業者應該先培養運量,他個人傾向票價漲幅由政府來吸收。換句話說,客運業漲價似已出現一線曙光,但究竟票價最終會不會調漲,以及若真的漲價,交通部能提供客運業多少補助?仍必須看漲幅及預算情形而定。(原文刊載於2023-10-11,更新時間為2023-12-05)

日期:2023-10-11

國際總經

股淨比小於一的企業主要小心!

過去一直積弱不振的日股,竟屢創新高,尤其是沉寂30年的老牌金融股大翻身。背後有很大的助力,是來自東京證交所推動企業改善股價淨值比,值得台灣借鏡。

日期:2023-09-27

台股

AI股狂殺!投資人哀號來不及賣變「BI」?專家吐一句:漲多修正很正常…還有「3利多」待發酵

AI股震盪影響,指數重挫逾百點,投資人大嘆AI股來不及賣,變成「BI」(台語,悲哀)。但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7月31日指出,「漲多修正很正常」,AI股第一波漲勢結束要開始進入盤整期,盤整期可能會拉長,後市AI仍有三大利多可期,投資人可逢低布局,迎接真正的爆發期。

日期:2023-08-01

國際總經

這是一個最○○的時代

美國財長葉倫背書,美國經濟可能沒問題;但其他國家還是很有問題。面對漲多的標的,財報公布前可先出場,以防不如預期,股價崩跌。

日期:2023-07-26

科技

台積電不再是「一個人的武林」...另一個護國群山隱然成形 老謝:它們股價、市值都正在「轉大人」

這些年,台積電迅速崛起,市值拉升至15兆台幣,成為大家朗朗上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也拉大與其他公司的差距,於是,又有人稱台積電形成「一個人的武林」。這幾個月,AI帶來的新契機,讓台灣的AI供應鏈股價飆漲不停,這很可能又是另一次產業新革命,台灣的ICT如果在這次AI浪潮中跟著而大起,可能形成另一個護國群山。

日期:2023-07-22

理財

夏至已至 暴雨常至

目前該買美股?還是台股?其實都還可以,美股適合細水長流,獲利率飽和點可到20%,台股宜打帶跑,賺個10%可以落跑。

日期:2023-07-19

科技

蔣尚義、高啟全回台灣...美中晶片戰源於AI、對中國影響不小!謝金河:台積電今年衰退但不致太差

美國政府去年10月對中國祭出更嚴格的晶片出口管制措施,一是接受國家補貼10年之內不得到中國投資,二是高速運算晶片列管,三是商務部祭出殺手鐧,規定拿美國護照的美國公民不得在中國工作。《數字台灣》主持人謝金河指出,禁令出來後,蔣尚義、高啟全都回來台灣了。他請教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這3個措施對中國的殺傷力到底有多大?吳金榮表示,美國禁令再加上日本禁了23種半導體,包括DUV、設備測試等都不能賣。另外,日本如果再加上一項絕招,就是禁止光阻劑賣給中國,中國就不要玩了。

日期:202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