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電巴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電巴共有53項結果
傳產

嚴陳莉蓮高喊「再來一輛國產電車」!MG全新電動車「MG4」6/13亮相,訂價策略藏玄機?

中華車(2204)召開股東會,中華汽車董事長嚴陳莉蓮宣布,MG品牌將推出全新電動車款,正是6/13將發表上市的掀背電動車MG4,由於這是繼納智捷n7後,第2輛國產電動乘用車,因此定價策略格外受矚目。中華車總經理陳昭文表明,MG4上市以後,市場一定會叫好,不過,由於台灣對於電動車仍有疑慮,因此首月銷量目標僅設250輛。對於全年銷量目標,中華車認為內銷可達6.6萬輛,較去年成長26%。

日期:2024-05-31

科技

鴻海下半年將再推2款電動車!納智捷n7今年出貨上萬輛、電巴訂單持續湧進將「出國比賽」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周四(23日)在子公司鴻華先進(2258)股東會上預告,鴻華先進將在今年10月的鴻海科技日再推出兩款電動車,分別是乘用車及商用車,這將使得鴻海的公版電動車平台選項更完整,給潛在客戶更多選擇。由鴻華先進設計、裕隆(2201)生產的納智捷n7電動車,截至今年4月已經出貨約2100輛,預計今年將出貨上萬輛,創造百億台幣營收。其次,鴻海電動巴士Model T接獲不少訂單,讓鴻海決定投入電巴生產,高雄橋頭工廠預計明年投產,初期目標是年產500輛,中期目標是倍增至年產1000輛。

日期:2024-05-23

科技

鴻海電動車明年將在美國亮相!納智捷n7今年將交貨上萬輛 創造百億元營收 鴻海還跟Nvidia合作研發自動駕駛

鴻海今年以來股價飆升逾六成,主因在於AI伺服器業績成長非常強勁,但由董事長劉揚偉主導的電動車事業,其實表現也不遑多讓。鴻海集團發言人巫俊毅周二(14日)下午在第一季線上法說會,代表未能出席的董事長劉揚偉說明時預告,鴻海代工生產的電動車,可望透過美國客戶2025年亮相,在日本市場也愈來愈多客戶注意。其次,鴻海的Model C電動休旅車(納智捷n7)不僅4月拿下國內電動車銷售冠軍,預計2024全年將出貨上萬輛,並創造百億台幣營收。

日期:2024-05-14

科技

鴻華相中橋科,斥資10億投資電動巴士新廠,2025年市占上看5成…導入國產馬達、電池自製率將衝7成

距離高雄高鐵站車程二十公里,附近除了紡織廠、鋼鐵廠以外,幾乎可說是荒煙蔓草的橋頭科學園區,在2025年卻會成為鴻海組裝電動巴士最重要的基地!

日期:2024-04-11

傳產

市區電巴2030年目標1.1萬輛上路,業者喊車型少、如何突破瓶頸?交通部給答案:今年有望見成果

台灣力拚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預計讓11,700輛市區燃油公車汰換成電動巴士,只是進度趕不上計畫,2023年巴士電動化腳步進度落後,僅約2,000輛電動巴士落地,想在2030達到100%還有得拚。交通部前部長賀陳旦指出,現有市區公車購車補助,與電動大客車國產化示範計畫綁在一起,導致第一線客運業者頗有怨言。他說,市區公車電動化的關鍵是客運業,他們提供服務,同時也是消費者。交通部則是表示,政府提供補助預算,自然會希望能夠留下些技術成果,國產巴士車型少、市場競爭不足,讓客運業者購車困難,目前僅成運、華德這2家車廠能符合國產示範計畫,經濟部積極輔導業者符合標準,「今年就有機會看到成果」。

日期:2024-04-03

科技

「我們總裁是學化工的」 前股王大立光投資4.5億台幣做電池材料!著眼4500億美元商機 有機會重回股王?

前股王大立光(3008)投資了4.5億元台幣,與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合作,將材化所運用經濟部科專計畫多年研究的鈮酸鈦(TNO)負極材料技術,獨立出來成立萬溢能源公司,控股90%,著眼未來新能源市場,將從電池負極材料出發,放眼電動車、電動巴士、儲能系統,甚至是無人搬運車及無人機的市場。大立光今年將在台中新廠建立萬溢能源的鈮酸鈦材料試產線,初期產能目標24噸,目標是在2026年達到600噸,供貨給國內外各大電芯廠,預期屆時年營收將上看10億台幣。大立光明明是鏡頭大廠,為何會跨入電池材料,放眼新能源市場?原來這與總裁林耀英的背景有關係。

日期:2024-03-12

科技

鴻海南下成立軟體研發中心,聚焦三大智慧平台,劉揚偉究竟看上高雄什麼?

近期在台灣擴大研發投資的EMS(電子專業製造服務)龍頭鴻海,週三(12/6)宣布高雄軟體研發中心正式啟用,預計招募220人,著重在智慧城市、智慧電動車、智慧製造三大面向。

日期:2023-12-06

傳產

工研院首創大客車智慧充電 未來靠AI規劃路線用電排程 拼2030公車全面電動化!

為邁向2050凈零碳排,我國其中一項關鍵戰略政策,是規劃在2030年達成公車全面電動化的目標。2023年國內預計有超過2千輛電動公車,但與本來的2300輛目標仍有一小段差距。為了幫助客運業者加速轉型,交通部與工研院、鼎漢國際工程顧問合作,建構「電動大客車營運數據監控管理平台」,幫助步入電動化的客運業者,少走冤枉路。

日期:2023-12-05

科技

台灣國產電動車的黎明要來了?納智捷n7熱賣9000多輛後 鴻海吃到海外車廠下單代工EV的最大機會在哪裡?

台灣追求國產電動車的努力,終於看到未來的一道光了嗎?由鴻華先進(2258)為裕隆汽車自有品牌納智捷代工生產的n7電動車,訂單超過9100輛,將從2024年1月中開始交貨,預計6月底前交車完畢。在國產電動車的夢想外,其實還有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為這個兆元集團轉型升級的重要目標,也就是依循手機代工生產的模式,打造電動車的代工生產事業,為鴻海找到下一個成長引擎。2024年即將到來,由鴻海與裕隆合資的鴻華先進,加上鴻海本身,在納智捷n7之外,最大機會在哪裡?市場最想知道的是,是否有任何國外的傳統車廠,願意下單給鴻海代工。如果有,鴻海股價肯定將大大表現。

日期:2023-11-22

科技

科技日亮點》劉揚偉聯手黃仁勳的轉型關鍵曝光 看懂鴻海AI工廠、幫客運減罰單新招

一年一度的鴻海科技日登場,今年除了聚焦在電動車上,也首次揭露未來轉型「平台解決方案」的布局,究竟劉揚偉心裡打的是什麼算盤?

日期:2023-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