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電機系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電機系共有332項結果
政治社會

被貼上「台獨金孫」標籤、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賴清德6個議題直球對決一次看

總統參選人、副總統賴清德周一(8/7)接受三立新聞政論節目《鄭知道了》專訪,暢談產經、軍事、地緣政治等議題,並接受4位名嘴輪番提問,被問及「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白宮疑賴論」、「台獨金孫標籤」、「美國人阿公」質疑、「蔡賴關係」等議題。對於國民黨等在野黨頻操作「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議題,賴清德強調「我不會讓戰爭發生,我會竭盡我所能,維持台海的和平跟穩定。」對於是否接受被貼上「台獨金孫」標籤?賴清德直言「不接受」,並強調,政治上只有「政治金童」,沒有「台獨金孫」。談到外界關注的「蔡賴關係」,賴清德表示他與總統蔡英文關係很好,大家就是一個合作無間的團隊,他順利完成蔡總統交付的工作,兩人在私底下也有不錯的互動、相處。賴清德更透露曾邀請蔡總統到他新北萬里的老家吃飯,最後蔡總統也有跟她好朋友一起去。

日期:2023-08-08

科技

蘇姿丰獲頒名譽博士,原來背後推手是「這個男人」!

AMD董事長蘇姿丰20日獲頒陽明交通大學(簡稱陽明交大)電機系榮譽博士學位,校方說明,推薦人是群聯執行長潘建成。

日期:2023-07-20

科技

「你是說,女性工程師更聰明嗎?」蘇姿丰獲頒陽明交大名譽博士 鼓勵更多女生學理工、台灣學子要放寬眼界

超微(AMD)董事長蘇姿丰周四(7/20)接受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頒授名譽博士,她在致詞時以及與碩博士生座談時都提到,人工智慧(AI)將是未來十多年的科技業大趨勢,而AI需要的不只是軟體或硬體知識,而是許多領域的整合,甚至連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也要一併考慮。其次,根據她的經驗,創造力經常來自不同領域或知識的連結,因此她鼓勵同學們看科技的眼界要廣,因為要解決未來的問題,需要的知識面就愈廣。蘇姿丰在回答一位同學提問時也說,科技業需要鼓勵更多女性投入這一行,因為以她數十年經驗,成效最好的團隊來自於各有不同背景的成員,才能激盪出最棒的想法。

日期:2023-07-20

科技

敢在筆電巔峰時攻AI冷灶23年,窮僑生變新首富  林百里攀峰之路

(今周刊1387)今年以來,全球AI概念大爆發,廣達股價因而創下23年來最高,林百里也因此躍居為台灣新首富。秉持著「烏龜哲學」的林百里,23年來是如何堅持自己對雲端與AI的願景,領導廣達前進?

日期:2023-07-19

台股

廣達2個半月股價飆151%,林百里身家2800億躍台灣新首富!4年前就看好AI:30年來廣達新機會

人工智慧(AI)概念股火爆,包括技嘉(2376)、廣達(2382)、緯創(3231)、光寶科(2301)等挾AI題材,股價創多年新高。其中廣達股價從今年4月的81元附近,一路狂飆151%,週四(7/13)盤中股價衝破200元,一度來到漲停206.5元、續寫23年新高,終場收在195元、漲幅4%,也讓創辦人林百里身家水漲船高,擊敗張聰淵、郭台銘等富豪,成為台灣首富,成為這波AI熱潮大贏家。

日期:2023-07-13

科技

畢業去台積電薪水就比教授高!從「大學教授低薪悲歌」看半導體人才荒:40年前紅利啃完後,台灣怎麼辦?

2023年4月,陽明交大舉辦校慶日,我回學校主持一個電機系論壇,三年來因疫情停擺的活動終於恢復正常,也充分感受到解封後的校園活力。

日期:2023-07-12

科技

AI商機大噴出,台灣電子業狠打馬雲、趙偉國的臉,但新創事業卻面臨種種障礙

前兩天主持《今周刊—台灣大未來》的年度論壇,主題是談台灣的新創與人才,邀請到益鼎創投董事長及創投公會理事長邱德成、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葉俊顯、水木創業顧問董事長及清大創業車庫創辦人廖湘如來演講與座談。其中談到不少重要議題,也曝露出台灣發展新創產業的不足之處,這些討論對台灣發展新創及培育人才都相當關鍵,在此與大家分享。

日期:2023-06-30

科技

半導體人才系列報導》前科技部長陳良基:企業面對科技競爭出現嚴重困境 ,「教育部應聽聽企業聲音,而不只教育學者的聲音」

「半導體人才系列報導」自3月底出刊至今,已獲得一些業界人士迴響,從前科技部長陳良基,至文中受訪的台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院長張耀文都有。除了相關教授在教育現場看到的問題,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也是長期關心這個問題的業界大老,因為如同台積電身為IC製造龍頭,容易見到在代工生產方面的人才問題,聯發科身為IC設計龍頭,也看到了在設計端的的本土人才危機。

日期:2023-06-30

職場

「無法改變失明,就改變被歧視狀況」台中海線囝仔北漂,如何成為台大教授,還摘下學術最高榮譽?

10年內,二度榮獲專為國內大學教授設計,層級最高的學術獎座,並獲得「終身榮譽」殊榮。單眼失明的台大數學系教授陳榮凱,如何替自己迎來精采人生?

日期:2023-05-24

科技

半導體人才系列報導》「這一批不救上來,台灣沒希望了!」為何國立大學半導體所長看不下去 要開暑修課拉大二生一把?

台灣半導體產業的人才危機,不僅在於少子化及投入理工學生的佔比大降,新生代人才的素質弱化,更儼然成為未來國內半導體圈的重大問題。在電子、電機系所等與半導體高度相關的大學教授眼中,如今從大學生至碩博士生,人才水準弱化的現象不一而足,原因不只少子化。從1990年代後期開始的九年一貫建構式教學,造成新生代學子的訓練強度不足,同樣導致現在大學生的數理水準明顯不如十幾年前的學長姊。為了挽救大學生的水準,有擔任國立大學半導體研究所所長的教授,親自跳下去「力挽狂瀾」,之前趁著疫情無法出國,連續兩年在暑假時開電路學課程,且針對大一升大二學生,而非碩士生。「我說,這一批不救上來,台灣(半導體業)沒希望了!」

日期:202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