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飛彈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飛彈共有576項結果
政治社會

辯論會/台灣如何面對中國軍事威脅?趙少康:戰鬥部隊每人加薪2萬!蕭美琴「最終目的非作戰而是確保和平」

2024副總統候選人辯論會今(1日)舉行,在媒體提問階段,關於國防議題,藍白候選人趙少康、吳欣盈都認同應提高軍人薪資待遇,趙甚至喊「戰鬥部隊每人加薪2萬」;民進黨候選人蕭美琴則提出強化訓練、軍備升級採購或自製及積極與理念相近國合作等國防三大方向,強調「最終目的不是作戰,而是要確保台海和平」。

日期:2024-01-01

國際總經

再見2023!指揮中心解編、矽谷銀行倒閉、「習3任」後李克強驟逝…14件重要大事哪件印象最深?

回顧2023年,可說是跌宕起伏的1年。國際情勢方面,俄烏戰爭還未止息,年初美國上空出現中國間諜氣球,讓中美緊張氛圍再添增,習近平史無前例展開第三任期,周邊國家更是繃緊神經。資本市場方面,全球通膨陰影逐漸散去,美國聯準會結束升息循環,熱錢開始回流新興市場,去年一度跌破「萬三」的台股今年氣勢如虹,只差55點就「收復萬八」,台股加權指數更一口氣超越香港恆生指數,達成歷史里程碑。這些都是2023年的關鍵轉捩點,它的影響也將跟著我們一起邁向2024年。跟著今周刊一起回顧2023年的大事,哪些大事最讓你印象深刻呢?

日期:2023-12-29

政治社會

賴清德轟國民黨3禍害,死抱「1個中國」神主牌,趙少康承諾「任內絕不推統一談判」、始終反共保台

總統電視政見發表會第2場週二(12/26)登場,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第3階段火力全開,直指國民黨為台灣帶來3大禍害,包含死抱「一個中國」神主牌,由反共變親共、黑金體質不改,傷害民主價值以及為了取得政權不擇手段等。砲轟「國民黨對得起經國先生嗎?對得起生養它的這塊土地嗎?對得起廣大的台灣人民嗎?」對此,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在臉書表示,「國民黨和我從不認同共產主義、從不親共,始終堅持反共保台!」更承諾未來在侯友宜與他任內,絕不會推動統一談判,今天的兩岸沒有統一條件,只能為下一代鋪陳一個可以看得更遠的環境,兩岸在不同的制度上各自發展,或許三、五十年後,讓下一代決定兩岸的未來。

日期:2023-12-27

國際總經

蕭美琴專訪》戰貓精神就是隨時保持台美中「平衡感」!談台積電建立讓人信賴的品牌:有利台灣佈局全球

2024年總統大選倒數,《今周刊》專訪藍綠白三陣營副總統候選人。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以其外交專業角度出發,闡述眼中的美中、兩岸、台美等之間的複雜關係與地緣政治,並延伸觸及經濟安全、國際與兩岸局勢。

日期:2023-12-26

國際總經

下一場全球經濟危機

2023-12-23 14:37編按更新:中國商務部於12月21日宣布禁止多項稀土加工技術,根據最新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Catalogue of Technologies Prohibited and Restricted from Export)顯示,中國主要禁止萃取、分離戰略金屬「稀土」技術,並修改技術禁止與限制出口清單,目的在於維護國家安全。不過,除了限制稀土技術出口,中國早在數月前因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已陸續禁止出口的品項包括鎵、鍺和石墨。其中,鎵、鍺為晶片製造材料,關乎全球大國在半導體領域的競逐。《日經中文網》報導指出,在「目錄」的禁止出口部分,中國新增了包括稀土在內的磁體製造相關等的技術;另在限制出口部分,增加了稀土採礦、選礦和冶煉等相關技術。綜合外媒報導指出,中國大幅收緊數種金屬的出口指導規定,主要與西方爭奪關鍵礦產控制權的鬥爭不斷升級有關。目前中國仍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加工國,全球稀土冶煉量有9成來自中國。然而,中國已掌握了溶劑提取工藝來提煉這種戰略性礦物,但西方國家的稀土公司因技術複雜性,以及污染問題一直難以採用這種技術,因此儘管西方國家不斷嘗試建立本地稀土加工業務,但仍難有效拓展。關於冷門的「稀土」為何屢屢成為報紙的頭條新聞,以及中、日、美三國如何為它脣槍舌劍?以下為《今周刊》725期的封面故事報導。(原文刊載於2010-11-11 14:37,更新時間於2023-12-23 15:12)

日期:2023-12-23

國際總經

生平第一次謁靈獻給朝鮮,前晚還有「規矩」?距離金正日不到1公尺,謝金河:神秘國度令人難忘

記得錦繡山太陽宮謁靈的盛事前天朝鮮的偉大領導人金正恩親率文武百官到錦繡山太陽宮去謁靈,12月17日是金正恩的父親金正日逝世記念日,2011年71歲的金正日在火車上辭世,迄今已12年,金正恩在兄弟競爭中登上大位,成為第三代領導人。

日期:2023-12-19

國際總經

上層建築與國家經濟命運

經濟基礎是指當代社會的生產方式,上層建築是指文化、制度和權力,看一個國家的興衰,「上層建築」往往是影響一個國家經濟的重要關鍵。

日期:2023-12-13

國際總經

日韓握手言和?岸田與尹錫悅約定攜手打造氫氨供給網絡,目標建構「氫氣全球價值鏈」

尹錫悅就任韓國總統後積極與岸田文雄對話,不但解除了日韓貿易戰時期的各種禁令,就雙邊歷史問題展開協商外,更積極促進雙方經濟合作,甚至達成共構「氫氣供給網絡」的協議。

日期:2023-11-21

政治社會

92歲張忠謀七度代表台灣出席APEC!從李登輝、陳水扁到蔡英文 為何總統常找企業家「出國代打」?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代表總統蔡英文,參加本周在美國舊金山舉行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的經濟領袖會議。這是92歲張忠謀第六次代表蔡英文出席APEC領袖高峰會,也是第七次代表台灣出席,或許也可能是最後一次。張忠謀是過去近30年來,代表我國元首出席這項國際盛會的第三位民間企業家。從李登輝、陳水扁到蔡英文,為何歷任總統都喜歡找企業家「代打」?若觀察這幾次經驗,可以發現在2000年首次政黨輪替以來,民進黨執政時的總統,較常委由企業家擔任領袖代表出席,通常這也是兩岸關係相對逆風的時候,而由企業大老出面有助降低我國代表人選的政治敏感度。

日期:2023-11-14

國際總經

阿共侵台初期得靠自己!《日經亞洲》專訪前參謀總長:美航母打擊群最快2週才能抵台,要不倒下得靠這武器

自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台海關係在美中政治角力下,充滿容易擦槍走火的不確定性,再加上2022年8月以來,中國因美國眾議院前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發動圍台飛彈軍演等一連串國際事件,讓台海局勢更加緊張,引發全球關注。面對兩岸危機何時會一觸即發,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日前接受《日經亞洲》(NIKKEI Asia)專訪時表示,中國一旦以武力犯台,美軍要抵台恐怕會耗費數週的時間,他強調,與其著重在大型軍艦、戰車上,當前最重要的是發展能高存活的小型機動武器,將台灣防禦的優勢極大化。

日期:202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