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機車大廠光陽工業爆發經營權之爭,最終由執行長柯俊斌當選董事長,一統江湖。這位最接地氣的董座,將如何運用智慧,回應股東對光陽重返榮耀的期許?
日期:2025-04-23
台灣企業赴美掛牌,如今卻面臨轉板及下市的風險。面對台灣資本市場大力招手,新創公司該何去何從?
日期:2025-04-23
(今周刊1478)有此一說,美國掀起關稅戰的目的之一是催動「人造熊市」,藉此壓低美債利率。從美國當前的沉重債壓來看,陰謀論並非無的放矢,只不過,債市反應沒有照著川普的劇本演出。
日期:2025-04-16
深水炸彈四處引爆!先前提到港股的末日景象,繼昇能集團一天股價大跌98.4%,香港最受矚目的是和周杰倫有關的巨星傳播(6683),週三股價大跳水,一天大跌72.2%,股價從最高的13.16跌到2.04港元,市值從333.37億跌到剩下17億港元。
日期:2024-09-11
台灣電動機車龍頭Gogoro,有兩車款被爆使用中國製關鍵零組件,卻仍違規申請政府補助。不只如此,兩年前它風光赴美上市,而今股價跌逾九成,高層近期更接連離職……。
日期:2024-09-11
今天在經濟發展委員會顧問會議上,林之晨委員提到爭取外國新創公司來台上市的提案,我補充一點,加上一條鼓勵海外上市的台資企業也回台上市!我特別舉Gogoro的例子。
日期:2024-09-04
(今周刊1444)台灣新創公司家數年年成長、早期投資金額、件數創新高,百隻獨角小獸嶄露頭角⋯⋯;台灣新創產業生態系正以可見的速度,形成物種多元、植物繁茂的熱帶雨林。機會存在,但挑戰也未歇,獨角小獸們如何茁壯、出海,仍是首要課題。
日期:2024-08-21
CNBC在2024年5月份,公布了一份具有潛力的破壞式新創公司名單,在這份「2024年CNBC Disruptor 50家新創公司」的排行榜名單中,我們發現,其中約有三分之二的公司,直接或間接與人工智慧(AI)相關。這顯示了,美國市場大量運用與孵化AI相關領域的新創公司逐漸浮出檯面,而且應用場景相當廣泛。推進美國AI新創加速發展,資金池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日期:2024-07-29
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近期除了忙著總統大選衝刺,旗下的媒體公司Trump Media & Technology Group(TMTG)也宣布掛牌上市,川普的財富因此大幅增加,市場投資者對這家新媒體公司高度關注,也反映在該公司股價上,掛牌第一天就一度飆漲約58%,川普的淨資產更飆升了數十億美元。
日期:2024-03-27
電動車議題大熱,因此比液態電池更穩定、同時具備續航力與安全性的固態電池,成為市場關注重點,固態電池製造商輝能周二(1/23)啟用台灣桃科廠,按照規劃,2024年起將由桃科廠出貨給全球車廠客戶。對此,陸行之卻在臉書發文,以福斯及BMW的2家轉投資公司,在美上市後均淪為水餃股,目前還是沒營收,每年就要虧損數億美元,提醒「要投資這種還手上沒錢就喊出要大幅投資的新創公司還是要小心點」。
日期:2024-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