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中國醫藥大學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中國醫藥大學共有203項結果
健康

一個耳鼻喉科醫師的無奈:我最討厭看門診的原因,就是我老覺得,我需要一直在門診「撒謊」

門診外面,傳來一陣騷動。有位病人跟其他的候診病人吵了起來。她告訴門診小姐,她的情況很嚴重,必須要先看。可是,不僅別人不讓她先看,門診小姐也請她按照號碼,乖乖排隊。我在門診房間裡面,聽到她罵人的中氣十足,絕對不會有什麼大病,所以一直到她的號碼到了以後,才讓她進來。

日期:2021-10-15

政治社會

給還在猶豫要等莫德納和BNT的你:50萬醫護肉身施打!AZ疫苗7大重點總整理,你擔心的一次釐清

一早還是很多人問疫苗的事情,問我為什麼覺得不用特別等莫德納和BNT?

日期:2021-07-15

全台防疫報導

經濟發展與防疫安全勢必兩難? 攜手聯電、智邦與中國醫藥 林佳龍:運用大數據科技防疫網、與疫共存

新竹縣政府近期結合產官學研成立「科技防疫網小組」,運用AI、AIOT、大數據、5G與科技分析築起「科技防疫網」,未來可用於快篩檢測、疫調、居家隔離人員監測追蹤、負壓隔離能量建置及重症患者收治、確診者安置等。這套計畫不僅能阻斷病毒傳播鏈,也能降低第一線人員壓力,該計畫的幕後推手、前交通部長林佳龍今(29)日接受《今周刊》專訪時指出,防疫三級警戒影響經濟活動的代價太高,不管警戒延長多久,「都是用時間來買與病毒作戰的空間」。他認為,台灣應積極建構「與疫共存的安全網」,利用科技有效的追蹤病毒。

日期:2021-06-29

政治社會

新冠肺炎中藥有解!600多年前這帖老藥方…就是專治流行病,他聯手中醫界催生「清冠一號」

一帖治療新冠肺炎病人有顯著效果的老藥方,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蘇奕彰與中醫師聯手下,得以成為標準處方,又可大量生產,易用且效速。

日期:2021-05-26

健康

台中夜唱團》2校累積確診達14位! 尚有4位同學待「採檢結果」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23)日再公布台中5例本土確診個案;朝陽科大夜唱團染疫至中國醫大,截至23日止,兩校目前學生和其家人確診人數達14人、匡列353人,尚有4名學生等待檢驗結果。

日期:2021-05-24

生活消費

苗栗首例個案足跡曝光! 板橋續攤完奔桃園酒店 連2天跑中醫大新竹附醫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宣布新增333例本土個案,地區遍佈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基隆市、彰化縣、台中市、宜蘭縣、新竹縣及苗栗縣。其中,苗栗首度破蛋,出現第一例確診個案,經過調查,該個案足跡曝光。

日期:2021-05-17

生活消費

及時揪「宜蘭社區感染」! 2急診醫發揮警覺立功 「很感謝病人很誠實」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這次揪出7名本土感染個案,要感謝羅東聖母醫院急診室主治醫師郭恩悅、以及台北市新光醫院的急診科許醫師,因為2人警覺性高主動採檢通報,分別可獲得通報獎金2萬元與1萬元。

日期:2021-05-12

健康

中醫為輔補元氣 提升罹癌存活率

面對台灣十大死因之首的「癌症」,目前的治療趨勢為「西醫為主、中醫為輔」,從臨床與實證醫學的角度,中醫介入癌症治療的益處也確實不少。

日期:2021-04-28

健康

在家自備中藥材 這樣保存才長效養生

滋補之風盛行,不少人家中都會存放一些中藥材以備不時之需,但藥材放冰箱可放多久?又該如何判斷藥材是否變質? 其實,即使在保存期限內,使用前仍要留意是否出現變質現象。

日期:2021-03-17

健康

掌握「清柔平」進補三原則 春暖養生 五種體質的中醫食療五帖

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是最適合調養身體、改善體質的時間點,不管是手腳冰冷、氣虛倦怠,或是口乾舌燥、頭暈體沉,透過食療調養,都能獲得好效果。

日期: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