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塑膠循環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塑膠循環共有11項結果
國際總經

塑膠完全循環化,總投資需超過1.4兆美元!石化與塑膠循環市場進入新篇章,挑戰有哪些?

為探討塑膠循環促成永續發展的新趨勢,台灣化學產業協會、台灣區石油化學同業公會、台灣塑膠製品工業同業公會日前舉辦「聯動共贏—石化與塑膠循環市場新篇章」論壇,由李長榮化工公司副總經理林欽洲擔任召集人。論壇邀請了東南亞聚烯烴(Southeast Asia Polyolefins)總監JP Nah、循環塑膠服務公司總監Jonny Goyal、東南亞苯乙烯和ABS總監Daniel Siow等業界重量級嘉賓分享他們的觀點和經驗。

日期:2023-11-29

科技

「沒處理的環保廢棄物還是垃圾!」終結污染刻不容緩...業者:可堆肥塑膠應被重視

今周刊編按:今年8月起八大類場所將禁用生物可分解塑膠PLA免洗餐具,主因是民眾回收時容易與塑膠類混淆,且PLA要在特定環境才能分解,台灣幾乎沒有相應的堆肥處理設施,多只能焚化處置。「終結塑膠污染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宏力生化副總經理王舜弘鄭重表示。鑑於國際限塑新法上路,台灣生質與永續材料產業協會(TBSM)周四(7)日舉辦「可堆肥塑膠循環再利用論壇」,呼籲政府更加重視「可堆肥塑膠」的應用。

日期:2023-09-07

政治社會

環保署廢棄物管理 攜企業施展魔法 做這三件事 讓塑膠垃圾華麗轉身

我國塑膠資源年需求約一千兩百萬公噸,近八成出口,剩餘約兩百餘萬噸留在國內使用。目前,台灣塑膠廢棄物的回收再利用比例約為四十%。排出廢塑膠當中約十二%來自事業排出,約二十四萬公噸塑膠廢棄物,相當於兩千五百座一〇一大樓的高度。為此,環保署資源循環辦公室決心與企業聯手,施展綠色魔法,讓貽害千年的塑膠廢棄物變身有用的資源,進而減塑,達成資源循環零廢棄的目標。

日期:2022-12-02

政治社會

邁向零廢棄物願景 日月光創造「膠」換經濟

為實現2030年廢棄物資源化達100%與零廢棄物願景,日月光已發展出生產用廢膠條循環再利用、包材循環再利用及創新等循環經濟創新技術,創造出更大附加價值的「膠」換經濟。

日期:2022-07-04

政治社會

邁向循環經濟的新創未來

廢棄漁網製成的時尚循環眼鏡和側肩包、廢棄菱角殼炭化成為菱殼炭建築材料或居家用品、回收咖啡渣製作的環保雨靴、將青草結合回收塑膠轉化為產品……,這是環保署於今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在松山文創園區北向製菸工廠舉辦的「2030超越圈圈 Circular-Cross」—循環經濟新創展,旨在結合土地的味道、人文的故事呈現循環的日常。超過70個循環經濟品牌的多元創新展品,從食、衣、住、行、育樂等面向貼近生活讓民眾體驗,連展區內的陳列架及裝飾物件,也都使用回收再利用的軟木塞、紡織、木頭餘料或塑膠等材料。

日期:2021-11-22

政治社會

第五屆資誠永續影響力獎擴大舉辦:公私部門運用善創意影像 傳遞SDGs核心價值

國內重量級永續創意指標、「2021第五屆資誠永續影響力獎」於11月11日盛大舉行頒獎典禮,總計40多件參賽作品,創下歷年新高,競爭激烈。其中,家樂福《改變,從看見動物開始》及若水國際《Tech for Good 打造身障就業新可能》脫穎而出,分別奪得「企業永續組」及「社會創新組」金獎榮耀,再加上銀獎、銅獎、特別獎作品共18件獲得評審團肯定。獲獎單位橫跨公私部門,於頒獎典禮中齊聚一堂,交流落實永續作為的最新創意,一同在永續發展的道路上攜手前行。

日期:2021-11-16

傳產

產業應用》 從回收到再製 媒合原料廠與品牌商 串出一個循環經濟生態系統 塑膠中心的海廢變商機魔法

在長達近三個月海廢調查報導中,我們不時聽到「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下稱塑膠中心)」的名號。只要問及,「哪個團體正在想方設法解決海廢問題?」無論是環保團體如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或官方環境保護署,都不約而同指向塑膠中心。於是,我們循線拜訪,一探他們到底有何妙招,能對付恣意流散的惡臭海廢?

日期:2021-04-21

政治社會

淨灘「只是把垃圾從海上搬回陸地」 2.5公斤寶特瓶做一件「海廢衣」 回收再利用

寶特瓶一直占台灣海洋廢棄物的大宗,其中有不少來自境外,為了更妥善再利用這些海廢寶特瓶,環保署主動邀集紡織廠與回收廠,研發製作環保衣,是全球目前海廢含量最高的產品。

日期:2021-01-20

國際總經

減塑不只是Cost Down這麼簡單!飲料店、咖啡館、低卡便當店需要知道的事

但是當我們發現,我們的食物鏈已全面被塑膠入侵,海鮮、鹽巴、飲用水、乃至於空氣中都驗出塑膠微粒的存在,這可就成為健康問題,非常迫切且必須趕緊找到解決方案!

日期:2019-12-16

焦點新聞

不鏽鋼吸管、玻璃吸管...不見得更環保!5個假掰文青減塑行為,你中了幾個?

本文作者黃恩浩,因受聖經「治理這地」啟發,於是開始成天研究都市雨水的利用,專長為海綿城市、雨水管理、基地保水、都市防洪,是國內新生代的水資源專家。協助政府修訂基地保水設計技術規範、社區及建築基地減洪防洪規劃手冊、屋頂綠化技術手冊等,並規劃福山部落雨水利用多元供水工程、海洋大學雨水公園案,期待協助國家創造更優質的都市水環境。同時為美國 LEED 認證專業人員及環境教育人員。目前也是綠學院的綠色帶路人。

日期:2019-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