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升息的共識」是對的嗎?

「升息的共識」是對的嗎?

2014-12-04 09:38

除了美國之外,實在很難有充分的證據說服我們:全球經濟正在加溫,以致升息是無可避免的選擇。

聯準會QE(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已退場,在經濟表現強勁下,下一步自然是讓利率回到正常水準。一般預估,明年美國利率升幅介於五十至一百個基點間,顯然升息預期已廣為市場所接受。

 

但是,何謂正常的利率水準?事實上,大多數人只知道「非正常」的利率環境,以為這就叫「正常」。六○年代和八○年代的高通膨率,帶動三十年期公債利率由四%躥升至一四%後,再重重摔下。然而,在那之前的數百年間,政府利率維持在二%至四%的區間浮動。目前,我們就是處在低利率的這一端。

 

《經濟學人》雜誌最近發表一篇有趣的文章指出,每當俄羅斯侵略鄰國時,如阿富汗、喬治亞,以及現在的烏克蘭,油價就會崩跌。因為高油價讓俄國資金充裕,也把民族自信心推向驕傲和冒險的邊緣;等到發現身陷地區性戰爭,且面對國際經濟制裁時,只能超額出口石油以挽救經濟。到目前為止,歷次的軍事衝突都如出一轍。

 

此外,日本依舊羸弱,安倍經濟學無法改變結構性的問題,還是得仰賴貨幣刺激政策;但是根據過去的經驗,貨幣政策並無法產生持續性的經濟復甦。歐洲也陷入零成長的泥淖中。

 

除了美國之外,實在很難有充分的證據說服我們:全球經濟正在加溫,以致升息是無可避免的選擇。

 

通膨的主要來源,是薪資成長。所得較高的人將開始增加消費,進而帶動消費性產品價格上揚;不過,唯有薪資成長的速度快過勞動生產力,才會出現這種狀況。如果勞工獲得較高薪資,但以更快的速度製造消費性產品,比方生產力提升,那麼消費者物價就不會上升。因此,這其中存在有趣的扭曲現象。

 

過去六年來,全球失業率攀高、薪資成長停滯,如今只有美國的失業率出現大幅下跌的狀況。同期間,透過行動應用程式、社群網路、大數據等科技應用,生產力大幅提升。由於低薪維持好長一段時間,這些科技還沒有全面應用在製造或服務產業中;一旦薪資明顯成長,企業很快就會導入這些新科技,進而壓抑薪資成長的力道。換句話說,當老闆威脅要以新科技取代我們時,你還敢開口要求加薪嗎?

 

因此,儘管升息趨勢已成共識,但也有足夠的理由指出這是錯誤的預期,那麼市場便可能出現嚴重的錯誤定價。若是如此,受惠於低利率的資產或產業,可能比較有上漲潛力,不動產、債券和高殖利率股票漲相較佳;而銀行、保險和低負債或高現金部位的公司,就比較吃虧了。

延伸閱讀

全台8縣市「打囤房」!囤房最高稅率拉高到3.6%,租屋族將成受害者?高雄市「1政策」化解

2022-03-16

「囤房稅」改全國歸戶拉高稅率,可能打到這群人!房仲老鳥:新交屋、精華區個案影響大

2023-07-06

名醫擁91房當「超級包租公」竟逃漏稅!5戶以上囤房大戶逾半要補稅…分割小坪數避稅政府怎麼抓?

2023-06-15

劉德音:別因薪水高就來台積電…想來要有2特質!為何台灣難有谷歌、SpaceX?他說跟「這」有關

2024-05-31

「囤房稅」改全國歸戶、稅率最高4.8%明年起實施...實現居住正義346萬戶房屋稅反減輕!

2023-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