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共18筆,顯示第1頁/2頁
台積電現在是最夯的個股。這個大家都認為「最好的電子股」,曾幾何時,已經不再是走勢溫吞的牛皮股,而是一路上漲的狂飆股。
「現在還可以買嗎?」是最多人問我的問題,無論是在臉書粉絲專頁上,或是演講現場;無論指數在10000點,還是14000點,都永遠有人問。
現在有非常多的ETF(指數型基金)達人,大家的共識是「這是最適合沒有時間選股的人最好的標的」,但歧異處也很多,例如該買國內ETF?還是該買美國、甚至全球的ETF?或該賺價差?還是該領股息?抑或除了大家最熟悉的0050、0056外,還有沒有別的台股ETF可買?到底該買0050?還是0056?
最近受邀上金鐘獎最佳主持人謝哲青主持的金鐘獎最佳節目「青春愛讀書」,和大家導讀一本我很喜歡的投資理財經典《富爸爸,窮爸爸》,可說是財經作家少有的殊榮。
00692、00850、00878這三檔是最多人問我可不可以買的ETF,也是資產規模僅次於「國民ETF」0050和0056,排行三四五名的ETF(衍生性ETF不計算在內)。我先說答案:「當然可以。」讀者看到這裡,會想說:「那麼這篇文章還有必要繼續看下去嗎?」
上一篇提到「賺到第一桶金之後,要買什麼?」很多讀者就想進一步問:「該怎麼賺到第一桶金呢?要多久呢?」
每一個人累積財富的第一個里程碑,應該就是存到第一桶金,一般說是100萬元。你或許已經達到,「賺到第一桶金之後,要買什麼?還是要做什麼呢?」如果你還未達成,也可提早問自己。
全球股市在3月落底之後,無視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至今仍未緩解,已經展開連續4個月報復性反彈。遽聞全球股市開戶數因此激增,其中尤以年輕人的比例最高,看來大家都想藉此良機大賺一筆。
繼之前去跟一群國三畢業生演講「投資理財」後,上個月曾連續兩天到不同科技大學,向商管科系學生演講。前一次的挑戰是國三生可能完全沒有投資理財的基本概念,這次挑戰顛覆大學生在課堂上所學到的投資理財觀念。
最近受邀去向一群國三畢業生演講「投資理財」,對我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開始不久,我問同學:「股票是什麼?」有人回答我:「它會漲,也會跌。」我認為他只是一知半解。換作是你,你會怎麼回答?
最近有一個網友傳訊息給我,提到他這幾年投資的慘痛結果,希望我能給他一些建議。他必須獨自撫養孩子,本來有好幾間房子,為了想要在股市賺錢,所以只留下一間自住,其他都賣掉了,結果碰到2008年金融海嘯,損失慘重。 後來轉去投資海外房地產,結果又血本無歸。他決定賣掉最後一間房子,再戰股市。幾年下來,本來還有獲利,但被營業員慫恿去玩期貨,加上今年新冠肺炎造成全球股災,又賠了上百萬元。現在雖有工作,但能拿來投資的資金已經非常有限,問我該怎麼辦?其實,我真的愛莫能助。
小資男女資金不多,能選擇的理財工具相對有限。定存、儲蓄險、股票,算是資金門檻和資訊門檻最低的三項理財工具。若將風險度由低排到高,幾乎所有人都會認為定存風險是零、然後是儲蓄險、而股票的風險最高。 我的看法卻完全相反,你一定會問:「怎麼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