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共64筆,顯示第1頁/6頁
台積電從去年12月之後,股價就一直穩在千元之上。直到3月之後,終於看到9字頭,川普祭出關稅後,甚至可能要看到8字頭...。很多人等了好久,想說現在是一個進場的好時機嗎? 我請大家先捫心自問:「為什麼想買台積電?」然後,請你自己回答自己。
所有的投資專家都說,買股票該看的是「價值」,而不是「價格」。 價格再低的股票,如果公司經營沒有持續成長的動力,也不該買。價格再高的股票,只要具備長期投資的價值,都值得買。然而,人性讓「價格」成為一般投資人買股票的第一道心理關卡。
用過去的數據統計出來的數學模型,都是「後見之明」,有很多假設前提的數學模型,則是假的「先見之明」。 用「過去已知」或「未來假設」的「數學模型」,怎能對「未來未知」或「不容假設」的「真實人生」提出建議呢?以下茲舉三例來說明:
今年9月中旬,在一場演講結束後,有位聽眾問我:「我很擔心年底的美國總統大選,想現在就把股票賣光,這樣好嗎?」我勸他不要庸人自擾,但他說自己因為擔心,所以現在非常焦慮。 我也只好說:「如果已經影響到你的日常生活,就賣了吧!」如果他後來真的出清股票,如今應該很後悔。
台股周三(9/4)盤中一度暴跌超過1100點,殺破季線支撐,最低來到21000點,讓不少投資人又在問:要不要趕快賣! 今年8月有幸接受知名媒體人陳文茜邀請,在她主持的網路節目「茜問」中和她對談。訪談過程中,她居然問我「什麼叫套牢?」我當場愣了一秒鐘,才簡單回答她。這件事給我很大的啟發,因為我想各位也可能不是很了解「套牢」的真義吧?
0056和兆豐金,這兩支存股族最熟悉的標的,股價其實一直很接近,但最近兆豐金始終都比0056貴個幾塊錢(即便近日台股連日震盪下)。以7月底的收盤價來看,兆豐金是43.2元,0056是38.37元。 不過,因為0056已經除息了3次,共2.56元,若把股息還原,0056應該是40.93元,而兆豐金仍含息,所以兩者的股價差距不算大。
股市投資人大致上分兩派,一是追求「賺價差」,另一是追求「領股息」,或是在自己的投資組合中,用不同的股票來追求不同的目的。
萬眾矚目的00940在4月1日正式掛牌上市。收盤價跌破發行價,收在9.76元,跌幅2.4%,可能讓很多對ETF有誤解的投資人得以夢醒,原來ETF也是會「套牢」的。
最近看到媒體紛紛報導一般人搶購00940(元大台灣價值高息基金)的新聞,覺得這些人是不是瘋了?有人解定存來買,有人拿房子去抵押借錢買,連出家人也動了凡心來買,券商人員為此忙翻天,最後還有幾家券商乾脆宣布停止接單,甚至發行商元大投信和央行總裁都出來呼籲投資人要冷靜。
台股新春開紅盤當天,台積電直接開在差一檔漲停的709元,創下歷史新高,也讓套在2022年1月688元的投資人終於解套。當天以及隨後的交易日雖然都沒能收在700元之上,但至少也持續在關前震盪。
很多投資達人都主張年輕人因為可以累積財富的時間很長,所以該買成長性較高、年化報酬率比較高,以0050為代表的「市值型」ETF,而不該買相對較差、以0056為代表的「高股息型」ETF。我為什麼持不同(但不是反對)的立場呢?
莎士比亞名劇《哈姆雷特》有句經典台詞:To be or not to be?用在買房子這件事上,就是「該買房,還是不買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