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不做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不做共有2160項結果
勞保勞退

最快4年後破產,74%民眾喊即刻改革 新政府非救不可 讓勞保活下去!

(今周刊1427)一套誕生時就注定短命的勞保年金制度,讓全台上千萬勞工長期被領不到退休金的焦慮感籠罩。早在2012年,勞保就浮現病灶,宣告剩下15年餘命,接連喊出「不改會後悔」的馬英九、蔡英文政府,卻接連跳票……,改革空轉的10多年間,勞保財務黑洞急速擴大,此刻與破產的距離只剩4年,這是新總統無可迴避的責任與挑戰,搶救勞保,賴清德準備好了嗎?

日期:2024-04-24

國際總經

日本經濟失落十年、歐洲經濟復甦之路漫長,全都是「殭屍企業」造成的?

《時間的代價》為愛德華.錢思樂的最新作品。書中闡述利率的存在,影響了人們配置資產與投資的決策。一旦貨幣過於寬鬆,金融市場就會失去穩定,造成社會貧富差距擴大、房價居高不下、人們手上的錢越來越薄,甚至導致我們一輩子無法退休……第一次有人用「殭屍」來形容企業,是講1980 年代末期苦苦求生的美國儲貸機構。由於伏克爾主政的聯準會實施高利率政策,重創這些名為「互助儲蓄銀行」的在地型儲蓄機構,導致他們的資金成本遠高於未清償貸款的報酬率。

日期:2024-04-23

政治社會

台電總座王耀庭請辭「不捨同仁被誤解」 連日停電挨轟、彭博示警「全台做好停電準備」內部實際狀況曝光

今周刊編按:台電15日電力供應一度吃緊,加上桃園連日發生停電事故,引發能源政策議論。近日甚至有專欄作家在《彭博》向台灣發出警告,要台灣做好「停電的準備」。報導內容指出,台灣的風電政策發展處在危險當中,呼籲520即將上任的賴清德政府,應該要立即採取行動,廢除台電原先的採購規則、避免能源危機。眼見能源政策議題不斷延燒,台電總經理王耀庭今天表示將請辭負責,經濟部則表示全力慰留中,希望一起繼續努力。

日期:2024-04-20

個股深入分析

存股助理第471期︱新產第1季財報與0403地震損失評估

新產第1季獲利表現亮眼,不過,0403大地震讓許多人擔心第2季獲利可能會有所下降。我們認為,地震賠付對第2季獲利影響輕微。至於近來美國公債殖利率走揚,我們也認為對新產利大於弊。

日期:2024-04-17

傳產

「韓國亞馬遜」酷澎在台資本額急增到momo兩倍,一年啟用三座物流中心! 一片尿布背後的電商大火拼

(今周刊1426)素有「韓國亞馬遜」之稱的酷澎,挾華爾街資金來台大打補貼戰,今年以來,資本額就翻了近一倍,相當於台灣電商龍頭momo的兩倍。另一洋派對手蝦皮,母公司去年則首度虧轉盈,無論流量、交易金額都稱霸台灣,讓本土兩大電商momo、PChome備感壓力。土洋大戰號角響起、實體電商進攻,電商業者如何應戰?

日期:2024-04-17

理財

富蘭克林基金獎加持 收益專家實至名歸

第27屆傑出基金金鑽獎揭曉得獎名單,常勝軍富蘭克林今年再以「富蘭克林坦伯頓美元短期票券基金」獲得最佳貨幣型基金大獎,締造連續25年掄獎不中斷的超前紀錄*。

日期:2024-04-17

理財

如何不斷地從股市賺到錢?富爸爸寫給女兒的信:買股票,一生不能踩的3條紅線

騰訊前副總裁、Google研究員、矽谷投資人吳軍博士寫給年輕人的成長啟迪之書。40封有溫度的家書,40堂大學不教的人生課,誠懇講述那些只說給親人聽的人生智慧。

日期:2024-04-16

政治社會

黃子佼愛站「創意私房」被封網!衛福部首度引用行政執行法 數發部傍晚接到公文後出手

編按:衛生福利部次長李麗芬傍晚表示,已於周三(10日)下午以行政執行法做為法源,發文給數位發展部協請封網「創意私房」。李麗芬說明,衛福部根據行政執行法第36條授權,政府機關基於阻止犯罪、危害之發生或避免急迫危險,而有即時處置之必要時,得為即時強制,行文數發部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對「創意私房」封網。數位發展部則在晚間7點前表示,該部主管的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於傍晚近6時30分收到衛福部公文,依據《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及《性侵害防治法》相關規定,要求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者針對 meitufang.com 執行網域停止解析措施。TWNIC收到公文後,隨即協調各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者,停止解析(就是封網)該網域名稱。

日期:2024-04-10

科技

搭上氣候變遷特快車 富蘭克林坦伯頓全球氣候變遷基金把碳排變利基

今年開春沒多久,全台氣溫就大洗三溫暖,前一天的高溫超過30℃,隔天氣溫就降到10幾度,台灣民眾最愛的旅遊勝地日本,東京還下起罕見三月雪,這一切全因全球氣候變遷。

日期:2024-04-10

理財

因為有錢,所以善良?他揭「香港首富李嘉誠如何請人吃飯」背後真相:為何富人比窮人更缺德

人們普遍相信真正的精英都是這樣和藹可親,甚至仙風道骨的,他們的成功根本不是靠投機鑽營,而是靠正大光明的軟實力。然而,皮福在論文中甚至認為愈不道德的人愈容易獲得更多財富。不管怎麼解讀,研究者們公認一個事實:社會經濟地位高的人群往往比普通人更自私。既然如此,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有什麼好處?

日期:202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