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保值的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保值的共有86項結果
房地產掃瞄

升息、通膨恐釀建商倒閉潮!為何小型建商更容易受傷?4大因素將由北擴及中南部

日前傳出北台灣有建商開始倒閉、跳票,可能釀成爛尾樓的房市未爆彈,雖然建商倒閉僅為少數個案,且實際會倒閉的也為小型建商,但此事已成為市場警訊。特別是營建成本高漲、升息循環來臨、央行限縮政策的影響下,未來是否新建案延遲交屋、不開工或延遲開工的現象會更加普遍,將是接下來的房市觀察重點。不過,少數小型建商開始面臨倒閉危機,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對此指出,其中有包括小型建商現買現賣、無能力囤地;成本較高,相對競爭力較弱;限縮土融建融,造成資金缺口;營建成本大幅增加,入不敷出等4個原因,是造成小型建商面臨較大風險的因素。

日期:2022-06-16

台股

「台積電又不是阿里不達股票」680元一路向下散戶套在半山腰...為何買「好公司」卻受傷最重?

在兩週之前,阿水的週報就說:接下來選擇權就會不好做了。這句話是以買方的角度來說,不管是Buy Call/Put或者價差單,都會是如此。 上週週報的兩句重點: 1. 不要把資金一次打光,我自己也是會把想做在多頭價差的資金分兩筆下 2. 整個大盤在這邊太急著猜漲很容易被磨死。

日期:2022-06-14

心法與觀點

存股助理第165期︱債市泡沫爆破,想撈底再等等

2022年有兩個泡沫爆掉值得我們關注。一個是高科技股泡沫,這是大家比較熟知的。另一個則是債市泡沫,大家比較陌生。存股助理電子報成立一年多以來,一直對這兩項投資標的戒慎恐懼,儘管這兩個泡沫與我們無關,卻是一堂值得好好記取教訓的教材。

日期:2022-05-04

傳產

工業地產活化租賃,讓傳統產業迎向曙光:德隆纖維與信興工業的家族轉型之路 夕陽產業如何翻身?轉型「代客租地、客製化建廠」,讓傳產家族華麗轉身

當傳統行業走到盡頭,經營者該選擇技術升級奮力求生,或破釜沉舟開拓新事業?大稻埕起家的德隆纖維第三代陳則元,十五年前毅然成立顓隆倉儲,著手活化家族土地,轉型踏入「代客租地、客製化建廠」新領域,甚至影響共同合作地主,為其注入新活水。如早期知名太陽肥皂的母公司信興工業,家族重心從出租土地也移往工業不動產開發,並攜手與顓隆倉儲共創未來。

日期:2022-04-15

房地產掃瞄

俄烏戰火恐讓「房價飆更高」! 通膨惡化、原物料起漲,小心戰爭引發房產海嘯

俄羅斯與烏克蘭間的戰事未歇,嚇壞全球股市,在歐美禁運俄羅斯石油、多個國家制裁俄羅斯,讓不少大宗原物料應聲漲價,原本已受通膨陰影籠罩的市場經濟,更加雪上加霜,除了金融市場面臨巨大衝擊以外,台灣的房市恐怕也可能因為通膨、升息及資金緊縮等因素,逐漸受到影響。

日期:2022-03-09

產業個股追蹤報告

【麥克連】20220306產業個股追蹤:烏俄戰爭的後續效應及2Q22重點操作族群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2-03-06

房地產掃瞄

政府打房為何越打房價越高?除「羊群效應」外還有低利環境 專家:明年進高原期,留意這2件事

內政部日前通過修正草案,未來預售屋及新成屋的換約轉售都將受到嚴格限制,這也被視為對房市再下重手的「打房措施」,不過,回顧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的討論聲浪持續不斷,如央行的信用管制、地方政府欲推行囤房稅、財政部推房地合一稅2.0到內政部實價登錄等議題,成為市場矚目焦點,但是房價始終不見下跌,甚至還屢屢創高,為何政府頻頻推出打房措施,卻仍壓抑不住房價?

日期:2021-12-13

房地產掃瞄

50年首見!蛋白區翻轉,包辦前10大漲幅行政區…全和這4因素有關

根據五大房仲業者公布的11月房地產買賣成交量,發現上月的交易量仍延續幾個月以來的買氣,雖然在部份業者的統計中,有呈現量縮的情況,但與去年同期相比約有3%到21%的成長,顯見房市買氣持續維持高檔。

日期:2021-12-01

生活消費

「遠雄THE ONE」與洲際酒店垂直共構 陸地上的郵輪城堡正式啟航

隨著台積電日前正式宣布將在高雄設廠,為原本已漸趨火熱的房地產市況再添柴火。且除了受惠台積電設廠題材,如楠梓、橋頭、左營等北高雄區域以外,近年來高雄因亞洲新灣區的設立,也開始有了新的豪宅聚落成型。

日期:2021-12-01

房地產

先買車還是先買房?不敵媽媽「碎碎唸攻勢」,Joeman 25歲背房貸:買房後真心覺得「這是我家」

百萬YouTuber Joeman(九妹)日前透露,自己從25歲展開房貸人生,在新莊頭前重劃區買下一間20多坪新成屋,直到28歲買下人生第一台車,當時光是房子頭期款,就把出社會存的錢一口氣花完,壓力頗大、生活品質也受到影響。不過,他分析買房優勢:「房子是少數,年輕人可以開5倍槓桿買的商品。」因此,認為若在情況允許下,為什麼不買?

日期:202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