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市場機制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市場機制共有325項結果
台股

裕融(9941)股價250→141元,汽車融資第二大廠真有那麼差?搞清租賃業的商業模式,看懂景氣循環

租賃業會引發金融危機,會不會納入金管會管轄?

日期:2024-04-10

台股

美股第一季表現亮眼,接下來恐面臨全球經濟放緩壓力?AI應用才剛開始,看漲勢頭依然存在

那斯達克已連續第五年擴大其上市IPO的領導地位,2024年,美股第一季度表現亮麗,科技股持續引領美國那斯達克指數再創新高。第一季,美股那斯達克指數衝破歷史高點,今年以來已經從1月的14500點,來到16400點,漲幅高達14%左右,再創歷史新高!

日期:2024-04-08

ETF

00940之亂!還沒上市就有自救會,成員竟超過5千人…來不及申購怎辦?元大發4點聲明喊話

元大投信推出元大台灣價值高息ETF (00940),自3/11正式開始募集,由於只要1萬元就能入手,加上月月領息,全民陷入瘋狂,日前更傳出規模已來到1400億元之多,雖然元大投信強調,市場所傳任何銷售數字均非正式數據,可以看出00940受歡迎程度。然而全民瘋ETF,也讓部分投資人感到憂心,有網友發現,臉書竟已出現「00940自救會」社團,截至3/14下午5時30分,成員人數已超過5300人。對於有民眾擔心3月15日最後募集期限前來不及申購,元大證稍早發出4聲明,強調「正常受理申購」希望化解外界疑慮。

日期:2024-03-14

政治社會

150元掛號費成過去式!6縣市醫院開漲...民間、醫界看法兩極,行政院要查有無聯合哄抬

衛福部3/4取消全國醫療院所掛號費的上限規定,引起社會譁然,目前已有6縣市的醫院掛號費調漲,價格落在170~500元間,過往150元掛號費儼然成為過去式。此制度讓民眾擔憂看病變得更貴,誰錢多就能先看診,而醫界部分人認為有品質成本才能有好的醫療環境,但也有醫師舉現實面認為只是「打假球」。對此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醫療產業競爭激烈,不至於會出現價格哄抬情形,倘若真有聯合壟斷行為就會舉報公平會調查。針對民眾關心醫療院所掛號費用問題,週四(3/7)發言人林子倫轉述,陳建仁院長一直以來都相當重視國人的健康平權,在今日院會上,陳院長也請衛福部、公平會等相關部會,持續與各地方政府保持密切聯繫,確認各醫療院所無聯合哄抬行為,並注意弱勢族群的就醫權利以及民眾就醫的可近性,確保國人健康平權。而台灣醫院協會、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台灣醫務管理學會也發出共同聲明,為共同維護民眾就醫權益改善醫院經營壓力,醫界將秉持自律精神、核實成本並參酌原收取掛號費之參考範圍等,來收取掛號費用。

日期:2024-03-07

國際總經

電動車趨緩 重回技術分歧點

2023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年成長22%,成長力道卻不如2022年,電動車廠在褪去新科技光環下,面臨哪些挑戰?

日期:2024-03-06

國際總經

美SEC批准比特幣現貨ETF!幣安VIP暨機構負責人陳潔:投資人能更簡單的投資加密貨幣

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在今年1月10日宣布,通過比特幣現貨ETF在美國上市,許多金融機構紛紛推出相關ETF商品,而更低的投資門檻也讓許多傳統金融機構加入這場加密貨幣潮流,對加密貨幣市場帶來新成長動力,SEC批准比特幣現貨ETF,被視為加密貨幣市場正式融入傳統金融體系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日期:2024-02-04

科技

彭博:台電財務危機恐威脅台積電、晶片業發展!經濟部喊話「綠電發展不是台電虧損主因」

彭博報導,半導體需要綠電,台電不穩定的財務將威脅晶片業發展,且台積電(2330)對綠電的需求大量,擔憂台電財務影響綠電目標。經濟部表示,台灣的綠電建設發展,主要為鼓勵民間投入資源,帶動國內綠電相關產業供應鏈,台電採購綠電佔購電成本不到1成,綠電發展不是台電虧損主因。

日期:2024-01-29

科技

仁寶「七萬名居服員」管理術、 友達變養生村幕後智慧功臣… 直擊科技業搶攻高齡照護三大現場

台灣將在二○二五年進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每五個台灣人中,就有一個超過六十五歲。而對科技業者來說,長照帶來的商機難以忽視,根據政府統計,二五年高齡科技產值將高達三千億元。《今周刊》採訪團隊走訪三個現場,一探台灣科技業者如何參與長照商機。

日期:2024-01-24

傳產

台電累虧3820億,傳電價調漲25%?台電:扮演物價「消波塊」,目前無調漲方案,盼政府財務支持

台電連年虧損,去年即使有政府補貼500億,虧損仍高達1985億元,歷年累計虧損3820億元;電價審議會將於3月舉行,外界關注電價是否連續3年調漲。然而,有媒體報導台電已規劃電價調整方案,可能爭取今年以不虧損為目標,讓電價調漲25%,或向政府爭取新台幣1500億元財務補助。對此,台電澄清目前內部正在進行財務檢視,後續會向經濟部報告,因為身負抗通膨重任,希望爭取政府財務支持,但目前並無調漲方案。

日期:2024-01-21

傳產

售價100萬進口車繳54萬稅金 連李多慧也買不下去 保護產業畫錯重點 台灣買車「稅上加稅」

台灣汽車關稅及貨物稅被認為是墊高車價元凶,政府直指車價過高是受車廠定價影響;學者認為,解除相關稅賦才能讓國內車價按市場反映,否則「進口、國產車皆貴」問題難解。

日期: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