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汰弱留強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汰弱留強共有336項結果
生活消費

只剩今天!王品集團「來滋烤鴨」2門市熄燈…「台灣第1名三明治」這時也要結束營業

王品集團2021年成立的「來滋烤鴨」,主攻外帶市場,不過王品周四(2/29)宣布,今天為最後一個營業日,2家門市只營業到今晚20點30分。王品表示,積極評估市場特性與盤點既有資源「汰弱留強」,門市同仁將轉入集團其他品牌繼續服務,相關福利、年資、權益,不受任何影響。

日期:2024-02-29

理財

K型復甦環境下,AI獨強

企業營運表現更加分化,選股將成投資核心

日期:2024-02-23

全球股市

最大市場中國還要慘一陣…美食-KY被喊減碼,目標價200→80元!美國能補洞?美系外資這樣說

由於中國經濟走疲,美系外資在新出爐的報告中,將美食 - KY(2723-TW)(85 度 C) 評等由原先的「加碼」降至「減碼」,目標價更由 200 元一口氣降至 80 元,美食今日股價也跌破 90 元,創 2022 年 4 月中旬以來新低。

日期:2024-02-16

台股

龍年開紅盤/外資買超562億史上第5大!台積電攻破7字頭、台股飆漲568點…歷史新高還能買?

台股龍年開紅盤,週一(2/15)上演補漲行情,在權王台積電(2330)早盤創歷史天價、衝上709元、大漲8%領軍下,台股盤中繳出激漲629.4點、寫下台股單日第2大漲點成績,指數一度衝達18725.47點,刷新歷史新高。在台積電的領軍下,台股終場上漲548.5點或3.03%,收在18644.57點創下新高,成交量也來到4926.96億元。觀察3大法人動向,外資狂敲562.57億元;自營商回補64.07億元,投信則賣超11.08億元,3大法人合計買超615.56億元。其中,外資今天大買台積電高達4.24萬張,以均價700.元估算,外資重砸超過297億元大補台積電。

日期:2024-02-15

ETF

為什麼比起00878、00919那些熱門高股息ETF,我只會把0050這種大盤ETF當主要投資標的?

什麼是 ETF 呢?它的全名是 Exchange Traded Fund,從字面上翻譯,應該稱為「交易所買賣基金」,通稱「指數股票型基金」。ETF 是一種和股票一樣可以直接在交易所(股市)買賣的基金,而上一節提到的共同基金,主要是透過銀行、基金業者或平台買賣,但是不能在股市交易,這也是兩者的主要差異之一。

日期:2024-02-01

台股

手上握有兆豐金、合庫金、華南金...金融股最近慘跌該賣?達人30歲年領20萬股息:1個條件才賣股

2022年8月除息後,有粉絲朋友發現小車領股利為主的核心持股,開始納入高股息ETF,紛紛好奇為什麼不買金融股了呢?由於升息利多的消息發酵,金融股自2021年尾至2022年股市瘋漲了一大段,導致原本物美價廉的股票變得貴鬆鬆,也讓每年固定在八月中除息後加碼的小車傷透腦筋,到底該繼續買金融股,還是轉戰高股息ETF呢?最終的選擇與理由且聽我娓娓道來吧!

日期:2024-01-17

ETF

不是00878、00929…這支高股息ETF年報酬60%!操盤人加碼放送0056密技:表現還會更好

回顧2023年台股ETF市場,多檔高股息ETF報酬率輕鬆打敗大盤,規模與受益人人數激增,在投資市場颳起一陣旋風。展望2024年,高股息ETF還有沒有機會複製2023年的激情表現?在去年繳出最強績效的操盤人分析:「2024年台股企業股息期望不宜過高。」

日期:2024-01-09

ETF

月配息ETF不會讓你賺更多!00919+0056+00878自組「月月領」,照樣每月數錢又分散投資風險

最近3年,ETF是台灣股市投資的顯學,許多過去不敢買股票的人,都開始願意買ETF。雖然我自己是以指數化投資為主,但台灣的投資人更喜歡高股息型的ETF,近幾年也不斷的有新的高股息ETF推出。相繼推出的高股息ETF都有著不同的選股邏輯,每檔新推出的ETF都會考量投資人的需求與喜好,編制更合適的指數選股規則與配息頻率,來吸引喜歡高股息ETF的投資人,也因此,台灣股市有相當多不同類型的高股息ETF可以選擇。

日期:2024-01-08

ETF

被虧買0056睡公園,現實是抱著沒賣都是賺!眾多新秀直追,施昇輝:先問自己買ETF初衷是?

2023年是ETF大爆發的一年,各家投信無不卯足全勁,推出了各式各樣的ETF,媒體愛說這股風潮是「百花齊放」,但我卻覺得用「群魔亂舞」來形容更貼切。

日期:2024-01-04

聰明理財

股債ETF配置用不完的現金 10年就退休的他最強調1件事

理財達人「怪老子」蕭世斌用股債配置「最佳比例」達成提前退休目標,這個最佳比例,指的是股債各半;相較於市場多認為年輕時應把股票比例拉高,隨著年紀增長則把債券比例拉高,怪老子則認為,與其把焦點放在股債比例,更關鍵的其實是「曝險比例」。

日期:2023-12-28